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冀教版(2002)|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造句。
①哪儿……哪儿……
                                                             
②不管……不管……总是
                                                            
③那么……那么……
                                                            
(2)填空。
从爸爸对白杨树的介绍中,“我”知道了白杨树有这样的特点:
                                                             
(3)爸爸借介绍白杨树来表白自己怎样的心愿?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品味探究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爸爸“微笑”是因为                                               
(2)课文再一次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加油站
古城的桥林林总总有木板桥石板桥有木拱桥石拱桥有单孔桥双孔桥还有多孔桥桥栏上的雕刻,有东巴象形文的吉祥语,有东巴神舞,还有各种鸟兽花木。乌丽娜看一座,赞美一座,在小本子上记下一座。我们流连在水边,有时候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有时候静静地听流水说话,听从水边宅院里传来的纳西古乐。
1.请给缺标点的句子加标点。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流连——   
3.用“……有……有……还有……”写一句话。
4.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并回答问题。

米芾后来成了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他一直把这五两纹银放在案头,时刻铭记这位苦心孤诣教他写字的秀才。

1.米芾的老师使米芾懂得了(_____________)的道理,成就了一位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
2.米芾的老师虽然只教了他很短的时间,但他对米芾的引导是(_______),是位有着独特方法和见解的老师。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提高题。

(1)一场大雨过后,孩子们抠开湿地上的小洞,把手指伸进去。蛰居在小洞中的蝉的幼虫不知是计,张开前爪,把手指紧紧抱住,结果,便被孩子们拖出来,放进了知了笼中。

⑵蝉的幼虫身上裹着一层角质的铠甲,就像一团黄泥,在笼中笨拙地爬行着。这些丑陋的小东西是如何变成美丽的蝉的?这可真是一个谜!

⑶苏格拉底同孩子们商量,请他们把知了笼交给他,让他保管一夜,答应第二天一大早就把它还给他们。

⑷孩子们爽快地答应了。

⑸于是,苏格拉底获得了一次机会——一次观察蝉是如何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机会。

⑹蝉脱壳总是在夜间进行的。苏格拉底决定彻夜不眠,不让这种神秘的过程从眼底错过。他沏了一杯酽酽的咖啡,瞪大双眼,守侯在知了笼旁边。

⑺那些丑陋的小东西开始沿着知了笼的栅栏,一步一步慢吞吞地往上爬行,爬到一定的位置后,便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就像泥塑一样。

⑻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了,这些泥塑一样的小东西始终一动也不动,似乎没有一点儿变化。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苏格拉底发现,其中一只背部裂开了一道细细的缝儿,就像有谁在泥塑上划了一刀。接着,其他幼虫的背上先后都出现了细缝儿。虫儿的身体开始颤抖,细缝开始变大,渐渐露出了一抹象牙般玉肌。

⑼虫儿痛苦地颤栗着,背部弓起就像一个驼子。这驼的背越弓越高,虫儿的颤栗也越来越剧烈。

⑽是刀剥皮吗?是火在烧身吗?是剑在剔骨吗?是针在穿心吗?苏格拉底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心中不由跟着颤栗起来。

⑾该帮帮这些可怜的虫儿们了!苏格拉底打开知了笼,非常小心地从笼子中取出一只虫儿,以极其轻柔的动作剥开束缚虫儿的硬壳,帮助它抬起头,伸出尾巴,蜕出翅膀,抽出六只腿。这工作是这么难做,苏格拉底完成这套程序,足足用了近20分钟。

⑿苏格拉底浑身浸透了了汗水。他本来还想再帮一只虫儿的忙,但已经没有这个勇气了。

⒀更为糟糕的是,苏格拉底后来发现,那些凭自己的力量完成蜕变过程的蝉们,虽然多经历了一些痛苦的煎熬,却都展开了美丽的翅膀,变成真正的蝉;而经他帮助的那只蝉,翅膀却始终缩成一团,怎么也展不开,而且它的六条腿也是瘸的,爬动起来左摇又晃,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⒁第二天,孩子们看见爬满笼子的美丽的蝉,高兴得又蹦又跳。他们实在不忍心让这些美丽的小东西再关在笼子里。他们打开笼门,让它们恢复自由。蝉儿们鸣叫着从笼中飞出,飞进了绿阴。末了,笼中只剩下了一只蝉,一只缩着翅膀瘸着腿的蝉。

1.文章第⑵段中“这些丑陋的小东西是如何变成美丽的蝉的?”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⑸段中“神秘的过程”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⑽段连续运用几个问句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体会第⑾段中“非常小心”“极其轻柔”两个词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⒀段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苏格拉底的做法中,你能发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苏格拉底( )知了笼,非常小心地从笼中( )一只虫儿,以极其轻柔的动作( )束缚虫儿的硬壳,帮助它( )起头,( )出尾巴,( )出翅膀,( )出六条腿。——这工作是这么艰难。

