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西师大版(2003)|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理解。

攒钱

那天晚上,我在灯下写作业,妈妈在我旁边,埋头补着衬衫。那是件很破旧的衬衫,领口卷曲着,袖口的布也磨破了。我知道,妈妈就两件衬衫,倒换着穿。她自己这样节省,为的是让我们能吃好、穿好、好好读书。望着妈妈消瘦的脸庞,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小小的念头,要为妈妈做一件小事。

第二天中午放学,我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校门正好有卖饼的,许多同学都纷纷涌过去。我忍不住把手伸向口袋,可一想起妈妈那件打着补丁的衬衫,便本能地缩回了手。

就这样,我攒起了钱,一分分,一角角地凑。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

一年过去了,终于等来了母亲的生日。当我把自己用零花钱给母亲买的一件天蓝色衬衫捧给她时,她先是一愣,随即一把把我楼到怀里:好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

我用行动证实自己长大了。长大的含义,其实并不复杂。

1.“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联系上下文写出“渴望”和“忍耐”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内容,写出“长大的含义”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答题。
蜜蜂和蚂蚁
人们都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许多采蜜图,诗人写了许多赞蜂诗,甚至连刚会说话的小儿嘴里也会哼唱:“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他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晚上回窝,我们也晚上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 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翁翁”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喂!蜜蜂!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
“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嫉妒蜜蜂了。
1.第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他们是什么关系?
2.填空:
蚂蚁嫉妒蜜蜂的是(                      ) 。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                          )。 蜜蜂的勤劳是(       )。蚂蚁勤劳为的是(      )。从中看出(                                   )。
3.文中两个省略号,第一个表示(            ),第二个表示(        )。
4.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
5.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什么?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答题。
———
我国唐代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叫韩愈。   
他小时候,在家乡读书。一天,老师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让他们各自去买一样东西,看谁买的东西能把一间屋子装满。放学后,学生都到集市上去了。   第二天,有的买来树苗,有的买来竹子……可谁的东西都不能把一间屋子装满。老师很失望。过了一会儿,韩愈来了。只见他从袖子里取出一支蜡烛,然后把蜡烛点燃。老师见了 高兴得连声说 好 好 韩愈真聪明
1.给段文加个题目。
2.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
3.老师为什么夸韩愈聪明?                   
4.第三自然段可分为几层?写出每层的意思。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衣服,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甘甜的雨露,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穿上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长在一起。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见黄澄澄的银梨就知道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还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的细雨 (   )的雨露 
(   )的绿叶 (   )的梨花
2.读短文,找出银梨的特点填空。
(1) 形状:________________。
(2) 颜色:一开始呈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
(3) 气味: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用“  ”画出来。
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6.作者为什么爱家乡的银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快车。

山野里的小溪

山野里,一条小溪欢快地流过森林,绕过岩石,不知疲倦地向前奔跑。

小湖水挽留它:“停下来吧,小溪。和我们在一起吧,我是盆地里一幅绝妙的图画。”

小山草召唤它:“停下来吧,小溪。和我们一起吧,我们这里明媚得像仙境。”

小山溪那喃喃的流动声,倾诉着它坚定的信念:“尽管我是涓滴之水,我的志向在海洋。”

是啊,在它的前面,在初升的灿烂阳光下,已经展开一片鲜明的色彩。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欢乐—— (_______)呼唤——(_______
坚决—— (_______)理想——(_______
2.小山溪的志向是什么?它是怎么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开心阅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柿子树上挂满了小红灯笼似的柿子,把枝头都压弯了。枫树的叶子火红火红的,像一堆堆正在燃烧的火焰。那梧桐树的枯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起舞的金蝴蝶。只有松树、柏树还是那么绿,像一排排士兵,守卫着公园的美丽。

1.这段话共    句。写了                        五种景物。
2.请用“   ”在文中画出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3.请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天鹅湖》,完成文后练习。
天鹅湖
天鹅湖是个(圆 园)形的湖,湖水清可见(低 底),碧绿发亮,好象一块(巨 具)大的翡翠(cuì)。湖的四周是(      )的树木,其中最美的是低着头的柳树。树下是一大片(      )的小草,草中开着各种小野花,红的□白的□黄的□蓝的□可爱极了□湖上横跨(kuà)着一座白色的天鹅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1.选择括号中使用正确的字并打“√”。
2.在文中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短文第一句中的“翡”字不认识时,可用     查字法查字典。它的部首是     ,除去部首后查    画。(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使句子更具体。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老人与海鸥
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角”“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亲昵―――(    )   
呼唤―――(    )
应声而来―(   )    
抑扬顿挫――(    )
2.用“______”画出老人喂海鸥的句子。 
3.三个“褪色”是老人的__________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文中“翻飞的白色”指什么?“有声有色的乐谱”指什么?从这样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5.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6.老人认识每一只海鸥,给它们起了名字,多么不可思议!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米斯是一位年仅11岁的意大利少年。他被穷苦的父母卖给了一个马戏团。(   )受不了那种非人的折磨,(   )他逃了出来,乘船回家。在船上,三个游客乘着酒兴,对遍体鳞伤的米斯产生了怜悯,给了他少许的银币和大把的铜币。

那三个人继续喝酒,最后竟露骨地攻击米斯的祖国。“哗”,一大把银币、铜币像冰雹一样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米斯愤怒地挥舞着他那枯瘦的胳膊,对着那三个旅客大声吼道:“拿回去!我不要说我祖国坏话的人的东西!”

[[QOrDeR]]选择一组合适的关联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只要……就……   因为……所以……  一……就……
【小题2】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乘:①坐  ②就着 ③一种计算方法
A.他乘船回家。________
B.乘着酒意,他诗兴大发。________
【小题3】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现米斯非常气愤的句子。
【小题4】填空。 
米斯当时遍体鳞伤,他肯定需要________,但当他听到________,立即把钱币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这说明了米斯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小题5】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秋天,橘子树结出了肥实的青色果子,一串串压弯了树枝,谁见了谁爱,但这时的果子吃起来又酸又涩。

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绿叶丛中露出了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它们有的两个一排,有的三个一束,有的四五个抱成团……沉甸甸的,把枝条儿越压越弯。走近细看,红橘的皮上还有一个个小窝窝呢。剥掉皮,就是鲜嫩的、金黄色的瓤。掰一瓣放入嘴里轻轻一咬,满嘴都是甜甜的汁,使人感到舒畅极了。

家乡的红橘,真让人喜爱呀!

1.照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______ _______

又酸又涩:______ _______

2.用“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里把____比喻成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语意未尽,让人思考
D.表示说话中断
E.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