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领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修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本文选自哪篇文言文?把文题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注意笔画的变化。

2.给加点字注音。
( )汤乎若流水       伯牙破琴绝( )
3.伯牙见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________;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________。这个故事演化出了一个成语“_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填四字词语)
4.解释文中划“      “句子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受。
(1)解释:__________________
(2)感受: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伯牙绝弦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哉乎/鼓琴!巍巍乎//太山。少选之间//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鼓琴,以为//无足/复为鼓琴者。

(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________       (2)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
3.成语_______出自此则文言文。而李白在《月夜听卢子顺弹琴》中的“________________”也对这段友情作了讴歌。除此,李白还用“____________”来赞美朋友间的情深义重。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___________
2.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
(1)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
(2)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破琴绝弦的“绝”和下面(       )中的“绝”意思相近(填序号)
A.绝句B.绝妙C.绝技D.断绝
2.伯牙“终身不复鼓”,是因为(       )(填序号)
A.他觉得世界上没有配得上听他弹琴的人了。
B.他太伤心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C.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真正的知音了。
D.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
3.这篇文言文,就是我们熟悉的成语“________”的来历,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_______
4.《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___________
5.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
(1)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
(2)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方鼓琴而在太山(        ) (2)汤汤乎若流水(         )
2.伯牙是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朋友之间的故事或者名言吗?可以简要地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撞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战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为加点字注音。
(1)汤乎若流水(      )          (2)伯牙破琴绝(      )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__
(2)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认为世上再没有比他更好的琴师了
B.认为世上再没有人愿意听他弹琴了
C.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4.世人将伯牙与子期称为“知音”,并用“_____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我还积累了一些形容乐曲的成语,如“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伯牙鼓琴》中伯牙演奏的琴曲是《高山流水》,为此“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此以后,人们把_________________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画“______”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锺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shǎo   shào)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tāng   shāng)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xián   xuán),终身不复鼓琴,以为(wéi   wèi)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用“\”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下面词语和语句的意思。
(1)善哉: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选: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文中已用“||”标出),请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助文字展开想象,体会音乐之美和情感之美。
(1)结合词语“清风徐徐”,想象并写出如果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锺子期会如何赞叹。
方鼓琴而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资料,想象并写出伯牙的神态和心理。(神态、心理)
资料链接:伯牙与子期因琴相识,相处甚欢,并约好明年中秋老地方再见。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赶来,但子期已因病去世。一位老人说,子期病逝前一再叮嘱死后要把遗体葬在江边,等伯牙来的时候,能再听到他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伯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伯牙和子期的故事,写出你对“知音”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方鼓琴而在太山(        )       (2)以为世无复为鼓琴者(        )
2.伯牙是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古诗词中常提及伯牙、钟子期的传说,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平台。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结合原文内容,补充语句,写在横线上。
2.给下面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尽头                 B.高大            C.弹             D.不久               E.断绝            F.丰富
(1)伯牙(      )               (2)巍巍乎若太山(      )
(3)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             (4)破琴(      )
3.伯牙是传说中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琴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          )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