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已知一个鲜活的神经细胞在小白鼠体内的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动作电位如图甲所示。将这一完整的神经细胞置于某一等渗溶液E中(其成分能确保神经元正常生活),其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电位变化可能如乙、丙、丁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组织液中K+浓度比细胞内高,Na+浓度比细胞内低
B.乙图,E液中Na+、K+两种离子的浓度都要比组织液高
C.丙图,E液中K+浓度与组织液相同,Na+浓度比组织液低
D.丁图,E液中K+浓度比组织液高,Na+浓度与组织液相同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7S球蛋白是大豆最主要的过敏原蛋白,三种大豆脂氧酶Lox-1,2,3是大豆产生腥臭味的原因。大豆食品深加工过程中需要去除7S球蛋白和三种脂氧酶。科研人员为获得7S球蛋白与三种脂氧酶同时缺失的大豆新品种,将7S球蛋白缺失的大豆植株与脂氧酶完全缺失的植株杂交,获得F1种子。F1植株自交得到F2种子。对F1种子和F2种子的7S球蛋白和脂氧酶进行蛋白质电泳检测,不同表现型的电泳条带示意如下图。
   
注:图中黑色条带为抗原一抗体杂交带,表示相应蛋白质的存在。M泳道条带为相应标准蛋白所在位置,F1种子泳道的条带待填写。
根据电泳检测的结果,对F2种子表现型进行分类统计如下表。
F2种子表现型粒数
7S球蛋白野生型124
7S球蛋白缺失型377
脂氧酶Lox-1,2,3野生型282
94
94
Lox-1,2,3全缺失型31
回答下列问题:
(1)7S球蛋白缺失型属于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2)表中①②的表现型分别是__________。脂氧酶 Lox—1,2,3分别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在脂氧酶是否缺失的性状上,F2种子表现型只有四种,原因是_____
(3)在答题卡对应的图中画出F1种子表现型的电泳条带_____
(4)已知Lox基因和7S球蛋白基因独立遗传。图中第_____泳道的种子表现型为7S球蛋白与三种脂氧酶同时缺失型,这些种子在F2中的比例是_____。利用这些种子选择并获得稳定遗传种子的方法是_____
(5)为提高大豆品质,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提出一个消除野生型大豆7S球蛋白过敏原的设想。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甲基转移酶介导的的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小鼠肝脏发育所必需的,具体机制如图1所示,其中Mettl3基团是甲基转移酶复合物的重要组成元件, Hnf4a是核心转录因子,Apoc3是与肝脏发育和成熟密切相关的基因。科学家分析了mRNA不同区域被m6A修饰的频率,结果如图2所示。请回答问题:

(1)腺苷由_________结合而成,甲基转移酶复合物可以催化mRNA上的腺苷发生m6A修饰,影响_________过程,从而促进肝脏的发育和成熟。
(2)图1中,___________通过与m6A特异性结合,维持 Hnf4amRNA 的稳定性,避免其被____________水解,进而通过__________过程产生Hnf4a,Hnf4a通过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进入核内发挥调控作用。
(3)由图2可知,m6A修饰的峰值发生在mRNA上的____________附近,同时发现 m6A 修饰的基序是“GGAC”,理论上mRNA上发生m6A修饰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4)为了探究 Mettl3基因在小鼠肝脏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科学家曾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选取遗传背景为C57BL/6J的小鼠作为对照组,特异性敲除_________的C57BL/6J小鼠作为实验组。
步骤二、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
步骤三、提取Hnf4a等基因的RNA,经过___________获取DNA,再通过PCR扩增和电泳行含量检测。
步骤四、将小鼠肝脏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然后在一定浓度的肝细胞悬液中加入Calcein-AM(活细胞绿色荧光染料)和 PI(死细胞红色荧光染料),计算红色荧光与绿色荧光的面积比值,从而检测肝脏细胞的凋亡情况。
根据图1,步骤四的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线粒体DNA(mtDNA)的转录调控对维持线粒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mtDNA的2条链分别称为重链和轻链。
(1)mtDNA的转录过程与核DNA相似,在______酶的作用下,游离的______依次连接,合成mRNA.
(2)环境变化信号会诱导7SRNA在线粒体中积累,科研人员推测7SRNA可以调控mtDNA轻链转录,并以mtDNA轻链为模板构建体外转录体系来进行实验验证。
①科研人员设置了2组实验,其中A组加入不同浓度的7SRNA,B组加入不同浓度的无关RNA作为____
②检测体系中mtDNA轻链转录的mRNA生成量,据图1可知,7SRNA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mtDNA的转录。
   
