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
-
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登录
|
注册
试卷
|
试题
|
走进学进去
|
学进去
试题
试卷
字/词
搜索
购买服务
首页
>
试题搜索
小学
初中
高中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难易程度:
容易
较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排序:
综合排序
试题难度
使用次数
真题次数
限于篇幅仅展示
1000
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东方超环(EAST),俗称“人造小太阳”,是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该装置需要将加速到较高速度的离子束变成中性粒子束,没有被中性化的高速带电离子需要利用“偏转系统”将带电离子从粒子束剥离出来。“偏转系统”的原理简图如图所示,混合粒子中的中性粒子继续沿原方向运动,被接收器接收;而带电离子一部分打到下极板,剩下的进入磁场发生偏转被吞噬板吞噬。已知离子带正电、电荷量为
q
,质量为
m
,两极板间电压为
U
,间距为
d
,极板长度为
d
,离子和中性粒子的重力可忽略不计,不考虑混合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1)在极板间施加了一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使速度为
的离子直线通过两极板,求
的大小;
(2)直线通过极板的离子以
进入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已知磁场
,求离子在磁场
中的运动半径;
(3)撤去极板间磁场
,且
边界足够大。若粒子束由两极板中央平行于极板射入,且离子的速度范围
,磁场
,有部分带电离子会通过两极板进入偏转磁场,最终被吞噬板吞噬,求离子打到吞噬板的长度
x
?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甲所示,三维坐标系中
平面的右侧存在平行
z
轴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B
(未画出)和沿
y
轴正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将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
的带正电液滴从
平面内的
P
点沿
x
轴正方向水平抛出,液滴第一次经过
x
轴时恰好经过
O
点,此时速度大小为
,方向与
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已知电场强度大小
,从液滴通过
O
点开始计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示(当磁场方向沿
z
轴负方向时磁感应强度为正),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求:
(1)抛出点
P
的坐标;
(2)液滴从第一次经过
x
轴到第二次经过
x
轴的时间
;
(3)液滴第
n
次经过
x
轴时的
x
坐标;
(4)若
时撤去
右侧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同时在整个空间加上沿
y
轴正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
,求液滴向上运动到离
平面最远时的坐标。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教学用发电机能够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原理如图所示。矩形线圈
abcd
面积为
S
,匝数为
N
,电阻为
r
,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方向的轴
OO
'以角速度
ω
匀速转动,利用该发电机向定值电阻
R
供电,电压表和电流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每转动一个周期电流方向改变1次
B.电压表的读数为
C.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
时,线圈中的电流为
D.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
的过程中通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为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
L
,其上端连接有阻值为
R
的电阻和电容器
C
,装置区域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
。将一根水平金属棒
开始下滑。已知金属棒
的质量为
m
,电阻也为
R
。金属棒
在运动中始终保持水平且与导轨良好接触,且通过金属棒
的电流恒定不变,忽略导轨电阻,重力加速度为
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通过金属棒ab的电流不变,所以金属棒ab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是
B.尽管通过金属棒ab的电流不变,金属棒还是ab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是
C.电阻R的电功率
D.若金属棒ab由静止下滑,开始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0,那么经过时间
t
,电容器两端电量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传送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整个装置由三部分组成,左侧为粗糙倾斜直轨道
AB
,中间为水平传送带
BC
,传送带向右匀速运动,其速度的大小可以由驱动系统根据需要设定,右侧为光滑水平面
CD
.倾斜轨道末端及水平面
CD
与传送带两端等高并平滑对接,质量分别为
、
……
、
的
个物块在水平面
CD
上沿直线依次静止排列.质量为
物块从斜面的最高点
A
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已知
A
点距离传送带平面的高度
,水平距离
,传送带两轴心间距
,物块与倾斜直轨道、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取重力加速度
。
(1)求物块刚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
(2)改变传送带的速度,求物块从传送带右侧滑出时的速度
v
的范围;
(3)若物块
以
(已知)的速度离开传送带,滑到水平轨道上与
发生碰撞,从而引起各物块的依次碰撞,碰撞前后各物块的运动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各物块间碰撞无机械能损失,且各物块之间不发生第二次碰撞。经过依次碰撞后,定义第
n
个物块
获得的动能
与第1个物块的初动能
之比为第1个物块对第
n
个物块的动能传递系数
,求
;
(4)接第(3)问,若
,求
为何值时,第
n
个物块获得的速度最大,并求出第
n
个物块的最大速度
。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一工厂生产产品及运送过程可以简化为如下模型,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
。一个质量
的长板放在斜面的底端附近,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板的上端
B
距小滑轮的距离为
。在板的
B
端点处放置一个可当成质点的质量为
的小物块
P
,物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一端连接板的
B
端,另一端绕过滑轮悬吊一个质量为
的物块
Q
,
Q
距离地面的高度
,最初细绳恰好伸直。现无初速释放
Q
,
Q
与地相碰后不反弹。设
P
与板、板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1)若拿掉
P
物体,且
Q
的质量
,则释放
Q
后,板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要使板能到达小滑轮处,且
P
不会从板上掉落,
质量至少是多少?
