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有机物J是合成药物格列卫的前体,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①

请回答:
(1)C中所含的含氧官能团是_______
(2)对于化合物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
A.可以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B.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C.键的极性小于
D.分子内存在手性碳原子
(3)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E_______,G_______
(4)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写出3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机物B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
①除苯环外,分子中无其它环状结构;
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分子中共有3种不同的氢原子;
③不存在三种结构单元;
(6)以为有机原料,设计合成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与有机溶剂任选)_______
类型:有机推断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碱性锌锰电池的工作原理:Zn+2MnO2+2H2O=2MnO(OH)+Zn(OH)2,其中的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某课题组用废旧铁壳无汞碱性锌锰电池为原料,制备一种新型材料——MnxZn(1−x)Fe2O4,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已知MnxZn(1−x)Fe2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与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还原产物中的锰相同,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滤液A中溶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3)“溶渣”工序中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可将+3价锰的化合物全部还原成Mn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铁”工序的目的是调整滤液中铁离子的总浓度,使其中金属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与产品的化学式MnxZn(1−x)Fe2O4相符合。
①写出“调铁”工序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测得滤液的成分为c(Mn2+)+c(Zn2+)=a mol·L−1c(Fe2+)+c(Fe3+)=b mol·L−1,滤液体积为1m3,“调铁”工序中,需加入的铁粉质量为___________kg(忽略溶液体积变化,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5)在“氧化”工序中,加入双氧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生产过程中发现实际消耗双氧水的量大于理论值,其可能原因除温度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氨水“调pH”后,经“结晶”、“过滤”可得到产品和滤液C(C为正盐),从滤液C中还可分离出一种氮肥,该氮肥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含16g氧原子的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2NA
B.58.5g NaCl晶体中含有0.25NA个如图所示的结构单元
C.含1mol水分子的冰晶体中氢键数为4NA
D.常温常压下,5g2D2O含有的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均为2.5NA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将2.00 mol X和1.00 mol Y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g)+Y(g)Z(g),达到平衡时X为1.50 mol,如果此时移走1.00 mol X和0.50 mol Y,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再次达到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A.0.75 molB.0.55 molC.0.80 molD.1.00 mol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相对分子质量为92的某芳香烃X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它为初始原料设计出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是一氯代物,H是一种功能高分子化合物,链节组成为C7H5NO。

已知:I.
.(苯胺,易被氧化)
请根据所学知识与本题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X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
(2) H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3)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含有1个醛基和2个羟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共有_____种。
(5) 请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由和其他无机物合成的最合理的方案(不超过4步)__________________
例:
类型:有机推断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1)写出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乙电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下同)的金属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_______的金属活动性更强。
(4)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正确结论______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活动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已过时,已没有使用价值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上述实验也反过来证明了“直接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原电池中的正、负极”这种做法__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如不可靠,请你提出另一个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可行实验___________ (如可靠,可不填写)。
(6)将5.1g镁铝合金溶于60mL 5.0 mol·L1H2SO4溶液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65mL 10.0mol·L1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9.7g,继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会减少。
①当加入________mL NaOH溶液时,可使溶解在硫酸的Mg2+和Al3+恰好完全沉淀。
②合金溶于硫酸时所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甲同学通过查询资料知道,一定浓度的硝酸与镁反应时,可得到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氮气三种气体。该同学用下列仪器组装装置来直接验证有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生成并制取氮化镁 (假设实验中每步转化均是完全的) 。查阅文献得知:
①二氧化氮沸点为21.1   ℃、熔点为-11 ℃,一氧化氮沸点为-151 ℃、熔点为-164 ℃;
②镁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③氮化镁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

(1)实验中先打开开关K,通过导管向装置内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以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实现上述实验目的,所选用的仪器的正确连接方式是A→____________→E,确定还原产物中有二氧化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要多次使用装置F,第二次使用F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发现在D中产生预期现象的同时,C中溶液颜色慢慢褪去,试写出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学在A中开始反应时,马上点燃B处的酒精灯,实验结束后通过测试发现B处的产品纯度不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计一种实验方案,验证镁与硝酸反应时确实有氮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甲是一种盐,由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甲溶于水后可电离出三种离子,其中含有由A、B形成的10电子的阳离子。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E的少1,D、E处于同主族。
用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甲的晶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
②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③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B2E的沸点比B2D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
(2)写出检验A、B形成的10电子的阳离子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
(3)经测定甲晶体的摩尔质量为453g•mol-1,其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甲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该晶体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实验③中根据图象得V(OP):V(PM):V(MN)=____
(4)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
类型: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已知烯烃经O3氧化后,在锌存在的条件下水解可得到醛和酮。如:

现有分子式为C7H14的某烯烃M,它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3-二甲基戊烷,它经O3氧化后在锌存在的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醛和一种酮。由此推断M的结构简式为(       
A.CH3CH=CHCH(CH3)CH2CH3
B.CH3CH=C(CH3)CH(CH3)2
C.CH3CH=C(CH3)CH2CH2CH3
D.(CH3)2C=C(CH3)CH2CH3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以CO2为原料制备甲烷等能源物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CO2催化(固体催化剂)加氢合成甲烷过程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主反应:CO2(g)+4H2(g)CH4(g)+2H2O(g) △H1=-156.9kJ·mol-1
副反应::CO2(g)+H2(g)CO(g)+H2O(g) △H2=+41.1kJ·mol-1
①CO2加氢制备CH4的一种催化机理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催化过程使用的催化剂为La2O3和La2O2CO3
B.La2O2CO3可以释放出CO2(活化分子)
C.H2经过Ni活性中心断键裂解产生活化态H的过程为放热过程
D.CO2加氢制备CH4的过程需要La2O3和Ni共同完成
②保持温度500℃不变,向1L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CO2和 12molH2发生反应,若初始压强为p,20min后主、副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此时 c(H2O)=5mol·L-1,体系压强变为0.75p,       则主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用含p的式子表示),主、副反应的综合热效应(吸放热之和)为___________kJ
(2)甲醇催化制取乙烯的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I.3CH3OH(g)C3H6(g)+3H2O(g)
II.2CH3OH(g)C2H4(g)+2H2O(g)
反应I的Arrhenius经验公式的实验数据如图中曲线a所示,已知Arrhenius经验公式Rlnk=-+C(Ea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当改变外界条件时,实验数据如图中的曲线b所示,则实验可能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

(3)已知:2NO(g)+2CO(g)N2(g)+2CO2(g) ΔH1=-746.5kJ·mol-1,据此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消除NO和CO的污染;某研究小组在三个容积均为VL的恒容密       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0molNO和1.0molCO,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见下表)下进行上述反应,反应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实验编号abc
温度/K500500600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82124124


①曲线III对应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_,曲线I中压强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用间接电化学法对大气污染物NO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原理示意如图(质子膜允许H+和H2O通过),电极I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
类型:原理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