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类文阅读。
黄山归来
①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主峰高达1800多公尺,它劈地摩天,气冠群伦,云凝碧汉,气象万千。这里峰峦奇妙,景色天然,有名可指的有大小七十二峰,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是黄山三大主峰,鹤立于万峰丛中。同时,黄山又具有其他名山之精华,泰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眉之清凉。所以又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说。
②古往今来,黄山以雄伟秀丽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游客,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篇。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赋诗“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舟岩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者升绝顶,俯窥天目松”。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也曾有“登黄山天下无山”的颂句,郭沫若也留下了“深信黄山天下奇”的赞语。陈毅同志在游览黄山后,高兴地称黄山是“天下第一山”。③奇松、怪石、云海是黄山著名的“黄山三奇”,加上温泉,被称为“四绝”。“三奇”之首的黄山松针叶短粗,顶平如削,干曲枝虬,苍翠奇特。最著名的黄山松有寿岁千年的迎客松、送客松、望客松、卧龙松、黑虎松、麒麟松、凤凰松、蒲团松、倒挂松、接引松、探海松……这些形态奇美的古松早已久负盛名,是黄山松中的佼佼者。
④在波澜壮阔的黄山峰海里,数不清的怪石亮相崛起。它们呈奇献巧,姿态万千。有的像身着古装的仙人,有的像玲珑剔透的工艺品,有的像展翅欲飞的禽鸟,有的像狰狞凶猛的走兽,是大自然艺术雕塑家的伟大杰作。它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天然的戏,深情的歌。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使你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⑤黄山的山中云海最为瑰丽。每当雨后初晴,巨壑深谷,云雾弥漫,绵亘起伏,浩瀚无际,犹如波涛澎湃的海洋。远近高峰,就像海岛一样,都在虚无飘渺之中。旭日东升,金光四射,白云顿成一片彩霞。若遇大风,云烟弥漫,峰壑松石,时隐时现,气势磅薄,美妙奇幻,似诗似画,美不胜收。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成语。
A.美不胜收B.心驰神往C.久负盛名D.狰狞凶猛
(1)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
(2)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
(3)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
2.将下面赞美黄山的名句与名人搭配。
A.郭沫若B.徐霞客C.李白D.陈毅
(1) “登黄山天下无山。” (    )
(2) “伊者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     )
(3) “深信黄山天下奇。 ” (   ) 
(4)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     )
3.黄山的三大主峰是:                           ;黄山的象征是             。 (     )
A. 莲花峰 天都峰 光明顶;陪客松
B. 莲花峰 天都峰 光明顶;迎客松
C. 莲花峰 天都峰 玉屏楼;迎客松
4.第②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
A. 第二句    B. 最后一句    C. 第一句
5.从语言描写的角度说说第④自段中画线的句子好在哪里。 (     )
A. 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山怪石的万千姿态,能唤起人的想象。
B. 运用拟人、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山怪石的万千姿态。
C. 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具体生动地写出了黄山怪石的奇特之处。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本阅读。
黄山奇松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成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1.这段话描写得有详有略,其中详写_______ ,略写了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 (     )
A. 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重点突出
B. 陪客松;迎客松、送客松;重点突出
C. 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有轻有重
2.画线的句子中有两处引号,表示_______,两句都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是写作者的_______。 (     )
A. 特殊含义;拟人;联想
B. 特殊含义;比喻;联想
C. 普通含义;拟人;联想
3.短文的第二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的写法,分别描写_______的迎客松、_______的陪客松及_______的送客松,让人读来十分有趣。 (     )
A. 写实;热情好客;耐心陪客、姿态优美
B. 虚实结合;热情好客;耐心陪客、姿态独特
C. 联想;姿态优美;耐心陪客、姿态独特
4.“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这句话水到渠成地点明了黄山奇松的作用,表达了作者_______之情。 (     )
A. 对黄山奇松的留恋    B. 对黄山奇松的热爱、赞美    C. 对黄山奇松的惊讶
5.可以将第三自然段分为_______层,这三层之间是        关系。 (     )
A. 三;总-分-总    B. 两;总-分    C. 三;总-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朝霞和日出
天亮了,东方天际露出了鱼肚白颜色。渐渐地,鱼肚白变成淡红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的红晕一样。接着,它又由淡红慢慢地变成深红,再由深红变成金黄的颜色。这时候,周围的白云,仿佛图上了缤纷的色彩。啊,多么艳丽的朝霞!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个画家,把清晨这一美丽的景色描绘出来。
我爬上山顶凝望那遥远的天际,彩云在不断地变化:一会儿好像金苹果,一会儿又好像紫葡萄,一会儿仿佛又变成蓝宝石、珍珠、彩玉……瑰丽无比的朝霞,变化莫测。
没有多久,火球般的红日,从东方的地平线上缓缓升起来了。霎时,远近的树木,地上的花草,青青的山,绿绿的水,都披上了晨曦,充满了朝气。尤其那些草木枝叶上的露珠,像镶了边的金刚钻一般,晶莹闪耀,好看极了。我第一次登山,真没有想到,日出景色,竟是这样的美丽!
原野的清风徐徐地吹拂着,我尽量地呼吸清晨的新鲜空气,尽情地欣赏着清晨的美景,不由喃喃地自语:“大自然啊,你多么美丽!”