(3)若
,且
P
不会从板上滑落,求板的长度的最小值?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仪器用电场和磁场来控制电子在材料表面上方的运动,如图所示,材料表面上方矩形区域
充满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宽为
d
;矩形区域
充满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
,宽为
s
,长为
;
为磁场与电场之间的薄隔离层。一个电荷量为
e
、质量为
m
、初速为零的电子,从
P
点开始被电场加速经隔离层垂直进入磁场,电子每次穿越隔离层,运动方向不变,其动能损失是每次穿越前动能的10%。若最后电子仅能从磁场边界
飞出,不计电子所受重力。
(1)求电子第一次与第二次圆周运动半径之比;
(2)若电场强度取某值时,电子第三次进入磁场后恰能垂直
飞出,求电子在磁场区域中运动的时间;
(3)若仅满足电子从磁场边界
飞出,求电场强度的取值范围。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为一磁约束装置的原理图,圆心为原点
O
,半径为
R
的圆形区域Ⅰ内有方向垂直
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环形区域Ⅱ内(包括其外边界)有方向垂直
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一带正电的粒子若以速度
由
A
点
沿
y
轴负方向射入磁场区域Ⅰ,则第一次经过Ⅰ、Ⅱ区域边界处的位置为
p
,
p
点在
x
轴上,速度方向沿
x
轴正方向。该粒子从
A
点射入后第5次经过Ⅰ、Ⅱ区域的边界时,其轨迹与边界的交点为
Q
,
连线与
x
轴夹角为
(
未知)。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Ⅰ、Ⅱ区域内粒子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圆的半径之比为
B.
连线与
x
轴夹角
C.粒子从
A
点运动到
Q
点的时间为
D.若有一群相同的粒子以相同的速度大小
从
A
点入射时,速度方向分布在与
y
轴负向成
范围内,则若想将所有粒子束缚在磁场区域内,环形区域大圆半径
R
至少为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有一个半径为
,质量为
的
光滑圆弧轨道C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紧靠在轨道C的右侧有一个上表面粗糙下表面光滑的木板B,B的上表面与轨道C平齐,且动摩擦因数
,木板B的质量为
,在B的右侧有一个挡板,距离B的右端的距离
x
(未知且可以调节)。有一个质量为
的A(可以看成质点)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下滑,重力加速度
。
(1)若轨道C不固定,求滑块A滑到C圆弧的最低点时C对A的支持力的大小;
(2)若轨道C固定,A滑上木板B后最终未滑离木板。B与C,B与挡板的碰撞可视为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可以忽略。从A滑上木板B到最终都静止的过程中求:
①若木板B与挡板只发生一次碰撞,求木板B运动的时间;
②若木板B与挡板只发生三次碰撞,求木板B距离挡板的距离
x
;
③其他条件不变,若
,
,
,求木板B通过的总路程,A一直没有滑落时,求木板B至少为多长。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是某工厂输送物件的装置示意图,长木板C与传送带高度相同且下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倾角为
的斜面,底端与传送带平滑衔接。质量为
m
的小物件A以
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滑上质量为
的静止长木板C的左端,小物件A运动到长木板最右端时二者保持相对静止,此后继续运动到传送带左侧时立即锁定木板,长木板C与传送带平滑衔接但不接触。小物件A继续向前运动到长度
、以
的速率顺时针转动的传送带上。小物件A经过传送带后与静止在斜面底端、质量为
m
的小物件B发生碰撞,每次碰撞两者都会立刻合在一起运动但不粘连。己知小物件B的底面光滑,小物件A与长木板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小物件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重力加速度
。求:
(1)木板C的长度;
(2)小物件A第一次到达传送带右端时的速度大小;
(3)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物件A在斜面上运动的总路程。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