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西师大版(2003)|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另一种说法是,周围堆的(______)沙土,(______)盐和硝石。
2.在四五千年前,(______)没有汽车,(______)没有起重机,运来垒好,多不容易。
3.荷兰(______)是“水之国”“花之国”,(______)是“牧场之国”。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1.“沿着塔基底部走一圈近1000米。塔高原为146.59米,经过千百年风吹日晒雨淋,现在高为137米。”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表现了金字塔的________。
2.“塔的建筑工艺水平相当高,石头之间不用任何黏合物。”这句话表明金字塔的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词填空。
矗立   挺立   屹立   伫立
1.远远望去,三座金字塔(______)在一片沙海之中。
2.我们伟大的祖国巍然(______)在世界东方。
3.同学们(______)在烈士墓前默哀。
4.一排排白杨树像(______)的哨兵。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用“√”给标下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立(chù zhù) 缝(xī xì) 合(zhān nián) 石(xiāo  xiáo)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沙漠   (______)的埃及人
(______)的建筑物   (______)的金字塔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阅读。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最大的一块重160吨。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1.短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埃及金字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出短文中描写金字塔“宏伟”和“精巧”的句子。
3.短文第3自然段介绍胡夫金字塔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在序号上面打“√”。
(1)打比方 (2)列数字 (3)作比较
4.你是怎样理解“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类文阅读。

船过三峡

①从重庆到武汉,我(yóu lǎn)__________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②三峡的山好奇啊!两岸(wǎn rú)__________被刀砍、剑劈一般,笔直陡(峭 屑)。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③三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啸。江水在山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拍打岩石,(jiàn qǐ) ________朵朵浪花;它撕咬崖缝,涛声“哗哗”响。

④三峡行船好险啊 江水翻滚 漩涡接漩涡 波浪推波浪 大轮船像摇(蓝 篮)在水面上(jù liè)________地晃动着 又像竹叶 随着浪花漂荡 有时像要碰着山(壁 璧) 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⑤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其中,我最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⑥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着簪子,身上拖着绿色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⑦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xiōnɡ yǒnɡ)__________的波涛(卷 券)入江中。他的妻子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望他回来。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他的妻子就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的船只当航标。

⑧多美的神女峰,多善良的女子!我们的大轮船顺流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2.选择括号中适当的字画上“√”。
3.给第④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这篇文章的第______、 ______ 、______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都采用 ________ 的结构形式,写出了三峡三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全文通过对三峡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解释带点的词。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胡马度阴山。
但使:__________________ 教:_______________,
(2)王师北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定:__________ 乃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阅读。
送柴侍卿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王昌龄                        (唐)李白
流水通波接武冈②,送君不觉有离伤。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①侍御:官职名。②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1.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送柴侍卿》中“明月何曾是两乡”所表达的情感和苏轼的“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
B.朋友离别在即,可王昌龄却说“送君不觉有离伤”,未免让人觉得有些薄情寡义。
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李白在楼前久久伫立,目送孟浩然乘船顺流而下,渐行渐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遥远的水天相接处。
2.虽然两首都是离别诗,但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分别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比一比,再组词。
度(    )秦(    )汉(    )阴(    )塞(    )
席(    )春(    )汗(    )阳(    )赛(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