1.填空。
2.请用直线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荒芜了的花园(节选)
一座荒芜了的花园里,只有杂草与刺人的荆棘生长着;除了蟋蟀在草丛中悲鸣以外,听不见别的声响了。
美丽的池水,从前淙淙地流过石桥的,现在因为没有人管理,渐渐地干了——干得见底了。
美丽的花木,从前灿烂地盛开着的,现在因为没有人时时灌溉,也渐渐地枯萎了。
就是从前天天飞到园里来唱夜之歌的夜莺,也因为它的好朋友玫瑰死了,好久没有飞来了。
有一天,忽然有几个人到园里来了。
他们看见这座美丽的花园现出这样的凄凉景象,几乎要心痛得哭了。他们坐在快要坍倒的草亭中的破椅子上,谈起这座花园以前的美景,个个脸上都显出追慕惋惜的神色。
一个人叹气道:“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了吗? ”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身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大家应该努力把它整理好。”
于是他们跑到池旁,坐在一块假山上,细细地讨论怎样改造这座荒芜的花园的方法。
1.花园的荒芜具体表现在哪五个方面?
                                      
2.当花园来客面对花园的凄凉景象,他们的第一反应是        
3.文中的      最能体现花园来客对重建美丽花园的决心。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劳动和金钱
秋天,迷人的景色浓似酒。而勤劳的蚂蚁们并没心思去游玩,他们正在储藏冬季所需的食物! A
  两只大蚂蚁用小锯子,把一个偌大的土豆儿,一块一块,均匀地锯下来。许多小蚂蚁扛的扛,搬的搬,拉的拉,推的推。 B
这时,蚂蚱先生带着一只沉甸甸的钱包,一会儿跳到这朵花上,一会儿跳到那朵花上,尝尝这朵花的蜜,尝尝那朵花的汁。C 
  当蚂蚁皇后拖着小车从下面经过。“哎呀呀,皇后也亲自动手,了不起!”蚂蚱假意称赞道。“蚂蚱先生,冬天就要来临了,你怎么不去储藏食物呢?”皇后问道。“我有钱!”蚂蚱拍拍鼓囊囊的钱包,“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皇后摇摇头走了。 
  冬天来临了,冰血覆盖了整个大地。蚂蚱带着他那只钱包,走了一家又一家,谁也不愿把食物卖给他。 
  蚂蚱来到蚂蚁家门口,看到里面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干倍,烤土豆,喝蜜汁……蚂蚱迫不及待得敲了几下门,可蚂蚁们理也不理。皇后说:“只有劳动者才能与我们蚂蚁家族一起生活,我们不需要金钱的崇拜者!” 
  劳动,付出了汗水却得到成倍的幸福;金钱,使人成为一个有钱的“乞丐”。
[[QOrDeR]]下面的句子放在文中的A、B、C中的(_____)处最合适。
就连蚂蚁皇后也不例外,正在吃力地用小车拖。
【小题2】当蚂蚱假惺惺地称赞蚂蚁皇后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结合短文内容,说一说你对“金钱,使人成为一个有钱的‘乞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了这篇短文以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①于是,苏格拉底获得了一次机会——一次观察蝉是如何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机会。

②蝉脱壳总是在夜间进行的。苏格拉底决定彻夜不眠,不让这种神秘的过程从眼底错过。他沏了一杯酽酽的咖啡,瞪大双眼,守侯在知了笼旁边。

③那些丑陋的小东西开始沿着知了笼的栅栏,一步一步慢吞吞地往上爬行,爬到一定的位置后,便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就像泥塑一样。

④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了,这些泥塑一样的小东西始终一动也不动,似乎没有一点儿变化。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苏格拉底发现,其中一只背部裂开了一道细细的缝儿,就像有谁在泥塑上划了一刀。接着,其他幼虫的背上先后都出现了细缝儿。虫儿的身体开始颤抖,细缝开始变大,渐渐露出了一抹象牙般玉肌。

⑤虫儿痛苦地颤栗着,背部弓起就像一个驼子。这驼的背越弓越高,虫儿的颤栗也越来越剧烈。

⑥是刀剥皮吗?是火在烧身吗?是剑在剔骨吗?是针在穿心吗?苏格拉底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心中不由跟着颤栗起来。

⑦该帮帮这些可怜的虫儿们了!苏格拉底打开知了笼,非常小心地从笼子中取出一只虫儿,以极其轻柔的动作剥开束缚虫儿的硬壳,帮助它抬起头,伸出尾巴,蜕出翅膀,抽出六只腿。这工作是这么难做,苏格拉底完成这套程序,足足用了近20分钟。

⑧苏格拉底浑身浸透了了汗水。他本来还想再帮一只虫儿的忙,但已经没有这个勇气了。

⑨更为糟糕的是,苏格拉底后来发现,那些凭自己的力量完成蜕变过程的蝉们,虽然多经历了一些痛苦的煎熬,却都展开了美丽的翅膀,变成真正的蝉;而经他帮助的那只蝉,翅膀却始终缩成一团,怎么也展不开,而且它的六条腿也是瘸的,爬动起来左摇又晃,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1.文章第①段中“神秘的过程”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⑥段连续运用几个问句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体会第⑦段中“非常小心”“极其轻柔”两个词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⑨段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