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西师大版(2003)|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读短文回答问题。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
2.读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
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 )
3.读句子,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后面。
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行动一致。(                )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
4.在文中找到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自己走了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的描写方式是(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神态描写
6.认真读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想一想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一次“考试”》回答问题

晚上,我们全家人在院子里乘凉。忽然,爸爸笑着对我说:“小华,我考你几个问题,回答得(   )要正确,( )要迅速,你能行吗?”“行!”我爽快地答应,心想,自己是六年级的学生了,能不行吗?

爸爸问:“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我把头一昂,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铁重!”“哈哈……”一旁的妈妈、哥哥都大笑起来。显然,这道题答错了。这时,爸爸提醒道:“注意,我问的是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我迟疑了片刻,说:“一样重!”妈妈说:“对了,要听清别人的问话。”爸爸又考了:“那么,一立方米的棉花和一立方米的铁哪个重?”这回我特别听清了“一立方米”几个字,连忙回答:“一样重!”“哈哈……”大家又笑起来了。我抓抓头,想了想,恍然大悟道:“哦,这回是铁重。”接着,哥哥也来考我了:“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体积大?”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琢磨了一会儿说:“棉花体积大!” “为什么?”爸爸追着问。“因为一斤铁的体积只有一小块,一斤棉花的体积比它大多了!”大家听了,满意地笑了。这时,爸爸语气平静地说:“(  )遇到什么问题,(    )要认真思考;(  )是很容易,(  )应该好好想一想,否则会闹出笑话。”我使劲地点点头,记住了爸爸的话。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错误(_________)缓慢(_________)百思不解(___________)经验(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显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手比头高
常记起,父亲发脾气的样子:眼睛直直地瞪着你,高声数落。在我顶嘴拒不认错的时候,他甚至会粗鲁地攥紧老拳,连眉毛都竖起来,样子可怕极了。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那些日子,面对盛怒的父亲,我伤心又沮丧。我默不作声,心里却在说:不要再像管小孩一样管我!
那时对生活、对工作都有许多自以为得意的想法。我讨厌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对父亲给我的“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这类的评价chī之以鼻。我迫不及待地告诉家人,我拥有许多听众,我的同学、同事和新交的朋友都愿意听我演讲。我眉飞色舞地对家人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演讲是一门实用性特别强的艺术,拥有听众就拥有成功。”父亲朝我一瞥:“这么说,你的知音可多了?”我更加得意起来:“那还用说,当然啦!”我热情地等着父亲更热烈的赞扬。
可是我想错了,我抬头看见坐在对面的父亲正一脸怒气地盯着我,眉头拧起来,脸绷得紧紧的,筷子放到一边,我感到惊愕,避开父亲的目光,自言自语地轻声说:“我哪儿说错了吗?”
“你以为你很对?”父亲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你对个屁!”我忍不住叫了起来:“不,我是对的。不对的是你这么粗鲁,这么简单,这么不理解人,你真让我受够了!”
“闭嘴!”父亲的手似乎有些颤抖,他腾地站起来,挥着胳膊大声命令我,“把手举起来!”
我无法理解他,觉得他非常可笑。家里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有母亲也附和着叫我把手举起来。我再也咽不下这口气,拔腿走出房间。
父亲在我身后大喊:“给我回来!”
可我没有听,我想以出去迫使他明白他自己的过错。
然而,没等我跨出门,就被父亲一把抓住了,他紧紧地握着我的胳膊,使劲让我转身。我看见父亲已经鬓发花白,愤怒使他的脸涨得紫红紫红的。我从对峙中软了下来,让他把我拽回餐桌旁。
他把我按到椅子上坐下,口气严厉地说:“叫你举手,不服气!你把手举起来,我要你好好看看手比头高!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干总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你想的有多好,讲的有多好,你都要干,要动手干!夸夸其谈只能一事无成,你难道想做那样的人?”父亲一口气说下来,我看到他眼中泪光闪动……
手比头高!父亲的这一席话如同掠过平面的疾风,一下子开启了我的心智。
我终于悟出了自己的浮躁和浅薄。望着父亲因激动而泪光盈盈的眼,我感受到了他急切而深沉的期盼。我浑身一热,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几年过去了,我一直想对父亲说:“父亲,错怪您了,其实我不知道错怪了您多少回!”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chī
_____
________之以鼻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迫不及待地告诉家人,我拥有许多听众,我的同学、同事和新交的朋友都愿意听我演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①中对父亲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描写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②中的“手比头高”中“手”的意思是什么?父亲的这句话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③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④:“我浑身一热,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依据文章的内容,你认为“我”想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重阳节的传说》节选

