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梅 花 颂
在许多人眼里,牡丹是美的象征。的确,牡丹红得妖娆,红得明艳。古人云:“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能在百花齐放的春日“枝”压群芳,人们对它的喜爱自然在情理之中了。然而,我却更加钟情那集秀于淡雅、集傲于纤弱的梅花。
然而,梅花并不是像菊花那样消极,它不透露“心远地自偏”的那份无奈的清净,而书写了“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的执著坚毅。即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它们仍凌霄独放,将生命之美在银装素裹中完美诠释。此时的牡丹、荷花与昙花,早就没有了昔日的飒爽英姿,惟余一段饱经沧桑的枝干;而梅却傲然挺立,任由寒刀般的北风撕扯,任由冰凿般的大雪欺压,它们毫无惧色,在万里北国中绽放着貌似娇弱的花,用那平凡的生命抒写着不平凡的传奇!
我喜欢梅花,喜欢那纯洁自然的清新、也喜欢那迎风斗雪的无畏。我愿化作一枝梅,在天地间生长……
1.试着解释词语意思,并造句。
饱经沧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花齐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1自然描写牡丹的原因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喜欢梅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梅花吗?请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赞美它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语段阅读。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将这段话分成四层,按顺序排列层意: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A.外祖父教导我要学习梅花的精神。
B.赞美梅花的精神。
C.外祖父说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D.赞美中国人有梅花这种精神。
2.选择句意,把AB写在横线上里。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_____
A.梅花赶在别的花之前开放,给大自然增添了秀美。
B.这句话借赞美梅花不畏风雪、开放飘香的特点,与下文照应,借以歌颂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畏强暴、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
3.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_____
A.外祖父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有梅花坚强不屈的秉性。
B.这句话是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的殷切希望和嘱咐:希望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4.气节在课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5.外祖父那么喜欢这幅梅花图,为什么在莺儿回国的时候把梅花图送给她呢?
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能举出中国历史上几个有气节的人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这段话中“她”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仅仅是赞颂梅花吗?作者在赞颂谁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几千年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气节的人,你能写出一些具有梅花特殊性的人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类文阅读。

燕子

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孩子们欢呼着,注意着,(沉醉喝醉)着,曾使几多农民们、市民们忧戚着,或抒怀地指点着,且曾(增长平添)了几多春色,几多生趣于我们的春天的小燕子!

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吗?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吗?

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吗?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1.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
(沉醉 喝醉)________着    (增长 平添)________了几多春色
2.“不料”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
A.表达了作者出乎意料、惊讶的感情。
B.表达了作者在异国他乡看见燕子的惊喜及怀念之情。
3.细读短文,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本文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怀念之情。
B.本文抒发了作者对美丽的小燕子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4.结合上下文理解短文最后一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精彩赏析阁。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选文在描写人物时主要采用了________描写。
2.选文中的加点词“郑重”体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花有什么品格?为何外祖父特别珍爱梅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是希望“我”做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梅花魂(片段)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的,不肯低头折(zhé   shé)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bǐn   bǐng)性才好!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凌”在字典的解释有:①冰;②侵犯、欺负;③杂乱、交错;④迫近、逼迫;⑤升,高出。下列词语中的“凌”分别是什么意思?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欺凌(     )     凌晨(     )     凌乱(     )     凌空一跃(     )
3.“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是指热爱中国、有坚强不屈的气节的人。我能写出几个咱们中国这样的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外公说的这段话里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梅花与( )( )被称为“岁寒三友”。我还能写出描写梅花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秉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欺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花与                被称为岁寒三友。写出一句描写梅花的诗句
                                          
3.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                   ,这段话是对
                                的赞誉。
4.按分好的层次写出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竹子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用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     )味道鲜美,(     )还可以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

当春风还没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舒展着身子,吮吸着雪水。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季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畏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竹子的品格不正是我们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历来为诗人所题写,为画家所描绘,为艺人所雕刻,为游人所向往。

1.在短文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选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填上相应的序号。
A.拟人 B.排比 C.比喻 D.反问
①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     )
②历来为诗人所题咏,为画家所描绘,为艺人所雕刻。为游人所向往。(     )
③竹子的品格不正是我们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
④当春风还没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舒展着身子,吮吸着雪水。(     )
3.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它和松、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改写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竹子的品格不正是我们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他们”和“梅花”的共同特征是(  )(在括号内填写序号) 
A.顶天立地    B.鲜艳无比
2.文中画“﹏﹏﹏”的句子表达的意思是(  )
A.外祖父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有梅花的坚强不屈秉性。
B.外祖父希望“我”像梅花一样迎风傲雪,不畏艰难。
C.这句话是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
3.老人赞美梅花,实际赞美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哪些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思(liáng liang)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您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dūn cūn)在这个年轻人跟前。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感到十分(qiè  xié)意。他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说着将食物递给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立刻狼吞虎(yàn   yān)地吃起来。杰克逊大叔微笑地注视着这个年轻人,说:“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您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

1.给文中加点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僵硬”有两个意思:①(肢体)不能活动;②呆板,不灵活。请为下列句子中的“僵硬”选择正确的意思。
(1)因为工作方法僵硬,所以工作的效果不太好。(_________
(2)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年轻人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杰克逊为什么要把这个例外的年轻人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