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西师大版(2003)|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理解。

攒钱

那天晚上,我在灯下写作业,妈妈在我旁边,埋头补着衬衫。那是件很破旧的衬衫,领口卷曲着,袖口的布也磨破了。我知道,妈妈就两件衬衫,倒换着穿。她自己这样节省,为的是让我们能吃好、穿好、好好读书。望着妈妈消瘦的脸庞,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小小的念头,要为妈妈做一件小事。

第二天中午放学,我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校门正好有卖饼的,许多同学都纷纷涌过去。我忍不住把手伸向口袋,可一想起妈妈那件打着补丁的衬衫,便本能地缩回了手。

就这样,我攒起了钱,一分分,一角角地凑。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

一年过去了,终于等来了母亲的生日。当我把自己用零花钱给母亲买的一件天蓝色衬衫捧给她时,她先是一愣,随即一把把我楼到怀里:好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

我用行动证实自己长大了。长大的含义,其实并不复杂。

1.“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联系上下文写出“渴望”和“忍耐”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内容,写出“长大的含义”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家乡的银梨》,完成练习。

家乡的银梨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lán)地吮(shǔn)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    )的细雨 (    )的露珠 (    )的绿叶
(    )的梨花 (    )的阳光 (    )的海洋
2.读短文,找出梨果的特点填空。
①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颜色:开始呈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再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拟人句。
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爱家乡的银梨?
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连线。

雄伟的地下军队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率(shuài)领大军统一中国以后,他命令工匠们在陕西省骊山为自己修筑一座陵(líng)墓,用了整整36年时间。陵墓周围,有许多用陶土烧制的步兵、骑兵、战车,叫“兵马俑(yǒng)”。

两千年过去了,秦始皇陵在哪儿?威武的“兵马俑”在哪儿?始终是一个谜。

1974年春天,骊山脚下西场村的农民打了一眼井。可是奇怪得很,井水第二天就干了。一位农民系着绳子下井察看,发现井壁上贴着一位披甲戴盔(kuī)的“武士”。原来,这正是在地下埋藏了两年多年的“兵马俑”啊!人们经过探测挖掘(jué),先后挖出了近八千个“兵马俑”,于是就地盖起一座大厅。这就是今天的“兵马俑”博物馆。

进入博物馆,只见整齐的“兵马俑”方阵,像一支威武雄壮的军队。每个“兵马俑”重六百多斤,都是空心的,用手一敲,发出“当当”的响声。那一队队战马,耳朵竖立着,尾巴编成了小辫子,高大健壮,千姿百态。许多外国朋友看了“兵马俑”,都惊叹不已。他们说:“我们看到了世界第八奇迹!”

1.想一想,填上合适的量词。

2.找找近义词朋友。

3.短文内容你理解了吗?
①“兵马俑”建于______,是_______为自己修筑的一座陵墓。
②“兵马俑”是_____年春天,被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的。
③挖掘出的“兵马俑”一共有______个,每个重__________斤。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答题。
学会感恩
在林中小道上走着两个人——爷爷和小孩。天很热,他们多么想喝口水啊。
旅行者走到一条小河旁。(清 青)凉的河水发出(青青 轻轻)的潺(chán)潺声。他们弯下身子,喝了起来。
“谢谢你,小河。”爷爷说。
男孩笑了起来。
“您为什么要对小河说‘谢谢’?”他问爷爷,“要知道,小河不是活人,它听不到您的话,也不会接受您的感谢。”
“是这样,如果狼喝了小河的水,它是不会说‘谢谢’的。而我们不是狼,我们是人。你知道吗,为什么人要说‘谢谢’?好好想一想,谁(须 需)要这个词?”
小男孩(沉 陈)思起来了。他还有的是时间。他的路还很长很长很长……
1.用“√”画出括号里使用正确的字。
2.文中的爷爷向谁感恩?
3.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文章的结尾“他的路还很长很长……”中的路指的是(    )。
A. 前面的林阴路          B.人生之路
(2)读文中画“     ”线的句子,想一想男孩笑的原因是(    )。
A.爷爷知道感恩           B.爷爷做法愚笨
4.本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答题。
蜜蜂和蚂蚁
人们都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许多采蜜图,诗人写了许多赞蜂诗,甚至连刚会说话的小儿嘴里也会哼唱:“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他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晚上回窝,我们也晚上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 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翁翁”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喂!蜜蜂!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
“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嫉妒蜜蜂了。
1.第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他们是什么关系?
2.填空:
蚂蚁嫉妒蜜蜂的是(                      ) 。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                          )。 蜜蜂的勤劳是(       )。蚂蚁勤劳为的是(      )。从中看出(                                   )。
3.文中两个省略号,第一个表示(            ),第二个表示(        )。
4.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
5.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什么?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课文内容填空。
红橘的皮上还有                 。剥掉皮,就是                      ,掰一瓣放入嘴里                          ,满嘴都是              ,使人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答题。
———
我国唐代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叫韩愈。   
他小时候,在家乡读书。一天,老师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让他们各自去买一样东西,看谁买的东西能把一间屋子装满。放学后,学生都到集市上去了。   第二天,有的买来树苗,有的买来竹子……可谁的东西都不能把一间屋子装满。老师很失望。过了一会儿,韩愈来了。只见他从袖子里取出一支蜡烛,然后把蜡烛点燃。老师见了 高兴得连声说 好 好 韩愈真聪明
1.给段文加个题目。
2.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
3.老师为什么夸韩愈聪明?                   
4.第三自然段可分为几层?写出每层的意思。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衣服,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甘甜的雨露,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穿上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长在一起。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见黄澄澄的银梨就知道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还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的细雨 (   )的雨露 
(   )的绿叶 (   )的梨花
2.读短文,找出银梨的特点填空。
(1) 形状:________________。
(2) 颜色:一开始呈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
(3) 气味: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用“  ”画出来。
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6.作者为什么爱家乡的银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

三峡风光

我就要看到美丽的三峡了。

黎明,乳白色的水鸟大声地叫着,在江面上飞来飞去。船开动了,一会儿驶进了三峡。只见波浪滔天的江水翻起江底的泥沙,冲到岩上,飞溅(jiàn)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万里长江一泻(xiè)千里,向东奔去,两岸的悬(xuán)崖(yá)峭(qiào)壁,高高耸立。

船到山前,突然一个急转弯,顺着水流,向旁边驶去。原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我心中不觉一喜。

张飞塔、白帝城等名胜古迹一闪而过,我看到了白云缭(liáo)绕高耸接天的神女峰。

看到这儿,我不禁想到:祖国大好河山多么雄伟壮丽啊!

1.给正确读音后的苹果涂上颜色。

2.短文内容你都理解了吗?
①作者看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听到的声音有:_______________。③作者想到的是:______________
3.你最喜欢短文中哪个句子?请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快车。

山野里的小溪

山野里,一条小溪欢快地流过森林,绕过岩石,不知疲倦地向前奔跑。

小湖水挽留它:“停下来吧,小溪。和我们在一起吧,我是盆地里一幅绝妙的图画。”

小山草召唤它:“停下来吧,小溪。和我们一起吧,我们这里明媚得像仙境。”

小山溪那喃喃的流动声,倾诉着它坚定的信念:“尽管我是涓滴之水,我的志向在海洋。”

是啊,在它的前面,在初升的灿烂阳光下,已经展开一片鲜明的色彩。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欢乐—— (_______)呼唤——(_______
坚决—— (_______)理想——(_______
2.小山溪的志向是什么?它是怎么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