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根据材料完成练习。       

1.张轩宇同学住在文昌汽车站附近,他周六要在6点40分以前赶到纸箱厂路口,和同学们一起参观纸箱厂,他怎样乘车最合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叔叔家住在公务员小区,在中医院上班,他22日晚上10点下夜班,适合乘坐哪路车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阅读。

鸟类、蜻蜓和飞机

鸟类张开翅膀在辽阔的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激起人们飞上蓝天的欲望。

传说我国古代发明家鲁班和张衡等都曾制造过一种能飞的木鸟。达·芬奇模仿鸟和蝙蝠的翅膀,设计了扑翼机。后来,又经过许多人艰苦卓绝的努力,研究岛类的飞行,多次进行模拟试验,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实现了人类几千年来搏击长空的愿望。

这是航天技术的起点。但是,飞机在高空中飞行时,有时会产生一种震颤现象。飞机飞得快时,这种振动往往会造成机翼折断、机身坠落的事故。这个难题使人们伤透脑筋,不得不向生物请教。生物在亿万年进化过程中,早就具备了一种对抗震颤的办法。蜻蜓的翅膀末端有一小块发暗的斑点——翅痣,如果把它切除,蜻蜒飞起来就会飘来荡去,很不稳定。人们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弄明白这翅恙就是蜻蜓对震颤的装置。人们借用蜻蜓这个奇妙的结构,在现代飞机机翼末端加了类似的加厚区,用以消除震颤现象,飞机就飞得既平稳又安全了。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         )
②在空中回旋地飞。(         )
2.短文讲了____件事。
3.“人们借用蜻蜓这个奇妙的结构”中“这个奇妙的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是怎样消除飞机的震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永,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1.用加点部分这样的表达方式说明理由,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2.用“竞选班级体育委员”或“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话题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鹦鹉鱼的睡衣

在欧洲地中海里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的,胸部和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它鹦鹉鱼。


     罗马人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因为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钓钩,在千钓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们会很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同伴。如果有的鹦鹉鱼被鱼筐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它的尾巴,拼命从筐缝中把它拉出来。所以,一般的渔民很难捕获到这种鱼。

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可是,这并不代表鹦鹉鱼永远没有危险。因为鹦鹉鱼很怕死,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心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它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做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的帮助,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图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每天晚上,它们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确实能够防御敌人的侵害,并能安安静静地睡一晚。可是它们的睡衣织得太坚固了,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到了晚上,鹦鹉鱼再织一件新的睡衣穿在身上。

有时候,鹦鹉鱼生病了,晚上躺在睡衣里,早晨想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力气钻破睡衣,这就麻烦了,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因为,鹦鹉鱼从不救助困在睡衣里的同伴,它们会认为同伴还在睡觉,不便打扰。

所以,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一样的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蚕吐丝做成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       )
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             
完整;整个儿的。(        )
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事态极其危险。(        )
2.短文是用          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鹦鹉鱼的团结互助的。用“ ”在短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3.第4自然段中,“就能”和“才能”这两个词分别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鹦鹉鱼“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文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鹦鹉鱼的优点和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明白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类文阅读。

紫藤花开(节选)

不几日,紫藤架上的绒毛虫越来越多。起初,从绒毛虫里钻出的是一串紫色的花蕾,形状像豆花,似弯弯的月亮。两三天后,花蕾便伸展了羽翼,化成翩跹的紫蝶。这时候你再看吧,紫藤架上叶子更多更绿了,花已密集成了一串串,一团团,一簇簇,远远望去,似翠绿的浪花中升腾起淡紫色的云霞,典雅而清丽。微风过处,清香四溢。

这时的花架已经完全被花和叶子覆盖了,几缕阳光调皮地从枝叶间挤进来,跳跃在花瓣上,演奏出一首明丽的春日乐曲。我站在花架上,聆听着花开的声音。是的,花开是有声音的。时而如管弦,发出丝丝的细碎声;时而似泉水,流泻出叮咚的清脆声;时而如瀑布,爆发出訇(hong)訇的喧响。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张笑脸,仰望着蓝天;每一小朵花都有一个嘴巴,甜甜地微笑;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双翅膀,在风中飞翔。不仅是单朵的花,每一串花,每一团花也如此,都呈现出一种飞翔的姿态,飞翔在属于它们自己的天空中。紫藤的美,便是美在它的姿态上。它恬静优雅,从容内敛;它美而不媚,秀而不娇;它昂扬而不张扬,灿烂而不浮华;它不与百花争宠,不与同类比艳。正是因了这份特质,它才更有韵致,更具风情。

