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判断句子的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
(1)那<<唯一的听众>>中的老教授就是个聋哑人。(  )
(2)<<别饿坏了那匹马>>中的残疾人家中根本没有马.(   )
(3)<<穷人>>的作者是德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题。
1.“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是说桑娜觉得:“我”做错了事,丈夫要是揍“我”也应该忍受。(______)   
2.《穷人》这篇课文真实地反映了沙俄制度下穷人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______)   
3.《穷人》的作者是俄国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______)
4.《穷人》一文中对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更突出了桑娜的善良。(_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