(3)图2所示为mtDNA轻链的转录起始复合物,由酶POLRMT、转录因子(TFAM和TFB2M)和mtDNA轻链启动子组成。7SRNA可以与转录起始复合物中某种成分结合,诱导其空间结构改变进而影响转录。为确定7SRNA结合的具体成分,科学家进行体外转录实验,检测mtDNA轻链mRNA的生成情况,结果见下表。
实验处理不用7SRNA处理用7SRNA处理用7SRNA处理
一段时间后加入POLRMT一段时间后加入TFAM一段时间后加入TFB2M一段时间后加入mtDNA
mtDNA轻链mRNA
的生成情况
+-+---
注:+代表有mtDNA轻链mRNA;-代表无mtDNA轻链mRNA
根据表中结果7SRNA结合的成分应为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该成分在与7SRNA结合时,会聚合形成二聚体。
(4)继续研究发现高浓度的7SRNA会诱导线粒体中mtEXO(RNA降解酶复合体)的形成,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mtDNA转录调控系统,维持线粒体基因表达的动态平衡过程。综合题中信息,请完成下图示,阐明mtDNA轻链转录的调控机制______
   
注:补全图中2处横线和2处方框中的内容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食用草乌炖肉是有些地方人们的饮食习惯,但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乌头碱可使神经元持续处于静息状态而不能兴奋
B.钠离子通道是胞外Na+内流和胞内K+外流共同的通道
C.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会使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乌头碱中毒症状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二倍体雌雄同株的植物,高秆对矮秆为显性(分别由基因D和d控制),现用纯合高秆和矮秆杂交,子代中出现了甲、乙两株基因型为DDd的可育高秆植株。研究人员让甲与矮秆植株杂交,让乙自交,后代高秆与矮秆的分离比均为3:1。甲、乙两植株产生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类型分别是(       
A.染色体片段易位,染色体片段重复B.个别染色体数量变异,染色体片段易位
C.个别染色体数量变异,染色体片段重复D.染色体片段易位,个别染色体数量变异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果蝇的灰体对黄体为显性,长直刚毛对短曲刚毛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研究者进行的杂交实验及统计结果如下表(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情况)。

性别

P

F1

F2

雌性

黄体短曲刚毛

灰体长直刚毛

黄体短曲刚毛∶灰体长直刚毛∶黄体长直刚毛∶灰体短曲刚毛=4∶4∶1∶1

雄性

灰体长直刚毛

黄体短曲刚毛

黄体短曲刚毛∶灰体长直刚毛∶黄体长直刚毛∶灰体短曲刚毛=4∶4∶1∶1

(1)据表分析,可以从____(填“P→F1”、“F1→F2”或“两者均可”)的过程找到证据判断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中雌雄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
(2)分析F2的表型及比例,可知F1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出现这种比例的最可能原因____
(3)进一步发现,果蝇的常染色体上有性别转换基因H,隐性基因在纯合(hh)时导致雌果蝇转化为不育雄性,但在雄果蝇中没有性转变效应。将某亲代黄体雌果蝇与灰体雄果蝇杂交得F1,F1果蝇中雌∶雄=1∶3,则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只考虑A/a和H/h两对等位基因)。让F1相互交配,F2中雌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F2灰体雄果蝇中不育个体的比例为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双链均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不唯一,至少占50%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含15N的染色体有8条
C.若子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含15N,则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15N,则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种牵牛花花色的遗传受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紫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让F1粉红色牵牛花自交,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紫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若取F2中的粉红色牵牛花和紫色牵牛花分别自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接近于(       
A.红色:粉红色:紫色=1:2:1B.红色:粉红色:紫色=1:4:1
C.紫色:粉红色:红色=3:2:1D.紫色:粉红色:红色=4:4:1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自花传粉植物,有紫花和白花性状,受细胞核基因控制。选择某紫色植株自交,所得子代数量足够多,统计发现F1中开白花植株的比例为7/16,其余均开紫花(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若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对亲本植株进行测交,则子代中白花植株的比例为3/4
B.若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1的紫花植株进行自交,后代中有11/36的植株开白花
C.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可能是杂合子植株产生的某种配子中有6/7不参与受精
D.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F1的紫花植株进行自交,后代中有2/9的植株开白花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