1.用“ ”画出描写紫藤花蕾开花的语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正是因了这份特质,它才更有韵致,更具风情。”这句话中“这份特质”具体指的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紫藤花引发了你的怎样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句子,体会点面结合的好处。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这段话描写了激烈的______________场面。在描写时,作者既对狼牙山五壮士的战斗情形进行了概括描写,又对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详细描写。这种写作手法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场面中的重点人物进行详细描写,“______”是对整个场面进行概括性描写,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2.请把具体描写马宝玉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我听见小提琴的声音

郭风

夜间,月亮已经升得很高很高了。我看见这个月亮从溪边乌桕(jiù)树的枝丫间,把一大片清光洒到溪边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了。

这时我静静地听着:啊,可是真的,慢慢地,慢慢地,我听见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一阵又一阵小提琴的演奏声。

啊,我听人家说过,那草丛的村庄里,住着一位少年音乐家叫蟋蟀,他是一位很好的勤奋的少年,天天晚上演奏小提琴。因此,后来他成为童话世界里的少年小提琴家,这优美的小提琴声,是他演奏的吗?

啊,真的,真的,一阵又一阵小提琴演奏声,从那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了。

那小提琴拉得多么好啊!我静静地听着,听着。

一会儿听来,感到那琴声好像是泉水从山谷里流到溪中来了。

有时听来,好像是给一位小姑娘唱的一首儿歌,拉的一支伴奏曲。

一会儿听来,感到那琴声好像是一阵细雨打在竹林里了。

我静静地听着,听着。

感到这提琴的演奏声,可真是好听啊。我一边听着,一边想,这小提琴的演奏声,是从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一座露天的音乐厅里传来的吧?那个村庄,今晚真的在那音乐厅里开一个月光音乐会吗?小提琴真的是那位少年音乐家——蟋蟀演奏的吗?一定有好多好多的小孩子来听演奏吧?

听啊,那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一阵又一阵小提琴的演奏声;看啊,天上一个扁圆的、黄色的月亮,也在悄声地听着,把一大片清光洒到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了。

1.作者在文中把蟋蟀想象成_____,把它的叫声想象成____,把草丛想象成____,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
2.“我静静地听着”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____次,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请从文中找一找,把联想的句子写下来。
标识联想的语句
关键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倾听琴声,琴声像山谷里的溪流,像给小姑娘拉的伴奏曲,像竹林里的雨滴……它还像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月亮”,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


材料:

半个乒乓球,一个瓶盖,一段铅丝,一块橡皮泥。


做法:

在半个乒乓球中间钻个小洞,做灯罩。

在瓶盖中间钻个小洞,从洞中穿进铅丝,铅丝一端弯一点儿,钩住盖底。在靠近洞的盖面和盖底处用橡皮泥把铅丝粘牢。

把铅丝的另一端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把洞的两边粘牢。铅丝的头上用红橡皮泥做一个灯泡。

1.这个小台灯制作说明书说明了___________ 两个方面的内容。
2.请你找到说明书上写得不够清楚的地方,用横线画出来,再进行修改。
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说明书其实还有一一些缺点,你能说出来吗? (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

他两个在流沙河岸,各逞英雄。这个是总督大天蓬,那个是谪下卷帘将。昔年曾会在灵霄,今日争持赌猛壮。这一个钯去探爪龙,那一个杖架磨牙象。伸开大四平,钻入迎风戗。这个没头没脸抓,那个无乱无空放。他两个米来往往,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

上面一段文字选自______,文中的“总督大天蓬”指的是______,“谪下卷帘将”指的是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语句,完成练习。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1.语句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入迷状态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
A.抓住围观者人数之多以及动作来表现
B.抓住围观者的声音、注意力来表现
C.通过围观者的感受来表现
D.通过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现
2.回忆看过的某个(些)人做一件事时非常入迷的状态,试着用几句话进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