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父爱之舟(节选)

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1.阅读选段,联系上下文填空。
场景场景特点我的感受父亲的内心
看彩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过小吃街热闹馋小吃,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__________________
吃凉粽子__________________馋小吃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温馨意外、满足得到些安慰
__________________热闹、吸引孩子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恋恋不舍为不能满足儿子的愿望而难;决心给儿子做万花筒
2.选段中有多处对比,找出2处,写出其表达效果,注意效果不要重复。
(1)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对比,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对比,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父爱之舟》(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1.用简洁的话语概括本段所写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
2.身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坚持凑钱给孩子缴学费的原因是(          
A.父亲爱儿子,处处为儿子着想。
B.父亲溺爱儿子,家里条件那么差,还想方设法满足儿子。
C.父亲非常懦弱,不懂得反抗儿子。
3.文中划线句中的“心酸”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家庭状况的担忧和对父亲的感激和心疼。
B.感觉家里给的钱太少了,没有脸面。
C.不能为家庭分忧的愧疚。
4.最后一句话中加点词语“新滋味”指的是什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体会过这种滋味,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影子里的父爱

今年夏天,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气温达到37℃,热得最凶那天,诊所里开着空调也抵御不了汹涌而来的热浪。小护士不停地向地上洒水,以获得一点清凉。但我仍感觉透不过气来。小护士指着窗外说:看看那些进城来卖菜的农民吧,他们一直在烈日下晒着呢,你应该满足了。正说话间,几个人抬着一个病人进来了。

病床上躺着的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双目紧闭,面色潮红,完全处于昏迷状态。床边站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边哭边对病人喊着:爸,你怎么了?!你怎么了?!

我为他量了体温,看了看他的舌苔,发现没有什么大碍,只是中暑了,就给他打了一针。看着还在一旁哭泣的小男孩,我说:别哭别哭,你爸没事,一会儿就好了。

男孩听我这么说,才放心了。边说着谢谢边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然后从布包里拿出一叠皱巴巴的纸币。孩子数着钱:五毛、六毛、一块、两块……他把那些毛票递给我说:医生叔叔,一共七块三,够不够我爸的药费?孩子的脸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看着他饱含真诚仰望我的眼睛,我忽然对他产生了好感,就问他:你挺壮实的,你爸中暑了你居然没事儿。孩子说:天太热了,街上没有树,我们也没有伞,我爸怕我晒着,就让我蹲在他背后的影子里。后来他就晕倒了……”

就在这时,小护士进来了。她告诉我,我父亲刚才来过诊所,见我忙,把东西留下就离开了。我从她手里接过父亲送来的东西:一把遮阳伞,还有一小瓶仁丹。手里握着这些东西,想着父亲,我烦躁的内心蓦地清凉无比。

那天,我想的都是父亲这个字眼。想着每一个做父亲的,都会把关爱子女当成一种人生习惯。生活条件好一些的父亲,会记着在这烈日炎炎的天气里为孩子送一把遮阳伞,一瓶提神的仁丹,而像那位中暑的父亲,尽管他贫穷得只剩下自己的影子,也会把影子作为庇护孩子的一片阴凉。

1.父爱是永远品不尽的深情,请概述文中的两位父亲是如何爱自己的孩子的。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2.“床边站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边哭边对病人喊着:“爸,你怎么了?!你怎么了?!”此处“喊”能否换成“说”?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单谈一谈你对文章题目“影子里的父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一个做父亲的,都会把关爱子女当成一种人生习惯。”你一定也有这样的体会,请你写一句赞美父亲的话,表达出你的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父爱

深秋的月光斜照在小床卜,孩子正睡得香甜。一旁,阿久伯凝视着她红嘟嘟的睡脸,良久,两颗泪水静静地滑了下来。

和以往样,他下班回家。孩子也放学了。晚饭后,孩子照例要求听他讲故事。

爸爸,讲你的拇指故事嘛!”孩子撒娇地抬起晶亮的眼,极可爱的模样。

他最是不能拒绝这种惹人怜惜的撒娇口吻,尽管他已将这个故事说了不下数十遍,但孩子爱听嘛,在她的心目中,它正可证明她爸爸的英雄形象。

那是小琪琪还在妈妈肚里的时候……一天晚上,小偷进入我们的家……爸爸为了保护妈妈,和小偷打起来……小偷走了,但是爸爸右手的大拇指被小偷拿着的小刀削去一片肉。他随着孩子的目光也瞧了瞧右手大拇指。

痛不痛?”孩子照例问,关切地。

不痛不痛,爸爸保护妈妈和小琪琪是应该的。

孩子得到她心中满意的回答,再次高兴地笑了。

但是,只有他心里明白,他不过是一个最平凡的爸爸。那拇指伤痕,只是他个爱心的表露罢了,那算不了什么的。他结婚得很迟,而可怜的小琪琪,一生下来就成了没妈妈孩子。两年前的一个夜晚:就是孩子刚满六岁的那晚她发高烧,口里吐着白沫。他本该在她嘴里放只汤匙防她啮咬,但又怕伤了她稚搬的舌头,于是,他仅迟疑了一会,决然地将洗净的右指放入孩子的嘴。那夜过后,小琪琪的烧退了,但也咬掉了他指端的肉块。

小床上,月光下的孩子正唾得香甜。

他擦干了泪水,嘴角隐约地浮起了笑意。

偶然,睡梦中的孩子翻了翻身。

他也就轻轻地为她盖上了滑下去的被子。

1.照样子写词语(各两个):
红嘟嘟____________________
隐约——隐隐约约 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句子说法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对的打“√”错的打“×”。
(1)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单亲父亲对孩子爱的故事。(     )
(2)“爸爸,讲你的“拇指”故事嘛!”所加的标点是正确的。 (      )
(3)“于是,他仅迟疑了一会,决然地将洗净的右指放入孩子的嘴。”这句属于动作描写。(     )
3.文中的父亲是“英雄形象”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学性文本《生命的一部分》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生命的一部分

刘心武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入厕,入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能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最可惜的是带出来的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出差时也同在家里一样,躺到床上后必然要读书,我不能想像,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睡。但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屋中书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权且当作一本书么?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了那一摞台历。那是一份《中外历史知识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就此免去了空虚和寂寞,我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在旅途中,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是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榻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行书呢?

