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某二倍体雌雄异株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生物。该植物的红花与蓝花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另一对等位基因(A、a)影响色素的合成使花色呈白色。两对基因均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现有一白花雌株与一红花雄株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F1

F2

雌雄全为白花

雌株全为白花

雄株红花:蓝花:白花=9:7:16

请回答:
(1)在进行杂交实验时,对亲本白花雌株需依次进行______操作。
(2)B、b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______。
(3)F2中的红花基因型为______,F2中蓝花植株共______种基因型,若F2中的某蓝花雄株与F2中的一白花雌株杂交得到F3,F3植株中红花:蓝花:白花=1:1:2,则可推断该白花雌株的基因型为______。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杂交过程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癌细胞能逃脱免疫系统攻击的原理是活化状态的T细胞表面会产生PD-1受体,由其产生的某些蛋白质会诱导癌细胞产生PD-L1。PD-1和PD-L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使癌细胞免受攻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可解除这种抑制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11抗体对治疗黑色素瘤有良好疗效,能有效抑制细胞内蓝黑色素的增加。为验证PD-1/PD-L1抗体的治疗效果,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写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黑色素瘤细胞、活化的T细胞、细胞培养液、PD-1/PD-L1抗体、生理盐水、试管。
(说明:抗体溶液的配制、黑色素瘤细胞的计数方法和蓝黑色素测量方法不作要求)
(1)写出实验思路:
①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在一个坐标系中绘出蓝黑色素和黑色素瘤细胞数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3)分析和讨论:
①黑色素瘤细胞被免疫系统消灭属于免疫应答中的____________。
②PD-1/PD-L1抗体其实是PD-1抗体,其治疗癌症的机理是__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昆虫的红眼与白眼、正常翅与裂翅分别由基因D(d)、T(t)控制、两对基因都不位于Y染色体,且存在某种配子致死现象。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红眼裂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F1表现型及数目见下表。

 

红眼裂翅

红眼正常翅

白眼裂翅

白眼正常翅

雌性个体(只)

179

0

60

0

雄性个体(只)

