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短文

①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⑤“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⑦“就是您老人家呀!”

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将正确的顺序,按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 )( )
3.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⑤句里的“这样”的含义是:( )
5.你认为文中的马市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美文赏析。

一碗馄饨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听了老婆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愣住之后她难免会有一番心理活动:请你加以想像,描写出小姑娘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④⑧两段划横线处都写到小姑娘掉眼泪,这两次掉眼泪的原因一样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段中“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从老婆婆的“平静”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⑨段是文章结尾段,这里未写出来,现请你根据上面故事续写一段抒情性或议论性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美文赏析。

____________

我爱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喜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片草坪,上面生长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开一片绿色的大地。细看它们,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阵阵春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肩,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是ē nuó(     )多姿。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乐而忘返。

别看小草这样柔弱,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

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暴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小草。呀!小草好像被折磨得yǎn yǎn yī xī(         )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向暴风雨屈服的。不一会儿,小草果然慢慢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jīng yíng(      )的泪珠!它们好像骄傲地说:你看,我们多么顽强啊。是啊!小草没有鲜花那么娇艳,没有白杨那样挺拔,可是它的生命力多么顽强啊!

          。”白居易这句诗写得多好呀!严寒的冬天一过,小草又生机勃勃地生长起来了。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查字典,把文中的拼音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3.生机勃勃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_。欣赏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
4.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______________的感情,从文中找出一句最能表达这种感情的话,抄写在下面。
5.写出短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
6.将文中白居易的诗填完整,并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然后写出这首诗的前两句。
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 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1.我能正确选择“练”字的意思。
练:①练习,训练   ②经验多,纯熟 ③白绢
瀑布好像一匹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_____
经过苦练,他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技工。(_____
别看他仅有十多岁,可操起胡琴来却十分老练。(_____
2.我会不改变意思,把“黄果树瀑布,真是大自然的杰作!”改成反问句。
3.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不同的方面写出了黄果树瀑布____________的特点。
4.我要当一回广告设计师,为黄果树瀑布设计精彩的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短文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1.我会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人喊马叫(_________)
喧闹(_____)
2.我能正确选择“练”字的意思。
练:
①练习,训练    ②经验多,纯熟  ③白绢
瀑布好像一匹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
经过苦练,他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技工。(  )
别看他仅有十多岁,可操起胡琴来却十分老练。(  )
3.我会不改变意思,把“黄果树瀑布,真是大自然的杰作!”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从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不同的方面写出了黄果树瀑布____________的特点。
5.画出文中你最欣赏的句子,并说说你欣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小长廊。
边疆小夜曲
星星,
闪耀在      里; 
蓝天,
  映照在      里; 
星星,蓝天,江水,
全都浸透在花香里。
婴儿,
睡在      里; 
母亲,
睡在      里; 
婴儿,母亲,祖国,
全都睡在      里。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选一选,填序号。
①诗题“边疆小夜曲”可理解为(  )
A.边疆战士心中的歌,一支爱国爱民之歌
B.婴儿、母亲、祖国一同唱的夜歌
②阅读小诗,我感悟到战士(  )
A.喜欢吟唱小夜曲
B.心里装着祖国和人民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黄山怪石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在狮子峰前,一只可爱、活泼的猴子独踞峰顶,仿佛极目远望,又似纵身跳跃。静观云海起伏,当云海散去时,猴子仿佛在观望太平县的秀丽风景。因此这一巧石被称为“猴子望太平”。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仿佛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怪石还有很多 像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 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1.给最后一自然段加标点。
2.短文着重介绍了                 两块怪石。怪石的名字都跟它们的     有关。
3.短文中有一个词语概括了黄山岩石的特点,它就是        。 
4.想一想:这篇短文在写法上与课文《黄山奇松》有哪些相似之处?试着把要点写下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巩固
