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甲图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B.乙图一定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 |
C.丙图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自由组合 |
D.丁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
A.图中A、a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B.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
C.如果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染色体互换,则它可产生4种配子 |
D.三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 |
A.红花萝卜与红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红花萝卜 |
B.白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白花萝卜 |
C.红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既有红花萝卜,也有白花萝卜 |
D.图③中的紫花萝卜自交,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③相同 |
A.一项 | B.两项 | C.四项 | D.五项 |
A.F2出现不同尾形鱼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B.F2中雌雄鱼自由交配,其子代中深蓝尾鱼所占的比例为1/2 |
C.浅蓝尾鱼测交实验后代表型及比例是浅蓝尾∶紫尾=1∶1 |
D.F2中深蓝尾个体与浅蓝尾个体杂交,F3中不会出现紫尾个体 |
A.若甲自交,F1均为非糯性玉米,则甲的基因型为AA或aa |
B.若乙自交,F1糯性:非糯性=3:l,则糯性为显性性状 |
C.若甲、乙杂交,F1非糯性:糯性=l:l,则甲基因型为Aa |
D.若甲、乙杂交,F1均为非糯性玉米,则甲的基因型为AA |
A.选择F1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 |
B.选择F2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3∶1 |
C.观察F1未成熟花粉时,发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是分离定律的直观证据 |
D.观察F1未成熟花粉时,发现1个红色荧光点和1个蓝色荧光点同时移向一极,说明形成该细胞时发生过染色体片段交换 |
A.亲本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 |
B.F1红眼果蝇雌雄交配,F2红眼:白眼=3:1,且白眼全部为雄性 |
C.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红眼全部为雌性 |
D.F1红眼雌果蝇与F2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1:1 |
A.B/b和D/d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B.X的基因型为bbDd |
C.F1中与亲本性状相同的个体比例为3/4 |
D.F1中杂合子的比例为7/8 |
A.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观察到F1代均为高茎在第一年 |
B.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观察到F2代出现3:1的比例在第三年 |
C.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杂交,观察到F2代出现3:1的比例在第三年 |
D.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观察到F2代出现9:3:3:1的比例在第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