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1.文中能体现“过于饱和”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描写雾凇奇观时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把雾凇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雾凇形成的原因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______;二是__________。雾凇形成的时间是在__________
4.这段话主要是写雾凇形成的(  )
A.原因B.过程C.景象
5.最后一句话体现了雾凇形成时(  )
A.由远而近B.由少到多C.由冷到热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冬天,瑞雪普照降,雪花飘飘洒洒,可爱极了。
雪花是美丽的。它洁白晶莹,玲珑剔透、轻盈,宛如朵朵白莲,从茫茫天空徐徐降落,看它漫天起舞,令人神思飘扬。古人把它比成飘舞的柳絮、盛开的梨花,它是多么值得人们吟咏赞美啊!
雪花是奇异的。每片小雪花都是一幅极其精美的图案。它们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风姿。有的像明亮的小星星,有的像细细的衣针,有的像六边形的花瓣,有的像张开的小伞……真是千姿百态。世界上有不少雪花的收集者,他们用毕生的精力,拍下了数千张雪花的照片,竟未发现一模一样的雪花图案。
雪花是宝贵的它能降低土温冻死害虫它又能滋润土壤使庄稼获得充足的水分它还含有很多氮的化合物是庄稼的好肥料
瑞雪飘飘,大地分外妖娆(ráo),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1.在短文第四自然的“”中加上标点。
2.给文段中的比喻句画横线。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冬天,瑞雪普照降,雪花是________的,是________的,是________的。
4.短文是按照________的结构方式来描写雪花的。
A.总分B.总分总C.分总
5.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1.从文中找出两对近义词。
(     )——(     )    (     )——(     )
2.从文中可以看出雾凇形成前后的温度变化__________。
3.文中描写雾气的语句很多,找出一处在文中用“ ”标出,从中可以体会到雾气的特点是________。
4.从文中词语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雾凇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5.你能从雾凇形成的奇特过程中概括出雾凇形成所需要的两个条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雾凇》片断,完成习题。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__________________,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1.按原文填空。读一读所填的词语,我们可以知道雾凇的形成是一个____________的过程。
2.用“横线(1)”画出揭示雾凇形成的原因的句子。
3.雾凇形成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这句话中的“这样”是指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横线(2)”的部分中的“镀”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