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①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②他们回头望望还 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③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 利完成了!”④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 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⑤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③“中国共产党万岁!”

④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气壮山河的口号。“这声音”充分体现了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____________对党和人民的_____________
2.对第④⑤两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跟敌军赌气,战士们毫不犹豫地跳下悬崖。
B.战士们态度从容,步伐坚定,大义凛然。
C.战士们好像不是走向死亡,而是投身于一场新的战斗。
D.“说”“砸”“走”“昂首挺胸”等字词准确地描墓了战士们跳崖时的英勇无畏。
3.文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的整体表现,也重点写了班长的表现,这种写法叫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是“面”,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点”。
4.五位壮士的爱国精神永远流传,请你仿照《感动中国》的颁奖词,写一段话来赞扬他们。
例:张富清——事例: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立下赫赫战功,60多年来,他却刻意尘封功绩,默默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
颁奖词:都知道你朴实勤勉,却不知你曾战功赫赫。你把奖章深藏在箱底,对战友的怀念深藏心底。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献。于国于民,你是忠诚伟大的士兵。
五壮士颁奖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回答各小题。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②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③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④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⑤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⑥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⑦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⑧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请给以上片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主要是对人物的 _____描写和 _____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我感受到 _____
(3)选文既描写了人物群体,也描写了每一位战士,这种写法叫 _____,其中第 _____句是“面”,整体描写 _____;第 _____句是“点”,具体描写每位战士的表现。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
(4)“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中“始终”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
(5)选文的第⑦、第⑧句能否去掉,为什么?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请给选段内容拟写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
2.读选段中的加点字词,从“抢前一步”“夺过”可以体会到马宝玉的__________________,从“猛地举起”“砸”能感受到马宝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体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在描写战斗场面时既写了五壮士的集体行为,又写了马宝玉的个人行为,这是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   )落山   ),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   )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2.“居高临下”的意思是:___________
“山涧”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3.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壮士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老师的餐巾纸

①一帮小学时的老同学,毕业40年后聚会。让大家意外的是,组织者还邀请到了王老师。她是还健在的唯一的老师,已经退休,回到了城里。当年我们这些山村里的娃娃,也都已经两鬓微白,步入中年。久远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②一位女同学,拉着王老师的手,激动地说:“王老师,您教了我们三年,您知道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吗?”王老师摇摇头。女同学说:“是您给过我的一张餐巾纸。那天,我家里出了点事,心情不好。上课的时候,老是走神,心不在焉,任课老师很生气,让我下课后到办公室去一趟。在办公室里,那位任课老师再次狠狠地训斥了我,骂我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我没为自己辩解,只是眼泪不争气地在眼眶里打转。这时候,坐在对面的您,走到我身边,您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递给我一张餐巾纸。接过您递过来的餐巾纸,我再也控制不住,哇哇大哭起来。您抱着我,轻轻拍着我的肩膀。平静下来后,我告诉您,前一天,我的父亲,在山上采石时,腰被石头砸伤了。”

③女同学说着说着,眼圈又红了。王老师抬起身,从餐桌上的纸巾盒里,抽出一张餐巾纸,递给女同学。女同学接过餐巾纸说:“谢谢您,王老师。”

④旁边一个男同学,站起来,走到王老师身边,说:“王老师,您也给过我餐巾纸。”

⑤男同学看看大家说:“我记得王老师是从城里调来的,在我们眼里,王老师您就像天上掉下来的女神一样。”头发花白的王老师,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哪是什么女神啊,说实话,刚接到通知要调到那所山村小学时,我还偷偷哭了好几天鼻子呢。但是,去了那儿,见到了你们这些学生,我才觉得,一点也不后悔。”