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作为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无妨翻翻,发现某本书不怎么样、“疯得很”、“瞎胡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构成状况与人生面临抉择态势的道理。有的社会上普遍认为是坏的书,出于好奇心,我们总想拿来读读,其实只要不让逆反心理把我们的思绪推向混乱与偏颇,在好奇心驱使下把那样的书拿来翻翻也无大碍,绝大多数读过一定数量好书的人自然而然地排拒那坏书的影响。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爱书吧,从你识字以后,书应是你不可离异的终生伴侣!

1.标题“生命的一部分”在文中指(   )。
A.旅游B.钱财C.书籍D.灵魂
2.文中开篇、结尾起到首尾照应作用的两句话是(      )
A.我每天都离不开书。                                                         B.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C.爱书吧,从你认识字以后,书应是你不可离异的终生伴侣! D.不可一日无书。
3.作者认为,读书人应读的书是(     )。
A.时下热门的书。B.经过几代读者考验的书。
C.能构成我们生命中重要部分的书。D.宣扬真理,传播知识,陶冶性灵,赏心悦目的书。
4.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运用了举例子、设问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遇到那么多书的烦恼。
B.“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这里写的是读书的好处。
C.“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无妨翻翻,发现某本书不怎么样、“疯得很”、“瞎胡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意思是都这样的书也会跟着疯一次,学会骗的技术。
5.作者是如何有选择地阅读书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再读全文,思考:读书的益处有哪些?用“ ”划出来。
7.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肯定出现了一个“津津有味”的读书画面。请用形象、简洁的文字来描述这个画面,但不要出现“津津有味”这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父爱之舟》(节选)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对我而言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醒来,枕边一片湿。

1.“老天不负苦心人。”你认为本文中的“苦心人”是指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是因为这条小船(       
A.是“我”的亲人——姑爹的。B.对“我”来说太熟悉了。
C.承载着浓浓的爱。D.虽然不精致,但是很好用。
3.选文中哪句话点明了题目,请找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开篇,以“……醒来,枕边一片湿。”结尾,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描写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父爱之舟(节选)

我唯一的法宝就是考试,从未落过榜。我又要去报考无锡师范了。

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又向姑爹借了他家的小渔船,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但我也睡不好,因为确确实实已意识到考不取的严重性,自然更未能领略到满天星斗、小河里孤舟缓缓夜行的诗画意境。船上备一只泥灶,自己煮饭吃,小船兼作旅店和饭店,节省了食宿费。只是我们的船不敢停到无锡师范附近,怕被别的考生及家长见了嘲笑。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对我而言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醒来,枕边一片湿。

1.选文中在作者的梦里出现了与父亲有关的难忘场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只小船上承载着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请认真读选文,把能体现父亲爱我的一些细节描写用“﹏﹏﹏”画出来。(至少画出两处)
3.“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你觉得作者能画出这只载着父爱的小船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材料一   一则公益广告

材料二 一份调查报告

如果旅游时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有人贩卖象牙制品、动物皮草等,你会怎么做?调查结果如下:约61%的人表示“坚决不购买”;约17%的人赞同“偶尔购买一些”;约9%的人选择“举报该违法行为”;另有约13%的人直言“没兴趣,跟我无关”。

1.作为材料一中这则公益广告的标题,最容易打动人心的一项是(        )。
A.妈妈,我长牙了
B.保护大象,人人有责
C.共同携手,与象同行
D.多一份爱心,少点罪恶
2.材料二中,反对购买象牙制品、动物皮草的人约占(        )。
A.61%B.17%C.9%D.70%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象喜欢群居,多以群为单位出没。广告中仅有两头象,暗示了种群生存危机
B.广告中,象背对着观众,面向逐渐落下的夕阳,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C.材料二中,“坚决不购买”的回应最正确,认为“跟我无关”的态度最不可取
D.拒绝购买才能停止杀戮,我们应当对贩卖象牙制品、动物皮草的行为说“不”
4.材料一中,象宝宝反复说自己长牙了,象妈妈为什么始终保持沉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两则材料,请就“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向相关部门提出两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看不见的爱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我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儿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是不停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了。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我怔住了。半晌,我喃喃地说:……怎么能打中呢?”②“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那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动作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再打一弹,再移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的方向啊!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啦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我便转身向回走去。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碎裂声。(有改动)

1.“她了一下,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一句中,加点字词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的句子主要通过对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描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是_____描写,点明了时间_______________,表明了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美妙的景色又暗示了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②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父爱之舟(节选)

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1.“钱很紧”中的“紧”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钱很紧”,但是家里仍然凑钱给“我”缴学费,这表现出____________
2.由“十分心酸”“心酸的哭”可以看出“我”是个懂得____________的孩子。
3.“新滋味”指的是(       
A.对生活的艰辛的深刻感悟。B.对家乡的思念。C.对母亲的思念。
4.用简短的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