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下面的内容,回答问题。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由丹尼尔•笛福59岁时所著的第一部小说,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这本小说被认为是第一本用英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小说,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头衔。

《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一个在海难中逃生的水手在一个荒岛上通过自己智慧与勇气,战胜险恶的自然环境,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故事。小说大受欢迎,一年之内竟然出了四版。至今仍在被世界各地的人阅读。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2.《鲁滨逊漂流记》被认为是第一本用英文以      形式写成的小说。
3.用“  ”画出《鲁滨逊漂流记》描写的内容。用“~~~~~”画出这本小说的影响。
4.写出你本学期读过的一本“课外读物”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读下面的句子,讨论问题。
◆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雪上加霜”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位母亲认为自己是给孩子“雪上加霜”?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母亲为什么感到时间在“艰涩地流动”?你从她的“忐忑不安”中体会到什么?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
——你觉得这位母亲冷漠吗?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家是什么
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原来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让我送你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远处的别墅说:“那是什么?”“那是我的房子。”
在我们这个世界,许多人都认为,家是一间房子或一个庭院。然而,当你或你的亲人一旦从那里搬走,一旦那里失去了温馨和亲情,你还认为那是家吗?我们只能说曾在那儿住过,那儿已不再是家了。
家是什么?1 983年发生在卢旺达的一个真实故事,也许能给“家”的定义做一个贴切的注解。
卢旺达内战期问,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37岁,他的一家有40口人,父母、兄弟、姐妹、妻儿几乎全部离散丧生。最后,绝望的热拉尔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辗转数地,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自己的亲生骨肉后,他悲喜交集,将女儿紧搂在怀里,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它有时在竹篱茅舍,有时在高屋华堂,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文章用两个例子来说明家是什么。一个例子是           ,另一个例子是                 。
◆你原来认为家是什么?读了这篇文章,你的想法有什么变化?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精彩赏析阁。
同学甲:《学会看病》的作者是     。讲述了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___________的事。
同学乙: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__________的能力,表达了母亲__________的爱。
同学甲:文中的“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说明             的道理。
同学乙:是的!所以,我们要多             ,早日成为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精彩赏析阁。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虽然我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感冒,如果寻找适宜锻炼看病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
……
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1)“忐忑不安”的意思是         这个词描绘了母亲的                 
(2)选文通过     的描写,生动地描写出了一位母亲                     
(3)如果你知道了母亲的想法,你会对她说些什么?
                                            
                                            
(4)阅读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练习。
我在长
从前不知道
我在长,
一直再长,
时时刻刻都在长。
坐在凳子上——我在长;
迈步进课堂——我在长。
瞅着玻璃窗,我在长;
坐在电影院,我在长;
不论白天或晚上,我都长,
横竖一直都在长。
我和爸爸站在大桥上,
爸爸不长,可我在长。
给我的分数,不怎么样,
差点儿没有哭一场,
可我还是照样长。
下雨的时候长,
寒冷的冬天长,
已经超过了妈妈,
我长得又高又壮。
1.从哪里可以看出“我”时时刻刻都在长?
2.为什么说“爸爸不长”?妈妈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我”光是身体在长吗?你认为“我”还有哪些方面在“长”?
4.请你也来动笔写一写,你什么时候在长?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我能行: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1)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
(2)解释词语。
聊胜于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口授一张路线图”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体会,“路线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赏析:
母亲的爱
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我们的爱是溪流  母亲的爱是海洋
芨芨草上的露珠   又圆又亮
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   四月的日子
半是灿烂 半是辉煌   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
我们的快乐   是母亲脸上的微笑
我们的痛苦   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可能走得很远很远   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1)诗歌开头“我们也爱母亲”一句用了一个“也”字,它是承接什么意思而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这两句诗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喻、对比、对偶      B.对比、拟人、夸张   C.比喻、对比、拟人
(3)对诗中“我们可能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不愿意我们走得很远很远。
B.我们走得很远很远,最后还是要回来。
C.我们虽然走得很远,但母亲总是牵挂着我们,惦念着我们。
A.我们和母亲一起走得很远很远。
(4)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葛第士以非常巧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e)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的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入侵小亚西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大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征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聘者都答非所问,朋友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用剑砍绳结,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小孩果断地舍弃脚趾,以短痛换取了生命;服务员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投向自己,才保证了顾客的利益。在某个特定的时候,你只有敢于舍弃,才有机会获得更长远的利益。即使遭到难以避免的挫折,你也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
成功往往蕴涵于取舍之间。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往往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功者有时仅仅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人生道路上进行果断的取舍。
1.短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找出有关句子,用“      ”画出来。
3.亚历山大剑砍绳结,你认为他舍弃的传统思维方式是怎样的?
4.孩子果断地用镰刀割掉中毒的脚趾,你认为是否值得,为什么?
5.写出近义词。
舍弃——( ) 果然——( )
果断——( ) 蕴涵——(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葛第士以非常巧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è)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的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入侵小亚西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大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征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聘者都答非所问,朋友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用剑砍绳结,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小孩果断地舍弃脚趾,以短痛换取了生命;服务员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投向自己,才保证了顾客的利益。在某个特定的时候,你只有敢于舍弃,才有机会获得更长远的利益。即使遭到难以避免的挫折,你也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

成功往往蕴涵于取舍之间。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往往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功者有时仅仅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人生道路上进行果断的取舍。

1.短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找出有关句子,用“________”画出来。
3.亚历山大剑砍绳结,你认为他舍弃的传统思维方式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果断地用镰刀割掉中毒的脚趾,你认为是否值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近义词。
舍弃——________        果然——________
果断——________        蕴涵——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