莫高窟
1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座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2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3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4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份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5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这篇课文按照       结构来写的;文章可以分成      段,分别是       。(   )
A. 总—分;两;第一自然段第一段、第2-5为第二段
B. 总—分—总;三;第一自然为第一段、第2-4为第二段、第5自然段为第三段
C. 总—分—总;三;第一自然为第一段、第2-3为第二段、第4和5自然段为第三段
2.第2自然段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彩塑,其中作者详写了_________。 (     )
A. 菩萨、天王、力士、卧佛;卧佛
B. 菩萨、天王、力士、卧佛;天王
C. 萨、天王、力士、卧佛;菩萨
3.第1、2、4自然段主要是围绕      来介绍的,这三个自然段都是      的构段方式。 (     )
A. 最后一句话、总-分-总    B. 第二句、总-分    C. 第一句话、总—分
4.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一个      ,它起到了      的作用。 (     )
A. 过渡句、强调    B. 过渡句、承上启下    C. 承上启下句、过渡
5.对这篇课文的段落提纲概括不正确的是(    )
A. 第一段写莫高窟的地理位置以及它的概貌。
B. 第二段主要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再现我国古代辉煌的艺术成就。
C. 第三段总结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宝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类文阅读。
黄山归来
①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主峰高达1800多公尺,它劈地摩天,气冠群伦,云凝碧汉,气象万千。这里峰峦奇妙,景色天然,有名可指的有大小七十二峰,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是黄山三大主峰,鹤立于万峰丛中。同时,黄山又具有其他名山之精华,泰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眉之清凉。所以又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说。
②古往今来,黄山以雄伟秀丽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游客,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篇。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赋诗“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舟岩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者升绝顶,俯窥天目松”。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也曾有“登黄山天下无山”的颂句,郭沫若也留下了“深信黄山天下奇”的赞语。陈毅同志在游览黄山后,高兴地称黄山是“天下第一山”。③奇松、怪石、云海是黄山著名的“黄山三奇”,加上温泉,被称为“四绝”。“三奇”之首的黄山松针叶短粗,顶平如削,干曲枝虬,苍翠奇特。最著名的黄山松有寿岁千年的迎客松、送客松、望客松、卧龙松、黑虎松、麒麟松、凤凰松、蒲团松、倒挂松、接引松、探海松……这些形态奇美的古松早已久负盛名,是黄山松中的佼佼者。
④在波澜壮阔的黄山峰海里,数不清的怪石亮相崛起。它们呈奇献巧,姿态万千。有的像身着古装的仙人,有的像玲珑剔透的工艺品,有的像展翅欲飞的禽鸟,有的像狰狞凶猛的走兽,是大自然艺术雕塑家的伟大杰作。它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天然的戏,深情的歌。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使你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⑤黄山的山中云海最为瑰丽。每当雨后初晴,巨壑深谷,云雾弥漫,绵亘起伏,浩瀚无际,犹如波涛澎湃的海洋。远近高峰,就像海岛一样,都在虚无飘渺之中。旭日东升,金光四射,白云顿成一片彩霞。若遇大风,云烟弥漫,峰壑松石,时隐时现,气势磅薄,美妙奇幻,似诗似画,美不胜收。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成语。
A.美不胜收B.心驰神往C.久负盛名D.狰狞凶猛
(1)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
(2)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
(3)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
2.将下面赞美黄山的名句与名人搭配。
A.郭沫若B.徐霞客C.李白D.陈毅
(1) “登黄山天下无山。” (    )
(2) “伊者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     )
(3) “深信黄山天下奇。 ” (   ) 
(4)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     )
3.黄山的三大主峰是:                           ;黄山的象征是             。 (     )
A. 莲花峰 天都峰 光明顶;陪客松
B. 莲花峰 天都峰 光明顶;迎客松
C. 莲花峰 天都峰 玉屏楼;迎客松
4.第②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
A. 第二句    B. 最后一句    C. 第一句
5.从语言描写的角度说说第④自段中画线的句子好在哪里。 (     )
A. 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山怪石的万千姿态,能唤起人的想象。
B. 运用拟人、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山怪石的万千姿态。
C. 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具体生动地写出了黄山怪石的奇特之处。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________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到秋天,它们绿得发黑;而那累(léi  lěi)的果实,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峡外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去得特别迟。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犹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渔火,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的光晕,长江仿佛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hé  hè),把青光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___________”。
2.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消逝-(      ) 闪烁-(      ) 显露-(     )摇曳-(      )
4.这篇文章是按顺序写的,写了三峡_____季节的景色。
5.第三自然段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和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比喻成_____。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