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积贫积弱的消极心理 | B.科举竞争的空前激烈 |
C.崇文尚学的社会风尚 | D.格物穷理的理学思维 |
A.有官无吏的用人特征 | B.对中枢决策权的掌控 |
C.相对民主的决策机制 | D.作为秘书机构的实质 |
A.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 | B.洋务运动的开展 |
C.列强政治渗透的强化 | D.满汉矛盾的激化 |
A.深受外部因素影响 | B.缘于法币政策推行 |
C.表明金融市场活跃 | D.助推官僚资本膨胀 |
A.与中国共产党实现党内合作 | B.凝聚社会力量的抗战意识 |
C.激发民众建设大后方的热情 | D.构建全国统一的意识形态 |
A.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外交孤立 | B.避免了台湾问题复杂化 |
C.体现了“另起炉灶”的精神内涵 | D.有利于推动联合国改革 |
A.秉持“不偏不倚”的原则 | B.提高了公民大会的地位 |
C.维护了贵族的特权地位 | D.极力消除奴隶主的差异 |
A.“大航海”的时代背景 | B.欧洲商业革命的表现 |
C.中东地区的殖民地化 | D.三角贸易的消极影响 |
A.政体变革由政党主导 | B.选官制度发生了异变 |
C.责任内阁制得到发展 | D.君权和相权冲突激烈 |
项目 | 2008年 | 2010年 | 2013年 | 2016年 | 2019年 | |
无负担 | 人口总体情况 | 16.4% | 23.2% | 22.4% | 28.9% | 30.9% |
处于贫困线人口情况 | 12.1% | 17.9% | 17.5% | 21.5% | 25.0% | |
有一些负担 | 人口总体情况 | 59.8% | 58.6% | 59.5% | 57.6% | 57.0% |
处于贫困线人口情况 | 51.7% | 51.4% | 52.4% | 53.3% | 53.2% | |
负担较重 | 人口总体情况 | 23.8% | 18.2% | 18.2% | 13.5% | 12.2% |
处于贫困线人口情况 | 36.2% | 30.7% | 30.1% | 25.2% | 21.8% |
A.中等收入群体趋于缩小 | B.房产市场供给基本饱和 |
C.公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 D.民生保障力度有所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