31

29

32

31

回答下列问题:
(1)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F1红眼裂翅雌性个体中有______种基因型。亲代产生的_____基因型配子致死。
(3)让F1中所有红眼裂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其子代中纯合红眼裂翅雌性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
(4)若要验证F1红眼裂翅雄性个体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离子的电化学梯度是细胞多种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由质子(氢离子)驱动的过程包括(   )
A.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成酶合成ATPB.细菌鞭毛的转动
C.细菌通过协同运输吸收葡萄糖D.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人类B珠蛋白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基因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均引起地中海贫血。一对地中海贫血夫妻生了一个正常孩子。据此判断,这对有下列哪些夫妻可能?(   )
A.都是杂合子,但基因型不同B.各自携带不同的致病基因
C.各自含有不同的正常基因D.基因型相同,且携带相同的致病基因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海洋食物网崩溃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影响的研究是生态学的一项重大挑战,未来的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复杂的食物网发生重新组合,由新的物种组合构成新的群落。人们预计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将对全球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但是这些预测多数是基于对单一物种或简化食物网的实验。
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从生产者向顶级捕食者流动的,研究者通过实验模拟了一个物种丰富的多层次食物网的能量流,证明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的综合压力使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减少。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促进蓝细菌的繁殖,提高了生产者的初级生物量。由于蓝细菌是一种能产生毒素的浮游植物,蓝细菌密度增大时,可导致浮游动物及其他更高营养级的生物无法获得更多能量,能量不能更多流向顶级捕食者所在的营养级。
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影响许多海洋物种的生理、行为、种群数量、丰富度和分布等,如温度升高影响鱼类的代谢、呼吸等,导致鱼类的摄食、生长、发育、性成熟和逃避捕食等生命活动受到直接影响,从而间接影响物种的多样性。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不仅影响生物个体,也通过各种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能量向更高营养级流动过程,直接或间接影响邻近营养级的生物,通过食物网传导这种不利影响。
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可极大地影响海洋食物网的结构和功能,减少海洋的生物量。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对人们的生存和粮食生产至关重要,也对生物圈的稳定十分重要。尽可能降低和消除导致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的因素,才能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海洋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
(2)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从生产者向顶级捕食者流动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去向有_________。
(3)海洋温度升高给海洋生物带来的影响中,不包括的是_________。
a.海洋藻类的光合作用b.海洋鱼类的呼吸作用
c.海洋群落的物种丰富度d.海洋消费者的捕食方式
(4)海洋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的关系包括_________。
(5)研究者在模拟实验中,采用了四种处理方式:升高CO2、升高温度、升高CO2和温度、当前的CO2和温度水平,这帮助研究者研究了_________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普通有毛黄瓜基叶表面生有短刚毛,果实表面有的有瘤,有的无瘤,但均有刺;无毛突变体黄瓜的茎叶表面光滑,果实表面无瘤、无刺。研究者对无毛突变体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用上述两种黄瓜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以上杂交实验结果可知,控制黄瓜这三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应该位于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其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
(2)通过上述杂交实验发现,茎叶有毛黄瓜的果实表面均有刺,茎叶无毛黄瓜的果实表面均无刺。结合杂交实验结果推测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与所在染色体的关系可能是__________,请对所推测结果存在的可能性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控制茎叶有无刚毛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控制果实是否有瘤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据杂交实验结果分析,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据实验结果可推测,非等位基因存在着相互作用,即_____________(填“A”或“a”)基因会抑制B基因发挥作用。
(4)研究者通过基因定位发现,控制普通黄瓜茎叶有毛和果实表面有刺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的同一位点上,则让上述杂交实验中F2的有毛、有瘤、有刺普通黄瓜自交,子代中出现有毛、无瘤、有刺普通黄瓜的概率为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某家系具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乙遗传病(基因为B、b)和丙遗传病(基因为D、d)患者,系谱图如下。已知甲病是伴性遗传病,I-1和I-2均不含丙病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丙病所属的遗传病类型是_________
(2)若Ⅱ-7携带乙病致病基因,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导致III-13患两种遗传病的变异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Ⅱ-6与Ⅱ-7的子女中,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
(3)若Ⅱ-7无乙病致病基因,II-6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导致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变异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
(4)如果III-18与d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d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已知某种小鼠的体色由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A1控制灰色,A2控制黑色,A3控制黄色,基因B控制色素的形成,基因型bb的小鼠为白色。科研工作者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基因M定向插入到基因B或b所在的染色体上,并培育出均含有一个基因M的小鼠品系:灰色①、黑色②、黄色③,M基因纯合致死。每个小鼠品系中雌雄个体各有若干只,且基因型相同。已知上述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染色体结构缺失个体正常存活。对这三个品系小鼠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1)由杂交实验一、二可知,基因A1、A2、A3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杂交亲本③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实验推断,在品系①②③中基因M与基因______(填“B”或“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3)仅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基因B、b与基因A1、A2、A3之间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进一步研究确定基因B、b与基因A1、A2、A3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让实验一F1中的多只灰色鼠相互交配,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多次进行实验二的过程中,F1代偶然出现了一只黄色雄鼠。为探明其产生机理,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下操作:提取该鼠性腺中处于联会期细胞,用六种颜色的特殊荧光分子分别对细胞中可能存在的基因M、B、b、A1、A2、A3进行特异性染色,然后将未被相应基因结合的荧光分子洗脱,在显微镜下检测基因的着色情况,每个被染上颜色的基因都会出现一个光点。请分析下列变异类型会出现的光点的颜色和数量。
①若该黄色雄鼠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则一个细胞中可能出现5种颜色10个光点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黄色雄鼠是由于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则一个细胞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该黄色雄鼠是由于某条染色体结构缺失导致的,则一个细胞中出现___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科研人员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甘蓝,过程如图1所示,①-④为操作步骤,载体上BamHⅠ、BglⅡ、EcoRI酶切位点唯一,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见表1。

限制酶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Bam HI

—G' GATCC—

BglⅡ

—A' GATCT—

EcoRI

—G'AATTC—

(1)步骤①为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 。
(2)若目的基因用BamH I和Bgl Ⅱ剪切,质粒用BamH I剪切,剪切后的目的基因和质粒能连接在一起,原因是__________。酶切后的目的基因存在正向与反向两种连接方式,可用_____酶对两种重组质粒进行剪切,通过凝胶电泳分析产物大小进行区分,如图2所示,图中_____(样品1/样品2)为所需基因表达载体。
(3)步骤②用__________处理农杆菌后获得感受态细胞,以便将重组质粒导入。步骤③将农杆菌与甘蓝愈伤组织共培养后,在步骤④的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以便筛选岀含目的基因的甘蓝植株。若要检测甘蓝是否具有抗除草剂的性状,需要在个体水平通过________进行检测。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