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福建省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的省份,“1+N”的政策体系(“1”就是《关于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N”就是涵盖支持民营企业创新转型、要素保障、公平竞争等多个方面的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取得良好效果。2023年福建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近70%的地区生产总值、70.6%的税收、7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和94%的企业数量。这说明(     
①福建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的生机活力
②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③民营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
④福建省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夯实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从“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广东深圳到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小岗,从对外开放新高地海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上海浦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每一个当代中国改革地标,在一次次深入基层的考察调研中,不断谋划改革全局、推动改革实践。这说明(     
①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改革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和有力回应
③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成功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柏拉图学院的门口竖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这天,来了一群人,他们都是懂几何的人。如果牌子上的话得到准确的理解和严格的执行,那么以下诸断定中只有一项是真的。这一真的断定是 (  )
A.他们可能不会被允许进入
B.他们一定不会被允许进入
C.他们一定会被允许进入
D.他们不可能被允许进入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未来产业特指面向人类社会美好需求的、由突破性关键技术驱动、可能会发展成战略性前瞻性的新兴产业。

材料一   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

未来产业创造产业未来。无人机把山上的松茸运到山下所需时间仅为原来的1/4,作为未来产业的代表——低空经济视为新赛道被多省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传统的酒精生产方式粮食消耗大,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经过十多年努力,我国生物制造实现了利用秸秆生产乙醇技术上的突破,这是对传统技术的一次重大革命,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连续3个五年计划都将固态离子学和锂电池列为重点或重大项目。1998年,建成了第一条年产量20万支A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中试生产线。2001年,我国在第三代锂离子电池的基础研究上取得了系列突破。2017年,开辟新赛道,开发不受资源限制的电池体系——钠离子电池。2022年,全球70%的锂离子电池、99%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由中国企业生产。2023年6月,一块由我国自主研发、能量密度每公斤360瓦时的固态锂电池正式交付给电动汽车的龙头企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制造节能化和高速化已成为新的产业趋势。

(1)全面布局未来产业,有人认为,应聚焦“破”字,就是要破除传统生产方式、模式等;有人认为,应聚焦“立”字,就是要积极探索和支持新的生产方式,新赛道、新业态等新事物。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述。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中国锂电池突围过程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
类型:主观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一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二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

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谈谈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类型:主观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H省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法治、共治、自治、数治“四治联动”,不断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该省在全国首批出台《H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并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建立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强化共治联动;出台激励政策,培育典型示范,引导企业、园区、行业协会等形成高度的自觉,强化用人单位主体自治;推进“智慧人社”“人社超市”“人社码上通”一体网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务、医保部门成立联合运维中心,打通数据壁垒,强化“数治”赋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四治联动”如何推动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并完成下面的建议书。
建议书(草稿)
和谐劳动关系事关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随着以平台用工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些挑战。传统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难以完全适用于新型用工模式;企业拖欠薪酬、非经协商延长劳动时间等问题变得更加隐蔽;就业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劳动者自身技能和素质不适应岗位需求变化……为共建和谐劳动关系,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一:      理论依据:      
建议二:      理论依据:      
建议三:      理论依据:      
类型:主观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日前,包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标准和建议措施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0最新修订版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通称“芝加哥公约”,是有关国际民用航空最重要的现行国际公约,也是国际民用航空活动的宪章性文件。

作为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是联合国认可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已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但在国际民航领域,北斗系统此前并未获得准入。由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先发优势,当前全球民航运输飞机主要使用GPS的卫星定位和导航设备。北斗系统历经13年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可以说是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发展的重要成就。

作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民航市场、当前全球最大民航市场之一,中国历来为全球民航业所重视。稳定的经济发展态势、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庞大的民航出行需求,使得我国需要更多飞机,也将由此带动全球飞机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北斗系统纳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将推动我国民航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

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我国北斗系统助力中国高水平开放的路径。
类型:主观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大树的种子落在荒原上,就会长成“伞”,落在丛林中才能长成梁。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前提
C.不要忽视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D.应该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普通人能够以“我”为主角创作“短视频”,一个个特写镜头,被放大的微观视角,这种第一人称视角下的情感和记忆的散点式叙事,丰富了城市形象的维度和容量,也更容易引发网络用户的情感共鸣。这表明,短视频(     
A.作为塑造城市形象的直接现实性活动提升了城市的文化价值和软实力
B.对塑造城市形象的价值在于其作为客体所具有的属性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C.创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进行散点式叙事是聚合思维的体现
D.内容源于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并决定着城市形象的维度和容量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政治经济学有两条研究路径:“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第一条道路是从实践到认识,在实践中逐渐实现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飞跃
B.第二条道路是从认识到实践,认识通过上升环节将回到实践作为飞跃的终点
C.第一条道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是对现实存在的具体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D.第二条道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进行分离、提纯和简略化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