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
-
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登录
|
注册
试卷
|
试题
|
走进学进去
|
学进去
试题
试卷
字/词
搜索
购买服务
首页:
小学语文 鲁教版(五四学制) 五年级下册
>
5 伯牙绝弦
鲁教版(五四学制)
|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老人与海鸥
2*跑进家来的松鼠
3 最后一头战象
4*金色的脚印
口语交际 习作一
第二单元
5 伯牙绝弦
6 月光曲
7*蒙娜丽莎之约
8*我的舞台
口语交际 习作二
第三单元
9 文言文两则
学奕
两小儿辩日
10 匆匆
11 桃花心木
12 顶碗少年
13*手指
口语交际 习作三
第四单元
14 北京的春节
15*藏戏
16*各具特色的民居
17*和田的维吾尔
口语交际 习作四
第五单元
18 十六年前的回忆
19*灯光
20 为人民服务
21*一夜的工作
口语交际 习作五
第六单元
22 卖火柴的小女孩
23 凡卡
24*鲁滨孙漂流记
25*汤姆·索亚历险记
口语交际 习作六
第七单元
26 跨越百年的美丽
27*千年梦圆在今朝
28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9*我最好的老师
口语交际 习作七
第八单元
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
成长足迹
依依惜别
试题
题型:
全部
选择题
填空题
语言表达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信息匹配
书面表达
句型转换
连线题
判断题
排序题
书写
诗词曲鉴赏
修改病句
简答题
其他
听读鉴赏
难易程度:
容易
较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排序:
综合排序
试题难度
使用次数
真题次数
共
12
道相关试题
对“知音”一词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
A.能弹出美妙音韵的人。
B.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C.能听懂别人弹琴的人。
D.对音律有研究的人。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咬文嚼字馆。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然后用其他意思各写一个词语,再选一个词语写话。
(1)善:①好的行为、品质;②容易,易于③心地仁爱,品质淳厚;④好;⑤好好地。
⑥擅长、善于。
伯牙
善
鼓琴( )
善
哉,洋洋兮若江河( )
组词:
写话:
(2) “鼓”:①使某些乐器与东西发出声音;②发动、振奋;③打击乐器;④凸起,涨大。
伯牙善
鼓
琴,钟子期善听。( )
组词:
写话: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朗读训练营。下面句子中,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B.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C.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D.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
绝:①断绝 ②穷尽 ③走不通的 ④独一无二的 ⑤极、最
伯牙
绝
琴( ) 斩尽杀
绝
( )
绝
处逢生( )
美妙
绝
伦( )
绝
大多数( ) 悬崖
绝
壁( )
善:①擅长、善于 ②好 ③善良 ④容易,易于 ⑤办好、弄好
伯牙
善
鼓琴( )
善
哉,洋洋兮若江河( ) 心怀不
善
( )
多愁
善
感( )
善
始善终( ) 英勇
善
战( )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善
哉
(zhāi zāi) 峨峨
兮
(xī kuī)
绝
弦
(xuán xián)
破
琴(pè pò)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咬文嚼字馆。给下面句子中”善”选择正确义项。(填序号)
善:①善良;②擅长,长于;③好,表示赞同;④熟悉;⑤容易。
(1)钟子期善听。( )
(2)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3)这个人看起来来者不善。( )
(4)我觉得这位老奶奶很面善。( )
(5)王阿姨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再把句子的意思写下来。
(1)峨峨兮
若
泰山!( )
①假若。②若是。③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牙所
念
,钟子期必得之。( )
①读。②想到。提到的。③怀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乃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
鼓。( )
①再。②击打。③复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正确的解释。
(1)“洋洋兮若江河”中的“若”指( )。
A.如果 B.好像 C.很多
(2)“善哉”的意思是( )。
A.太善良了 B.太好了
(3)“乃破琴绝弦”中的“破琴”指( )。
A.把琴摔碎 B.损坏的琴
(4)“伯牙善鼓琴”中的“善”指( )。
A.赞叹的意思 B.善良 C.擅长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
绝:①断绝 ②穷尽 ③走不通的 ④独一无二的 ⑤极、最
伯牙
绝
琴( )斩尽杀
绝
( )
绝
处逢生( )
美妙
绝
伦( )
绝
大多数( )悬崖
绝
壁( )
善:①擅长、善于 ②好 ③善良 ④容易,易于 ⑤办好、弄好
伯牙
善
鼓琴( )
善
哉,洋洋兮若江河( ) 心怀不
善
()
多愁
善
感( )
善
始善终( )英勇
善
战( )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②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④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