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叫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爬上了河岸,趾高气扬地走进村里。他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就四处张望,最后发现村民敏都躲在山上,便狂叫着向山上冲去。刚到山脚下,突然一阵浓郁的茱萸叶香和菊花酒气迎面扑来,瘟魔顿时头晕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转。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背嗖地投(    )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    )了。
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1)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2)桓景让乡亲们躲避瘟魔的方法和步骤是怎样的?(2分)
                                                                        
(3)请你在文中画出描写桓景斩妖的情景的句子。(2分)
(4)“重阳节”是农历      ,在这一天人们要举行                          等活动。(2分)
(5)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使节日有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内容。请你说一说,你准备在重阳节为老人做些什么?(2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守株待兔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仓皇蹿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哇!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可他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    )断           乐滋(    )
(2)本文是一则寓言,“寓”是_____________ 的意思,“言”是____________的意思,“则”是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3分)
(3)“守株待兔”中的“株”是____________的意思,“待”是___________的意思,“守株待兔”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种田人后来怎么样了?请想象一下写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小木屋。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1.生字大变身。
①填一笔,变新字。

②减一笔,变新字。

2.第一段描述了怎样的祖国?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的感受一下,从这两个小节的描写中,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节选(11分)
一天,指挥部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前线部队来电话报告,三团一营的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从炮火炸塌的房屋中救出了两个日本小姑娘。大的五六岁,叫美穗子,小的还在襁褓之中。他们的父母在战火中相继身亡。聂荣臻接到电话立即回答:“命令参战部队将孩子送来!”接过电话聂荣臻心潮难平,他想:孩子是无辜的,应该让所有人明白,日军虽然残忍的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我们决不伤害日本的儿童。
差不多半天工夫,两个日本小女孩分坐在箩筐里,由战士挑着送到了指挥部,聂荣臻慈爱地抚摩着这两个无辜的孩子。他抱起那个婴儿,用脸轻轻试了试是她的温度,找乳娘给她喂奶。他又牵起那个五六岁的孩子的小手,亲自给她削水果,还叫炊事员专门煮了稀饭,亲自用小勺一口一口的给她喂饭。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无辜——
残忍——
(2)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们的战士                   ,为了             的安全,宁可               。(3分)
(3)画曲线的句子中“杀害”写出了                                                  ;“伤害”写出了                  。这句话表达了聂荣臻将军的           。(4分)
(4)选文的第二自然段写出了                                      。(2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的祖国》节选(10分)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象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1)第一自然段写了四种景象,请写在下面:(4分)
                                                                      
(2)从第二自然段中我们体会到了                           的感情。(1分)
(3)请画出一个拟人的句子,并仿写一个。(3分)
                                                                                   
(4)与“古老”相对的词语是       ,这两个词语写出了祖国的           。(2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重温课堂。(10分)
(1)《掩耳盗铃》告诉我们                                              的道理,这个成语与成语                  意思相近。这样的寓言我们还学过                         
(2)《重阳节的传说》让我们认识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桓景。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那是1975年3月的那一天,在肃静的手术室里,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给总理做手术,手术已完,正忙着包扎刀口。
身体虚弱的总理,在手术床上睁开眼睛,对身边的同志说:“把李冰同志叫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医院的李冰,刚出手术室,听说总理叫,又急忙返回。总理见她来到身边,叫道:“李冰。”
李冰难过地应了一声,见总理声音细微,便低下头去侧耳倾听。
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 你知道不知道
知道 李冰声音有点嘶哑 她万万没想到总理病情处在这样危重的时刻  仍想着万里之外的矿工 总理呵  您放心吧 这件事我会处理的
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 马上就去 总理话音断断续续 十分吃力
“我就去,请总理别说话了,千万要好好休息。”李冰强忍着泪,低着头,退出手术室。
在走廊上,她再也控制不住激动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
1.给课文空白处加上正确的标点。
2.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肃静:____________________                  
侧耳倾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轻松(        )      热闹(        )       
强壮(        )      响亮(        )
4.缩写句子。
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给总理做手术。         
5.文中最后一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想象一下,李冰这时会想些什么?请你写下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