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质粒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载体,能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作为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及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便目的基因表达
B.具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以便重组DNA的筛选与鉴定
C.对宿主细胞的生存有决定性作用,以便外源基因插入其中
D.具有复制原点,以便于重组质粒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见玻璃棒上有白色絮状物
B.DNA析出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轻柔以防止DNA断裂
C.用同样的方法从等体积兔血和鸡血中提取的DNA量基本相同
D.粗提取的DNA溶于2mol·L-1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即显蓝色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精子载体法以精子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在受精过程中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受精卵,从而使外源基因进入子代的核基因组中,用该方法制备转基因鼠的基本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外源基因能够整合到精子的细胞核是提高转化率的关键
B.进行②过程前可对供体母鼠进行超数排卵处理
C.③过程的早期胚胎需要发育到原肠胚才能进行胚胎移植
D.④过程之前需要对受体母鼠进行激素处理,使其与供体母鼠同期发情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过程需要在无菌、无毒条件下进行
B.培养动物细胞的培养基需定期更换以清除代谢物
C.悬浮培养的杂交瘤细胞一般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
D.进行传代培养时,悬浮培养的细胞可直接用离心法收集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土地盐渍化是一种全球化现象,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育种专家用普通小麦(2N=42)与耐盐偃麦草(2N=70)的体细胞杂交获得耐盐新品种山融3号,培育过程如图所示,图中序号代表过程或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使用胰蛋白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B.PEG诱导融合成功的标志是再生出细胞壁
C.①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其细胞发生了再分化
D.由愈伤组织到②的过程中不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珙桐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的孑遗植物,其因自然繁殖十分困难,故野生种群数量很少。近年来,科研团队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实验室成功培育出了珙桐试管苗,为迅速扩大珙桐的种群提供了可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珙桐外植体先后依次用无菌水、酒精、次氯酸钠溶液处理
B.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期间需要给予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
C.增大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芽
D.为保证试管苗的成活率,应待其长壮后再转移至大田种植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玉米棒脱粒后的玉米芯含较多的木聚糖,利用从土壤中筛选出来的菌株H发酵,能使木聚糖转化为木寡糖等高附加值低聚糖,发酵设备如图所示。将该发酵设备改造后连接计算机系统,以对发酵过程进行监测、控制和反馈控制,使发酵全过程处于最佳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选育优良的菌株H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
B.培养液必须经过严格灭菌处理,发酵设备无须进行此操作
C.发酵过程中要及时添加必需的培养基组分,以满足菌株H的营养需求
D.发酵结束后,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进行分离和干燥,即可得到低聚糖产品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无菌技术是微生物研究和发酵工程的基础。借助于不同的灭菌和消毒手段,可不同程度地减少或杀灭环境中的微生物,确保微生物研究和生产顺利进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巴氏消毒法可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
B.无菌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操作者被微生物感染
C.接种、分离后使用过的器皿须先洗涤再彻底灭菌
D.接种环经火焰灼烧灭菌后,应趁热快速用其挑取菌落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利用自然发酵法制作食品和调味品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酒发酵转为果醋发酵后需适当升温并持续通气
B.制作泡菜和酸奶时需要通过密封来提供无氧环境
C.向发酵液中添加前一次的发酵液可提高发酵速度
D.传统发酵食品以单一菌种的固体发酵和半固体发酵为主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解磷菌是一种能将土壤中植物不能利用的磷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磷的功能微生物(主要为细菌),在提高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促进磷循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尝试从南极企鹅岛土壤中筛选耐低温的解磷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从南极企鹅岛土壤分离耐低温的解磷菌的原因是______。在步骤①过程中涉及的无菌操作有______(答出1点)。
(2)相比于土壤悬浮液,经过步骤③稀释了______倍。步骤④中,若在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有菌落生长,说明______。步骤⑤是将具有明显溶磷圈的菌落多次重复平板划线以得到纯净的单一菌落,其中某个平板的第一划线区域长满了菌落,而其他区域均无菌落,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2点)。
(3)科研人员选取能力最强的解磷菌放入锥形瓶中继续扩大培养,一段时间后欲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观察菌落并计数,他们从中挑选了以下三个平板,其中A组中菌落形态多样。在这三个平板中,______(填字母)组操作比较成功,能够用于菌落数量的统计。其他组不成功的原因是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