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练习。
寻隐者不遇
一天,贾岛上山拜访一位隐者,他来到一棵松树下,看见一名童子。贾岛想:这山上除了隐者,并无其他人家,他一定是隐者的弟子。便向童子问道:“你师父在家吗?”
童子答道:“师父不在家,他已上山采药去了。”
贾岛又问:“你师父现在在哪呢?”
童子答道:“我只知道师父就在这座山中,可这座山有云雾遮挡,也不清楚他具体在什么地方。”
贾岛无奈,只好离去。走后,写下了这首诗: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短文中“隐者”的意思是(  )。
①贾岛  ②隐居的人   ③隐藏起来的人
2.我会理解短文后填空。
贾岛去拜访(   ),童子说,师父上山(   )去了。由于(         ),所以看不清具体在哪里,贾岛无奈,只好离去,写下了一首诗《       》。
3.短文第1、2自然段与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容相同。第3、4自然段与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容相同。
4.这篇文章中贾岛有怎样的感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练习。
唐代有个大诗人,名叫王维。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王维思绪万千,提起笔来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用“√”画出加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yi  yú)     (ɡèng  ɡèn)加       (chóng  zhòng)阳
(zì  zhì)今      (dēng  dēn)高       加(bèi  biè )
2.补充词语。
(      )的诗人   (      )的大街   (      )的情景
3.我国重阳节的时间和习俗是(   )。
A.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九日,人们头插茱萸、一起登高赏月。
B.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头插茱萸、一起登高赏月。
C.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人们头插茱萸、一起登高远望。
4.诗句“遍插茱萸少一人”中“一人”指的是(   )。
A.王维的家人    B.王维自己    C.王维的一个好朋友     
A.王维的兄弟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只有咱俩反对
大文豪萧伯纳的新作《武器与人》首次公演,获得很大成功。广大观众在剧终时要求萧伯纳上台,接受大家的祝贺。
可是,当萧伯纳走上舞台准备向观众致意时,突然有一个人对他大声喊道:“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愿看?收回去,停演吧!”
观众们大吃一惊,大家想,萧伯纳这回一定气得浑身发抖,并用高声的抗议来回答那个人的挑衅。谁知萧伯纳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容满面地向那个人深深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说:“我的朋友,你说得很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就算我和你意见一致,可我俩能禁止演出吗?”几句话引起全场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
那个故意寻衅的家伙在观众的掌声中,灰溜溜地走了。
1.短文中形容人有礼貌、有修养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2.“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就算我和你意见一致,可我俩能禁止演出吗?”前一个问句是(  ),后一个问句是(  )。
A.疑问句   B.设问句  
A.反问句
3.题目中“只有咱俩反对”中的“咱俩”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萧伯纳说的话,我体会到他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萧伯纳和那个人意见一致,他也认为自己的作品糟透了。
B.暴风雨般的掌声表达了观众对萧伯纳虚心的态度和机智幽默的回答的赞扬。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后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当了临时大总统,他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
1.孙中山领导____________,当上了____________ 。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中的“这件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看到姐姐的表现,孙中山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有一天,你外出旅游,来到南京的中山陵,在孙中山的塑像前,你心里会想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zhǒnɡ zhònɡ);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huì kuài)稽的耻辱。

[[QOrDeR]]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上面打√。
【小题2】 “报仇雪恨”中的“雪”的意思是(    )
A.水蒸气凝结成的晶体。B.雪白。C.洗掉。
【小题3】用“~~~~~~~”画出文中体现“卧薪尝胆”意思的句子。
【小题4】文中的耻辱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用三个词语夸夸越王勾践。
(    )、(    )、(    )、(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拓展阅读。

诚实的华盛顿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小时候特别活泼好动。
 有一天,爸爸外出没在家,华盛顿把爸爸使用惯了的一把小斧子握在手里,胡乱砍着玩。他一会儿在这儿试试,一会儿在那儿砍砍。玩着玩着,他来到花园的一株小树下,叫着:“来吧,让我在你身上试一试。”说着一斧头砍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小树被砍成了两截。这一下小华盛顿可闯了大祸了。被他砍倒的这棵小樱桃树,是爸爸买回来的优良品种,用来做试验的。
 不久,爸爸从外面回来,一眼望见他最心爱的树被砍倒,他气坏了,大发雷霆:“是谁砍了我的树?要是让我发现是谁,我要,我就要……”爸爸说这话时,脸色铁青,嘴唇在哆嗦。小华盛顿的心里在激烈地斗争着。终于,他鼓起勇气,慢慢走到爸爸面前说:“爸爸,请您惩罚我吧,这事是我干的。我是想试试这把斧头是否锋利,所以就,就……”小华盛顿的喉咙哽咽了,他惭愧地低下头去,不知如何是好。爸爸见小华盛顿在错误面前这样诚实,转怒为喜了。他一把搂住小华盛顿,非常激动地说:“我的好孩子,爸爸非常喜欢你的诚实。爸爸宁愿损失掉一棵心爱的樱桃树,也不愿我的孩子说一句谎话。”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锋利(   ) 激动(   )
谎话(   ) 惭愧(   )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_____
(2)由愤怒转为高兴,形容人的情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_____
3.“小华盛顿的心里在激烈地斗争着。”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宁愿损失掉一棵心爱的樱桃树,也不愿我的孩子说一句谎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想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看见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
 孙中山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便对妈妈说:“你为啥要姐姐受这份罪呢?姐姐缠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吗?”
1.“姐姐缠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
A.姐姐缠了脚,还能下田干活。
B.姐姐缠了脚,就不能下田干活了。
2.从“一道又一道”“一根长长的布条”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
3.看到妈妈为姐姐缠足,孙中山为什么“又是生气又是心疼”呢?
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