1.从第一节描写朝霞色彩变化的词语是(    )
A. 鱼肚白→深红→淡红色→金黄
B. 淡红→深红→金黄
C. 鱼肚白→淡红色→深红→金黄
2.文中的一组排比句是(     )
A. 第一节的最后一句。    B. 第二节的句子。    C. 第三句的第二句。
3.第三节中,作者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分别是(     )
A. 比喻;把彩云比作苹果、紫葡萄及宝石、珍珠、彩玉等。
B. 拟人;把彩云比作苹果、紫葡萄及宝石、珍珠、彩玉等。
C. 比喻;把苹果、紫葡萄及宝石、珍珠、彩玉等比作彩云。
4.本文按     的顺序,描绘了              。   (    )
A. 事情发展;整个日出的奇妙过程
B. 日出时间;日出时的奇特过程
C. 日出时间;日出时大地万物复苏、充满朝气、生机盎然的特点
5.作者写朝霞,主要抓住了                        两个特点来写,侧重于            描写;写日出,主要抓住了                   、山、水和露珠等事物的描写,侧重于            描写。 (     )
A. 颜色、形状、动态;树木、花草、静态
B. 颜色、形状、静态;树木、花草;动态
C. 颜色、大小、动态;树木、云彩、静态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潜望镜。
黄山奇松(片断)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hào hǎo)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给文中的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2.用“________”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这段话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大名松。
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三大名松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句子,完成练习。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1.这段话的描写顺序是(    )。(多选)
A.由远及近B.由近及远
C.由部分到整体D.由整体到部分
2.画“________”的句子让我想到了徐霞客游完黄山后留下的“____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   )饱经风霜,(   )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   )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这段话重点介绍了迎客松、________________这三大名松,其中作者重点写的是_________,因为________
3.作者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迎客松斜伸出去的枝干比作“________”,把陪客松比作“________”。而游人则直接把送客松看成是“________”,它伸出“手臂”,是在和游客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一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课文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请你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3.短文主要介绍了_____、猴子观海、__________这四种奇石,而略写了其他奇石,详略得当。
4.这篇短文和课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多项选择)
A.作者都展开丰富的想象,用比喻的手法写。
B.都采用“总    分”的结构来写。
C.都在开头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都能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深信黄山天下奇
①很早就已闻黄山有北方山峰的雄壮巍峨,南方峻岭的俊逸潇洒;也听说黄山有玲珑剔透的怪石,虬枝斜出的黄山松和浩瀚无边的云海。当代大诗人郭沫若在赋诗赞颂黄山景色时更留下了“深信黄山天下奇”的佳句。
②今年十月,我来到黄山,虽说进入秋季,但此时的黄山还是穿着夏装。拾级而上,灰蓝色的轻烟不时伴随花香扑面而来。凭栏远眺十里迤逦的群峰,由于角度、位置和视线的不同而出现景物上的差异,只见峰峦争雄,奇松苍翠,就像几千丈长的彩色帷幔悬挂在前方,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③黄山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当走进黄山的峰海,无数的巧石会争先奔到眼前。在半山寺,抬头可见一只头朝天门的振翅欲啼的“公鸡”,这就是巧石“金鸡叫天门”;登上“天山石屏”,遥望莲花峰,她就像用壮美线条勾勒出来的一朵含苞欲放的新莲;在鸡公峰前,一块巧石长得像天鹅一样,昂起来,翼下还有许多团石簇拥着,形成了“天鹅孵蛋”的奇景。还有九龙峰上的“猫头鹰”,白沙岭上的“喜鹊登梅”,狮子峰顶的“猴子观海”,鲫鱼背上的“仙桃石”……这些巧石千姿百态,逼真逗趣,似人似物,似禽似兽,惟妙惟肖,如同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给人带来丰富的想象和无尽的乐趣。
④如果用“巧”来形容黄山的石,那么黄山的松可说是“奇”了。黄山松不像一般的松树那样生长在泥土里,而是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的峭壁夹缝中,它们不怕严寒,四季常青,形态有立有卧,有俯有仰。如举世闻名的千年古松--迎客松,就挺立在玉屏楼东、文殊洞上,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迎接远方的来客。离开玉屏楼,路旁又有一株古松远伸一枝。作送客状,它就是送客松。往前50米处的望客松则体态优美,如向游人点头,依依惜别。还有始信峰上的黑虎松、天都峰的探海松--黄山的松不仅独立生长,也有成林的树木。如狮子峰上的松树就成林成片,形成松海。当山风吹过,就像排浪拍岸的潮汐,蔚为壮观。
⑤黄山的奇松引人入胜,黄山的云海更为神奇,它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站在峰巅,只见烟云时而为风平浪静的汪洋,时而为浪涛汹涌的大海,时而似奔腾的急流,时而又轻柔如绢。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刹那间,它们就会全部散去,阳光一照,白云浩浩,澜翻絮涌,万道山峪沉于银涛中,真有“忽闻海中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的圣境,难怪郭沫若形容它是“森罗万象,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迷离”。
1.如用一个字概括本文所描写的黄山景色的特点则是________字。黄山的景物又各有其特点,黄山的石________,黄山的松________,黄山的云海________。(用文中原词)
2.请从第①自然段中找出与第③④⑤自然段相对应的语句。
与第③自然段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第④自然段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第⑤自然段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第③自然段写黄山的石,说说作者把黄山比作“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④自然段写黄山的松,黄山松“奇”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第⑤自然段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具体描绘出黄山云海神奇的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写到黄山景的特点是“奇”,黄山松的特点也是“奇”,这两个“奇”的含义一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装点(   )  屹立(   )  神奇(   )  秀美(   )
2.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请你续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类文阅读。

天山之夏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即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几朵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回水涡,都有鱼儿在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越来越显得优美。沿着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只偶尔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

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像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 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 红 黄 蓝 白 紫 五彩缤纷 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 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 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这密密层层成丈高的野花,朵儿赛八寸的玛瑙盘。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1.给短文第4自然段空白处加标点。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凉爽——(______)   清澈——(______)
幽静——(______) 偶尔——(______)
3.文章第3自然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第4自然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
A.密林B.猎人C.动物多D.山形、山色
E.繁花F.溪流
4.请把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加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