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文学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阅读这首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望湖楼望的是杭州西湖。
B.本诗描绘了在望湖楼看到的夏季暴雨奇景。
C.“忽”字准确地写出了暴雨骤来骤去的动态。
D.“望湖楼下水如天”描绘了暴雨时的美丽景色。

(2)第一行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文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1.第二句中“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写出了雨下得很急。
2.“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同时烘托出了诗人舟中赏雨时________的心情。
3.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像是一幅画,如果分别为它们拟写一个标题,下列哪个最合适?请你选一选,填在每句前的括号里。(填序号)
①大雨倾盆图                 ②乌云密布图                 ③水天一色图                 ④风起云涌图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把诗歌补充完整,再按要求答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试着从色彩角度简要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前两句中的“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雨下得很急。
2.诗中的“翻墨”“水如天”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3.“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的________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______心情。
4.简述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________________
5.小敏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的每一句都看成一幅画,并为它们各拟写了一个标题,请你选一选。
①大雨倾盆图     ②乌云密布图     ③水天一色图     ④风起云涌图
(1)黑云翻墨未遮山(      )             (2)白雨跳珠乱入船(      )
(3)卷地风来忽吹散(      )             (4)望湖楼下水如天(      )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诗题中“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__的情境。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
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诗歌鉴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色彩角度简要赏析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诗歌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赏析,请你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
“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而大       小而疏);“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长       持续时间短)的特征;“水如天”写出了雨(大       小)。从而感受到这个时节的天气是变化无常的,骤雨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4.诗人50岁时又来西湖赏雨,还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结合这首诗想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①醉书:喝醉酒时写下的作品。②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③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1.“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这四句诗就像四幅画:“云、_______________”四字,写出了夏日暴雨骤至又雨过天晴的特殊景象。
3.诗的前两句巧用比喻,“_________” “_________”描绘云和雨的特点;“_________”和“________”又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后两句中一个“_________”字突出天色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用斜线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2.读前两句诗,说说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出了夏天的雨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做题。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幅画。请你仿照示例,补充所缺的图画名字。
第一句:云翻图     第二句:_________   第三句:风卷云     第四句:_________
3.提到西湖,我不禁会想到诗人苏轼在这里写下的另一首诗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