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甲所示;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他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

(1)若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为红花∶白花=3∶1,则该正常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2)现有已知基因组成为纯种的正常植株若干,利用上述材料设计一个最简便的杂交实验,以确定ii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结果预测
I.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①。
Ⅱ.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②。
III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③。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大肠杆菌中直接编码乳糖代谢所需酶类的基因叫结构基因,包括基因 lacZ、基因 lacY、基 因 lacA,结构基因的上游有 3 个对结构基因起调控作用的核苷酸序列,其中操纵基因对结构基因起着 “开关”的作用,直接控制结构基因的转录,调节基因能够调节操纵基因状态,从而对“开关”起着 控制作用,下图是科学家提出的一种基因表达调控假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 RNA 聚合酶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它在基因中的结合位点称为_______
(2)图 1 中,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__ ,过程②中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主要依据__ 。
(3)图 2 中一个 mRNA 可翻译出多种蛋白质,其原因是__ 或者翻译后一条肽链被酶切成多条肽链。
(4)研究发现,当培养基中只含乳糖时,大肠杆菌才能合成乳糖代谢所需酶,其原因是__;菌体内乳糖的浓度不会过高,满足大肠杆菌需要即可,因为酶基因操纵组会受到乳糖浓度的反馈抑制,该 反馈抑制的意义在于既保证了大肠杆菌能量的供应,又可以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拟南芥的幼根中,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很少,根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地上部分,地上部分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中柱只能向根尖运输,然后根尖的生长素再通过皮层回流。在幼根的中柱和皮层细胞中,无论生长素以什么方式进入细胞,运出细胞时必须依赖运输载体PIN蛋白,见图1。将拟南芥横放后,其根冠中的平衡石细胞感受到重力信号,细胞内的淀粉体就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通过一系列调控使根向地生长,见图2。

(1)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诱导细胞分化的作用;少量的生长素即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但是植物体还要源源不断合成生长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图1中,生长素在中柱只能向根尖运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拟南芥横放后,由于______________导致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根向地弯曲生长。
(4)有研究者曾经认为根的向水性也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生长素运输载体PIN蛋白。请根据所给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根的向水性与PIN蛋白无关______________。(只写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材料:培养7天的正常拟南芥和PIN缺少突变体若干、盛有琼脂培养基的装置(培养基左上侧含水量明显低于右下侧)、遮光罩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
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1)①R、r基因位于___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___,F2中灰身雄蝇共有___种基因型。
②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Ⅰ、Ⅱ号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

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用该果蝇重复实验二,则F1雌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___条染色体,F2的雄蝇中深黑身个体占__
(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丙与丁杂交得到子代的过程。
__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植物的株高由A—a、B—b和C—c三对等位基因控制,每对等位基因的作用效果相同且效果可以累加,即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最高,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最矮,但不清楚这三对等位基因位于几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自交,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_,则说明C-c这对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2)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与最矮植株杂交,所得F1中应有_______种表现型,让F1中最矮的植株自交,结果F2的性状分离比为1:4:6:4:1;让F1中最高的植株自交,结果F2的分离比为___________,说明A—a、 B—b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而C—c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 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而C—c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对于另一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而言,A、a、B、b的基因分布还需进一步确定;现对其进行测交,即AaBbCc×_______,若子代只有两种表现型,请在下图中绘出A、a、B、b的基因分布情况。
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脏器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但移植排斥是影响移植物和患者存活的主要问题。同种异体排斥反应的细胞学机制主要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其中白细胞介素-2(IL-2)参与移植排斥反应。
1.科研小组为了建立通过小鼠皮肤移植获得小鼠记忆T细胞的方法,对生理状态等相同的小鼠进行同种异系皮肤移植(同种不同品系的小鼠。甲组)和同种同系皮肤移植(同种同一个品系小鼠,乙组)实验。手术后,测得两组小鼠体内记忆T细胞的相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对于受体小鼠来讲,移植的小鼠皮肤相当于__________,刺激__________增殖分化形成记忆T细胞。
(2)受体小鼠主要通过__________(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途径对移植皮肤产生排斥反应。记忆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若要获得数量较多的记忆T细胞,应该采取的移植方法是__________。若给移植后的甲、乙两组受体小鼠再次进行相同的皮肤移植,预测__________小鼠的移植皮肤脱落得更快,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2.白细胞介素-2(IL-2)是主要由活化的CD++细胞产生的免疫调节因子,对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抗病毒感染等有重要作用。科学工作者将含IL-2基因的DNA片段和质粒pPIC9K构建成重组质粒,并导人酵母菌GS15(组氨酸缺陷菌株,不能合成组氨酸)中,筛选到了能分泌IL-2的工程菌株。
请回答:

(1)构建重组质粒需要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质粒上的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根据上图分析,为了构建重组质粒应该选用__________(填酶)分别切割含有IL-2基因的DNA片段__________和质粒。
(2)用不含组氨酸的培养基进行筛选,有导人了质粒pPIC9K和导入了重组质粒的两种酵母菌细胞。这两种类型的细胞能否被筛选出来,若能,则说明筛选的原理;若不能,则说明筛选的措施。__________
(3)制备能分泌11-2的工程菌株宜用酵母菌作为受体细胞,而不适合用大肠杆菌。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为提供治疗乳腺癌的新思路,科研人员检测到乳腺癌细胞内蛋白A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为了探讨蛋白A与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关系,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及结果完善实验思路并分析。
实验材料: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株MCF-7悬、动物细胞培养液、浓度为50mmol/L的X溶液(用B液体配制)、B液体等。
(要求与说明:实验初始等量细胞悬液中细胞数量相等,细胞培养条件适宜,实验仪器,试剂、用具及操作不作要求)
请回答:
(1)实验思路:
①取培养瓶若干随机均分为6组,编号为A、B、C、D、E、F。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与讨论:
本实验所得结果如图所示:

①据此结果推测:物质X与乳腺癌细胞增殖、蛋白A合成及腺嘌呤吸收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
②基于以上实验及分析,请你提出一种治疗乳腺癌的新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测定细胞数时,将细胞悬浮液加胰蛋白酶处理后,既可使用____________在显微镜高倍镜下镜检计数,也可利用____________测定癌细胞培养液的浑浊度。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作物的F1自交形成自交胚的过程如图1中途径1(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改造F1相关基因,获得N植株,该植株在形成配子时,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其卵细胞不能受精,直接发育成克隆胚,过程如图1中途径2。图2表示上述两途径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与途径1相比,途径2形成精子过程中,不会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
A.   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2)途径1和途径2形成精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最多分别为_______、______。
(3)若考虑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则理论上,克隆胚与N植株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
(4)图2中,b表示________的含量;由时期Ⅱ进入时期Ⅲ,a消失的原因是______。
(5)图1中,途径1形成卵细胞过程处于图2中时期Ⅱ的细胞名称是______;途径2形成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可对应于图2中的时期有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若利用根瘤农杆菌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转入大豆,获得若干转基因植物(T0代),从中选择抗虫抗除草剂的单株S1、S2和S3分别进行自交获得T1代,T1代性状表现如图所示。已知目的基因能1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抗虫对不抗虫表现为完全显性,抗除草剂对不抗除草剂表现为不完全显性
B.若给S1后代T1植株喷施适量的除草剂,让存活植株自交,得到的自交一代群体中不抗虫抗除草剂的基因型频率为1/2
C.根瘤衣杆菌Ti质粒携带的抗虫和抗除草剂基因分别插入到了S2的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并正常表达
D.若取S3后代T1纯合抗虫不抗除草剂与纯合不抗虫抗除草剂单株杂交,得到的子二代中抗虫抗除草剂的纯合子占1/16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和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和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且控制两病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调查发现正常人群中甲病携带者的概率是10-4,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遗传。
(2)若I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继续分析下列问题:
①若Ⅱ3的母亲患甲病,则Ⅱ3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Ⅱ2与Ⅱ3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
②若Ⅲ1与Ⅲ3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x则该儿子携带a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
③II6与Ⅱ7结婚并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
(3)经查证,甲病是由体内缺乏某种酶导致某种氨基酸不能转化成另一种氨基酸而引起的,这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