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07)| 四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渑池会上,秦王占到了便宜。(______)
2.渑池会上,除了蔺相如有功,廉颇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因为他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______)
3.“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这句话描写了蔺相如的语言,反映了他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不畏强暴,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_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多音字辨析,正确的打“√”。
1.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dà  dài)夫。
2.在蔺相如的强(qiáng  qiǎng)烈要求下,秦王只好勉强(qiáng  qiǎng)敲了一下缶。
3.赵王正在为(wéi  wèi)难的时候,有人为(wéi  wèi)他推荐了一个人——蔺相如。
4.“将(jiāng  jiàng)相(xiàng  xiāng)和(hé hè)”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火眼金睛,判断正误。
1.“秦国理屈”中的“理屈”的意思是应当屈服。 (      )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这句话是反问句。 (      )                
3.“渑池会”上秦王只得放赵王回去,是因为蔺相如大智大勇,秦王惧怕他。(      )  
4.“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蔺相如顾大局、识大体。(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