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言论差异源于两人代表的阶级不同 |
B.两者都对中国当时的政治制度做了精准的解读 |
C.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反对君主制 |
D.两者言论迥异,但是立论的政治原则却是相同 |
A.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 B.推动了无产阶级斗争内容的深入 |
C.助推了印度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 D.促使反英殖民统治斗争进入高潮 |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决议3.6万余字,除序言和结束语之外,共分七个部分。前四部分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四个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期;第五部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第六部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第七部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 |
材料二 1978年以后,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开启了现代化建构的大门,政府职能开始由政治主导型向经济建设型转变。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通知,提出在1984年底以前各地都要大体上完成建立乡政府的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得到一定发展,但总体还处于“社会管控”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转轨带来了社会转型,社会流动人口增多。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社会管理明确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提出“要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治理主体仍然是政府。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现由温饱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社会承受着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等多重压力的冲击与挑战,社会治理体制改革需要纵深推进。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体制的转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1)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的四个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A.法西斯国家放弃了侵略扩张政策 | B.人们追求和平与安全的愿望已经实现 |
C.民众没有认识到绥靖政策的弊端 | D.法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
时间 | 事件 | 新兴经济体的主要表现 |
2001年11月 | 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 | 新兴经济体着力推动“发展议题”谈判 |
2003年9月 | 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 | 新兴经济体反对发达成员的农业补贴以及市场保护 |
2006年7月 | 六方部长会议 | 巴西、印度坚持立场,与发达国家互不让步 |
A.新兴经济体主导了世界贸易规则制定 |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冲突加大 |
C.经济全球化进程受到发达国家的阻碍 | D.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参与能力有所提升 |
A.古代中国与伊朗、阿拉伯地区有密切的文化交流 |
B.中、沙、伊三国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
C.中国倡导全球安全倡议,重视发展与周边的关系 |
D.中国外交体现了“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理念 |
A.政府借助立法手段鼓励生育 | B.罗马共和国维护民众权利 |
C.个人私有财产受到有效保护 | D.罗马帝国奴隶制走向瓦解 |
材料一
材料二 二战结束初期,大量亚欧苦役劳工返回祖国,战败国日、德士兵和平民被遣返回国;50年代后,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许多西方殖民者被迫回国。60年代以来,欧洲的向外移民越来越少,而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向外移民显著增加,整个欧洲都在吸收大量外来移民。……到了80年代,除日本之外,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也开始大量吸收外来劳工移民。
————摘编自丘立本《国际移民的历史、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70年代劳务移民的流向区域,并说明理由。A.君权神授的统治特色 | B.礼乐昌隆的盛世气象 |
C.内服外服的紧密联系 | D.青铜文明的多元特征 |
A.满足了小农的生存需要 | B.顺应了由乱转治的诉求 |
C.阻断了土地兼并的潮流 | D.稳定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