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练习。

桂林的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十分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的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 。颜色各异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          )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          )它是那么纯洁安静。

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 。伏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
4.短文是按照_______顺序来写的。 文中分别描写了漓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分别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它们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山茶花

你见过山茶花吗?

山茶花,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等等。有的一棵树上就有好多种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色彩缤纷。譬如山茶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呀!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清凉入人心脾,但又不会刹那间消失,难于把握,而是静静地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赏个够。再如那墨茶,如果以为是一团墨,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丽日下千尺深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即使闭上眼,你还是会感受到:啊,美啊……

有一次   我问一位老农   山茶花为什么这么美   他乐呵呵地说   你没看到山茶骨朵的那股特别的劲儿

我这才注意起花骨朵来。果真特别!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骨朵。山茶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来年新花的骨朵。原来山茶的骨朵是这样一月又一月,一季又一季地积蓄着,下的功夫这么大,花的力气这么多,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啊,山茶的骨朵,好一股特别的劲儿。

1.给短文第三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2.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是围绕中心句_____________来写的,分别从__________两个方面写出了山茶花的美,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用“     ”画出描写山茶花花形美的句子。
4.山茶花为什么这样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语段阅读。

但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您能讲讲吗?”

1.孙中山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是怎样想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2.孙中山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们应该(       )。
A.乐于思考,敢于发问
B.假装懂了,不要提问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它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散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壁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萧萧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地下的学校”的含义是什么?
2.“雷云拍着大手”既指(表层意思)________,又指(深层意思)________
3.为什么说“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猫头鹰和黄豆关系密切。春天,农民在地里播下豆种,田鼠就偷吃豆种。当豆种从地里长出幼芽时,田鼠就啃吃嫩芽,使黄豆无法生长。秋天田鼠疯狂地啃咬豆荚,把大量黄豆拖回洞里。由此可知,田鼠不知毁了多少黄豆。猫头鹰是益鸟,是捕捉田鼠的能手。一只猫头鹰一年要捕捉几百只田鼠。这样,猫头鹰就保护了黄豆。

1.田鼠怎样糟蹋黄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猫头鹰和黄豆关系密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一本书的封面图片作答。


1.这本书的名字应该是(       
A.《儿童故事画报》B.《美妙的歌声》
C.《国王的狗》D.《蓝牙之谜》
2.根据你的预测,最有可能与封面上的图片相关的故事是(       
A.《红蚂蚁淘淘》B.《最后一个猎人》
C.《美好的旅行》D.《我是升旗手》
3.根据封面上的故事名,你预测下面的句子:“他整天躺在商店的橱窗里,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他多么希望快点有人发现自己,因为他的目标是套在脚丫上去旅行……”可能出自(       
A.《蓝牙之谜》B.《运动鞋》C.《国王的狗》D.《美妙的歌声》
4.《秋秋的书包车》这个故事名中有三个词语,分别是“秋秋、书包、车”,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用一两句话写一写你的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厦门的天气预报,并回答问题。

1.根据这则天气预报,本周六的天气是______
2.爸爸今天需要出门办事,你会建议他出门时带上(       
A.雨伞B.太阳帽C.防晒服D.墨镜
3.未来三天,气温会(     
A.逐渐降低B.保持不变C.先降后升D.逐渐升高
4.玲玲想去厦门环岛路骑自行车,根据天气预报,她不宜选哪一天出行?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亮亮在学校楼梯间看到消防设备上张贴了这张图片,请你仔细阅读,完成下面的题目。

1.遇到火灾时,要拨打电话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消防设施十分重要,所以管理责任人每月都要检查、维护设施。(     )
(2)消防设施前可以堆放一些物品。(     )
(3)在非紧急情况下不得私自启用消防设施。(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边读边写上自己读后的预测。

知了学飞

传说在很久很久之前,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如何飞,大雁很高兴地答应了。

学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知了怕辛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

学习很不认真。大雁给它讲飞的方法,它只听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

大雁教的本领它只试几下就自满地嚷着:“知了!知了!”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了。知了很想跟着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对梢。这时候,知了望着天空,只见大雁越飞越远,它真后悔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可这时已经晚了,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

1.读到“十分羡慕”,我预测_______________
2.读到“知了怕辛苦”,我预测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第4自然段,我预测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央视的《东方之子》栏目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进行了一次专访。丁教授面对记者紧追不舍的几个简单问题,连续几个“不知道”,令人感慨。

记者首先提出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我感觉您对自己的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很明确的选择。比方说小时候对科学、科学家感兴趣;大学的时候,就锁定了要研究物理的目标;后来每做一个实验也是力排众议,自己坚持下来。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这位记者想要获得的答案其实谁心里都明白,因为在名人访谈中,这样的问题是为对方作秀进行的铺垫。然而,丁肇中的回答却是:“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

记者不死心,又追问道:“在这里面没有必然吗?”丁肇中继续回答:“那我就不知道了。”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才能让自己对于今天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会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的谈话过程中,您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做了正面回答:“是!不知道的,你是绝对不能说知道的。我们那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你不要猜。”

丁肇中的严谨态度,的确是到了常人不能理解的程度。然而,这就是作为科学大家的丁肇中。他认为不知道的就一定要回答“不知道”。

1.用波浪线画出你感觉写得好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2.“这位记者想要获得的答案其实谁心里都明白”中的“答案”的含义是________
3.丁肇中回答“不知道”的原因是(   )
A.他不会回答
B.他不能回答
C.他不知道怎么回答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