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湘教版(2003)|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用“望”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1)回祖国一直是我外祖父的(       )
(2)父亲(       )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3)不断有孩子的父母看到这片废墟,哭喊过后,便(       )地离开了。
(4)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课文内容填空。
(1)《狼牙山五壮士》课文内容可分成五部分:接受任务→(        )(         )(         )→英勇跳崖。国家存亡时刻,仁人志士们如曹植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大无畏精神在《七律·长征》中体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乡村之美,在辛弃疾丰收的展望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在王安石的隐逸里:“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这两句诗整体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
2.圈出文段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动词。
3.下面两句话哪句好?为什么?
(1)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2)顿时,石头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_______句好。因为________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_____和语言,表现了战士们_____的精神。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狼牙山五壮士》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仰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拟小标题,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中第一、二、五句是对五壮士的描写,写他们跳悬前______________,表现他们胜利的喜悦和自我牺牲的英勇品质。第三、四句则是人物的描写,通过对马宝玉的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他勇敢无畏的精神。
3.他们的脸上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呢?
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狼牙山五壮士》片段,回答问题。

五位战士顺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只填序号)
     A.到来,达到;       B.临近,临到(某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含有将要、快要的意思;       C.面对;       D.照着字画模仿。
( )   ( )   ③身其境( )   ④居高( )
2.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_____
3.文段写出了五位壮士歼敌的_____和对敌人的_____
4.读第1自然段,完成练习。
(1)读第1自然段时,要读出班长的______和其他战士的______
(2)从“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大意。
(1)_______     (2)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请用小标题概括这部分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任务后,五位壮士做了哪些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声音”指的是什么?从“这声音”里你感受到五壮士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给选文加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豪迈——(      )                       屹立——(      )
3.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气壮山河_______________
4.抓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的好方法。说说你从“屹立”“纵身”“昂首挺胸”三个词语中分别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否将课文题目中的“五壮士”换成“五战士”?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用小标题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屹立”能否换成“站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方法,描写了五位壮士跳崖时的情形,从中可以体会到壮士们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文中画横线的短语“我们的任务”指的是什么?从班长的话中你体会到了班长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既关注了对五位壮士群体的描写,又写了马宝玉的表现,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请给选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段中加点的“抢前一步”“夺过”,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宝玉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从加点的“猛地举起”“砸”,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宝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既关注了五位壮士整体歼敌的情况,同时又突出了马宝玉的形象。下列对这样安排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
B.可以把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全面,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C.容易造成内容上的跳跃,不利于表现五位壮士的整体形象。
D.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马宝玉的英勇顽强,把人物塑造得更加丰满。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土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五个战士一边痛击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这是为了____________
2.选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这种写法叫做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