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董遇读书有三余

董遇是古代弘农人。从小爱好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他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总是告诉人家:“你必须先自己读它百把遍,边读边思,书中的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之处,再讲也不迟。”请他讲书的人说:“你讲的很有道理。可是我们都苦于没有时间怎么办呢?”董遇回答说:“你们应当利用好‘三余’。”“哪‘三余’呢?”人们不解地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板地说:“所谓‘三余’,是指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无法干活儿,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吗?还有阴雨之天,到处一片泥泞,出门不得,更是在家读书的好时间哩!”

人们听了他的话,都有所悟,哪里是没有时间,分明是不会利用时间呀!

1.解释下面的词语
倘若:_____________
一字一板: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
__________________
3.组词。
(      )     (      )   (     )
(      )     (      )   (     )
4.董遇所指的‘三余’各是什么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则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书莫放“拦路虎”

同学们在读书时,常会遇到一些生字。这些生字往往成为阅读的障碍,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它们为“拦路虎”。有的同学由于怕麻烦,或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往往懒得去查字典,只是连估带猜地读过去了事。

这样做,不仅字音容易读错,而且字词的意思很难正确理解。如“衷心”本是出自内心的意思,有人将“衷心”读成“哀心”,就很有可能将这个词的意思误解了。再说,你这次见到“拦路虎”绕着走,说不定什么时候读书,它又会跑过来“拦”你的“路”。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时,身边放一本字典,要知道,字典就是无声的老师,遇到“拦路虎”,便去请教它。如果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记下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要是你一时读得高兴,想一口气读下去,也可以先用铅笔把生字圈下来,待读完一个段落,再回过头来一个一个地从字典中去查找。

字要记得牢固,必须勤查字典。不少同学有这样的体会:在阅读中遇到一个生字,当时查字典,自己觉得已经掌握。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记忆又模糊了,于是再查字典。这样,经过多次反复,生字终于变成了熟字。由此看来,要扫除“拦路虎”,勤查字典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1.阅读全文,找出文中的中心句,用“﹏﹏”画出来。
2.阅读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拦路虎”指的是_____。“绕着走”是的意思是______
3.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危害是______
4.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说说你有哪些良好的读书习惯?
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人谈读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____________________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把选文补充完整。
2.这则短文告诉我们读书应该做到“三到”,其中“______________”最为重要,因为________________
3.朱熹的读书方法对你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还在《观书有感》(其一)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来告诉我们要认真读书,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4.你还积累了哪些古人读书的名言?试着写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意思,并在下面画“     ”。
(1)漫浪诵读(A.随意       B.像漫天波浪一样)
(2)三到之中,心到最(A.着急       B.重要)
2.文章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在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的大概意思是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选择一句你最喜欢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小天地。

《古人谈读书》节选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在原文“ ”上把文言文补充完整。
2.读课文,想一想,填一填。
(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回顾旧知,此句中“________”字也可以理解为“我”的意思;“尝”是“曾经”的意思。看注释,“谓”的意思是__________,代字入词,“余尝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想一想,我说了什么?连词成句,可以知道“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既”可以组词为“既然”,将其代入原文,“心既到矣”的意思就是________,读书时最重要的心都到了,那自然而然,眼口会怎么样?连起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的意思是_________
3.有关读书的名言有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句段阅读

            ,不耻下问。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默而识之,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以上三句话均出自________________
3.第①句告诉我们读书应_______;第②句告诉我们读书应______;第③句告诉我们读书应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节选自《古人谈读书》)

1.“识”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认识:②知识、见识。语段中“识”的意思是______
2.“此三者缺一‘不可’”中的“此三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引用了两个寓言故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