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甲、乙两病的遗传方式可能相同 |
B.Ⅲ-11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Ⅰ-1 |
C.Ⅱ-9减数分裂时,能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 |
D.Ⅱ-7与Ⅱ-8再生一个孩子,两种病都患的概率为0或1/3 |
A.该相对性状至少由3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 |
B.若F1测交,则后代中顶生花植株所占比例为7/8 |
C.若F2中顶生花个体测交,则后代中腋生花植株所占比例为5/63 |
D.F2顶生花个体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为:37/63 |
A.转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B.转分化的过程与植物组织细胞脱分化的过程相同 |
C.星状细胞转分化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
D.星状细胞转分化形成的三种细胞遗传物质均相同 |
亲本 | 灰身长翅×黑身残翅 |
实验操作 | 子一代全为灰身长翅,选取了其中部分个体进行了如下杂交 测交一:灰身长翅♂×黑身残翅♀ 测交二:灰身长翅♀×黑身残翅♂ |
实验结果 | 测交一:灰身长翅:黑身残翅=1:1 测交二: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21:21:4:4 |
基因 | 子一代 | 子二代 | … |
A | 46.9% | … | |
A-3 | 53.1% | … |
杂交组合 | P | F1 | F2 |
甲 | 紫红眼突变体、紫红眼突变体 | 直翅紫红眼 | 直翅紫红眼 |
乙 | 紫红眼突变体、野生型 | 直翅红眼 | 直翅红眼∶直翅紫红眼=3∶1 |
丙 | 卷翅突变体、卷翅突变体 |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1 |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 |
丁 | 卷翅突变体、野生型 |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 |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3 |
杂交组合 | 亲代 | 子代 |
组合1 | 灰体♀×黑檀体♂ | F1:全为灰体 |
组合2 | 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 | F2:灰体 黑檀体 |
A.B.
C.D.
A.1号家庭中,父亲既患甲病,又患乙病 |
B.等位基因A/a、B/b中致病基因分别为a、b |
C.在自然人群中,患甲病的男性人数多于女性 |
D.2号家庭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