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以千计(shù  shǔ)     事(chǔ  chù)     地(kōnɡ  kònɡ)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把词语补充完整。
(  )拥而至    喜(  )洋洋    遮天(  )地    整齐(  )一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句子,回答问题。
(1)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奇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句子中,“奇葩”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数以千计”这个词语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多起竹楼,傍水而居”可以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傣族人至今还保持着这个习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话:请以客家民居或傣族竹楼的口吻作一个自我介绍。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反义词。
繁盛—      酷热—       偏僻—
勤俭—      简单—       宽敞—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北京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    )有名,(    )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为什么叫“四合院”呢?(    )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宽敞的中心庭院,(    )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的形制规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种各样的四合院当中,北京四合院可以代表其主要特点。

首先,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其他地区的民居有些就不是这样。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这样,北京四合院从空中鸟瞰,就像是四个小盒子围成的一个院落。

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内涵丰富,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用“  ”画出“四合院”名字的由来。
3.这篇短文的结构特点是( )
A.总—分—总B.首尾呼应C.空间顺序
4.你还知道哪些我国的地方民居?(写出一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歌声 (    )的容貌  (    )的舞姿  (    )的江水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请你用“严”字组成四个不同的词语后再填空。
(         )的后果               (         )的神情
(         )的批评               (         )的考验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词填空。
① 周密  严密  精密  机密
(     )监视    (     )思考
(     )计算    (     )文件
(     )警戒    (     )测量
严守(     )    (     )调查
② 鼓励  勉励  激励  奖励
有关部门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       )。
每当我学习中遇到困难,老师总是热情地(       )我。
总结会上,辅导员李老师(       )我们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训练
熟睡着的生命
去年冬天,到林都伊春采访。上午,刚下过小雪,气温有零下20多度。几位当地的朋友送我去宾馆,在路上,竟看到几名林业工人正在路边冻得坚硬的泥土上刨坑,坑边放着几株两米多高的红松。我看出来了,他们是准备在这里植树。一时感觉很奇怪,因为还是第一次看到在冬天里植树。
一位朋友见我如此表情,就笑着告诉我:“不用担心,在这个季节植树,棵棵保活。”不觉对朋友的话产生了兴趣,并向他请教在冬天植树的道理。
朋友说,“人们习惯以人的思维来安排树木,选择春天或秋天植树。而这里的人,爱树,尊重树,把树当成可以对话的朋友和生命。人在夜里要睡眠,一些动物在冬天里要冬眠,而树木在冬天则会休眠。于是,人们就选择在树木睡觉的时候偷偷把它们从一个地方挖出来,挪到另一个地方去。事实证明,用这种方法植树成活率极高。”
见我还是不懂的样子,朋友接着说,“待到春暖花开之时,树木醒来发现自己被换了地方时,自己的根已经扎入脚下的泥土里,这样,它们也就没有理由不好好活着了。”
在这个冬日的上午,听着朋友的解说,如同在听着一个冬天的童话。此时再看着那些已经栽下的红松,竟不能把它们当作没有感知的植物了,“熟睡着的生命”,此时用这个词来称呼它们是最恰当的。
1.文中有:睡眠、休眠、冬眠,请再写出两个带“眠”的词语,在这些带“眠”的词语中任选一个造句。
①写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林区的人们是用什么态度对待树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少地区选择春天或秋天植树,这是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把树当做“朋友和生命”,本文也把树当做朋友和生命来写。请你用“——”画出例子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是按照作者的认识过程来写的。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把这个认识过程写完整。
感觉很奇怪——产生了兴趣——(________)——听着朋友的解说,如同在听着一个冬天的童话。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