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召开地点 | 条约名称 |
1919年6月 | 巴黎凡尔赛宫 | 《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 |
1919年9月 | 法国巴黎 | 对奥地利的《圣日耳曼条约》 |
1919年11月 | 法国巴黎 | 对保加利亚的《纳伊条约》 |
1920年6月 | 法国巴黎 | 对匈牙利的《特里亚农条约》 |
1921年12月 | 华盛顿 | 《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 |
1922年2月 | 华盛顿 | 《九国公约》 |
A.凡尔赛体系 | B.华盛顿体系 |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D.世界殖民体系 |
A.该公约是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 |
B.为美国扩大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提供了便利 |
C.该公约是在英国的主导下签订的 |
D.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引发了五四运动 |
A.北京 | B.巴黎 | C.华盛顿 | D.雅尔塔 |
A.维护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 | B.废除德国在中国的特权 |
C.保障中国主权不受到侵犯 | D.确立欧洲战后新秩序 |
A.欧洲列强间矛盾未根本解决 | B.巴黎和会维持了欧洲长久和平 |
C.战后的凡尔赛体系形同虚设 | D.德国受严惩成为二战的导火线 |
A.被大国所操纵 | B.体现平等协商 |
C.复苏德国经济 | D.挑起美苏冷战 |
A.美国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 | B.中国仍未摆脱被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
C.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 D.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
A.冷战局面的形成 | B.两极格局的形成 |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A.中美两国形成与日本对抗的同盟 |
B.保护了弱小的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
C.太平洋地区建立了稳定的国际秩序 |
D.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
A.华盛顿体系限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扩张 |
B.日军无力在太平洋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
C.美国夺取世界领导权的狂妄计划未实现 |
D.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