⑥男同学接着说:“小时候我很调度,是老师眼里的坏学生。有一次,我和高年级的一个学生打架,鼻梁都被打出血了。我们分别被揪到了老师办公室。我心想,这回死定了,一定要被您狠狠骂一通了。您却没有骂我,见到我后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从包里拿出一张餐巾纸,帮我轻轻擦拭鼻梁上的血迹。”男同学环顾一下大家,激动地说:“那时候,我们这些山里的孩子,别说餐巾纸,连卫生纸都没用过。那是我第一次感触到餐巾纸,那么白,那么柔软,擦在伤口上,一点也不觉得疼,反而有一种柔软得让人心碎的感觉。王老师,我一直没告诉您,那次我为什么和那个男生打架。”

⑦王老师看着他:“这事我隐约记得,你很倔强,坚持不肯说为什么打架。那么,现在能告诉我吗?”男同学点点头:“那个高年级的同学说您坏话,说您一定是犯了什么错误,才被发配到我们学校的。我不服,就和他打起来了。”王老师笑了。记忆的闸门被打开了,让人奇怪的是,大家印象最深刻的,竟然都是王老师的餐巾纸,在场的几乎每一位同学,都得到过老师的餐巾纸,有的是擦眼泪,有的是擦伤口,有的是擦鼻涕,有的是擦汗水。

⑧王老师挨个将大家看了一眼:“我没想到,你们会记得这么多,这么清晰。我也记得那盒餐巾纸,那是我的一位在国外的亲戚,带给我的礼物,那时候,国内还没有餐巾纸呢。”顿了顿,她突然故作神秘地说:“说实话,刚开始给你们用的时候,我也很舍不得呢。”我们都笑了。我们这群中年人,围着老师,笑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⑨那些年,我们用过的老师的餐巾纸,擦拭过我们最柔软的部位。那不单是一张小小的餐巾纸,那是一位老师,对学生付出的爱。

1.文章以“老师的餐巾纸”为标题,好在哪里?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王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至少回答出两方面)
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我们可以体会到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子蕴含了孩子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我们的成长岁月中有许多老师的陪伴,请仿照下列句子赞颂老师对我们的爱吧。
例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②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③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④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选段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____________的场面。其中句子____________(填序号)是“点”的描写,句子____________(填序号)是“面”地描写。下列对这样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
B.可以把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全面,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C.容易造成内容上的跳跃,不利于表现五位壮士的整体形象。
D.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马宝玉的英勇顽强,把人物塑造得更加丰满。
2.从选段中加点的“抢前一步”“夺过”,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宝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加点的“猛地举起”“砸”,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宝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瞭望   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 激烈)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③“中国共产党万岁!”

④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2.给这段文字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
3.句中“屹立”本义是_______________,这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口号,分别表达了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描写方式,其中“面”的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的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与理解。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②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③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④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⑤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⑥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⑦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⑧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狼牙山五壮士》按照“接受任务——痛击敌人——______——______——跳下悬崖”的顺序记叙了五位壮士的英雄壮举。选段描写的是五壮士______的场面。
2.作者是抓住人物的那些特点来写的?请根据要求进行选择。(填序号)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班长马宝玉:沉着(      )                    宋学义:把胳膊抡一个圈(      )
葛振林:大吼一声(      )                    胡德林和胡福才: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      )
3.选段既描写了人物群体,也描写了每一位战士,这种写法叫点面结合。其中第______句是“面”的描写,整体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情形;第______句是“点”的描写,具体描写每位战士的表现。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4.从五壮士的表现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表现了班长马宝玉的什么品质?
_____
(2)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五壮士怎样选择?
_____
(3)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五壮士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_____的决心和 _____的精神。朗读这两句话时要读得 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与理解。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③“中国共产党万岁!”

④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请用小标题概括这部分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既写了战士们的群体形象,又写了个体形象,这叫做_____的写法。通过对马宝玉的__________描写,重点表现了他的_____精神。
4.文中表现声音大的词语是_____,表现英雄气概的四字词语是_____
5.加点的“屹立”能否换成“站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