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朱自清《春》)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在《论语·述而》中,孔子对富贵的态度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句子默写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观瀑亭周围绿树成荫,碧草如茵,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
B.为了举办元旦晚会,教室内挂起了五颜六色的彩纸,有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
C.这个公式如果不以具体事实证明学生怎会明白!至多只是让学生像鹦鹉学舌一样,做不求甚解的强记。
D.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木浴        滑翔        静谧        恍然大悟
B.分岐        障碍        莅临        混为一谈
C.余辉        鹦鹉        侍弄        迫不急待
D.禁锢        写照        憔悴        翻来覆去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搓(cuō)       开(dìng)        (suǒ)          (jì)
B.唯(kǒng)     慢(huǎn)       (lǎo)          示(qǐ)
C.领(wù)       (pàn)          静(jì)            (gaì)
D.模仿(fǎng)     (kuì)          如(pì)            恨(huǐ)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瞻参加分享会后,意犹未尽,又阅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写了一段读书笔记。文段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①人们喜爱东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人品和诗文造成的。②他留下的文字实在太多:光文章就有大约5000篇左右。③而他最重要的那些文章,又无一跟“王安石变法”那段历史息息相关。④读其文,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一个“完美人格”的苏轼,更可以还原一段“有血有肉”的历史。

A.①B.②C.③D.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神奇的汉字”探索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将新学的汉字分类整理成便签。以下是小宇做的部分便签,下列字音字形的分类整理,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多音字:喉(yàn)     然(qiāo)       痛疾(wù)
B形近字:绳/域   不/点       /
C易错字:为富不     眼花乱         精竭虑
D误读字:酸(zè)  (cèng)亮  (jié)责
A.AB.BC.CD.D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语文的宝库,蕴藏着无尽魅力。小宇透过文化之窗,看到了一个丰富的文学文化世界。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北魏地理学家陶弘景所著的《水经注》,既是内容丰富的地理著作,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征蓬,即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往往用来比喻飘泊的旅人或泛指远行之人。
C.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的新闻事实,揭示消息的要旨。
D.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两句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原文默写
(1)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2)《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答谢中书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作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4)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展现天地瑰丽(李白《渡荆门送别》);登楼远眺,览晴川,见芳草,牵起诗人故园之思“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冰霜惨凄,却见松枝愈劲、意态从容,引发诗人抒怀言志:“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类型:情景默写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 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予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有也。

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秦观《淮海集》)


【注】①会稽:今浙江绍兴。②龙井: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③辨才:法号元静,和下文提到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④篮舆:竹轿。⑤霁:雨过天晴。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无与为乐者(             )              (2)庭下如积水空明(            )
(2)出郭(            )                             (4)以不时至,(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
B.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
C.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
D.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有也。
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月夜美景,但要表达的情感不一致,请你简要分析。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一些创意新颖、形式多样的花样课间操在网上引来颇多关注。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编排出一套独具地方特色的《舞美敦煌》课间操,反弹琶琶等敦煌壁画中的经典动作随着同学们一招一式的演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福建省不少中小学也进行了花样探索,网红舞”“白鹤拳”“国学礼仪操……形式多样的课间操深受学生、家长青睐。


材料二:

花样课间操是学习间隙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年龄阶段量身打造的特色课间操,将增强体魄与提高兴趣相结合,正是寓教于乐、以体育心的生动实践。花样课间操还有利于减少小眼镜小胖墩的出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②融入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课间操也是展示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除了《舞美敦煌》,具有地域特色的体操还出现在许多地方的学校,比如四川绵阳的川剧韵律操,福建晋江的高甲戏”“南拳等。这些有益尝试不仅提升了课间操的趣味性,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体现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③积极向上的励志歌曲,丰富有趣的课间活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快乐放松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释放了学习压力,缓解了紧张的学习情绪,为更有效地学习打下了基础。


材料三:

阳光中学拟在课间操时段推广武术操,特邀全校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你喜欢传统课间操吗喜欢不喜欢无所谓
22%58%20%
不喜欢传统课间操的原因形式单一枯燥不爱运动影响学习时间
56%29%15%
你喜欢课间做武术操吗喜欢不喜欢无所谓
57%25%18%
课间做武术操的意义弘扬武术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强身健体
48%28%24%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具地方特色的《舞美敦煌》,再现了敦煌壁画中的经典动作,使人印象深刻。
B.福建省不少中小学对“花样课间操”进行了探索,课间操形式多样,深受学生、家长青睐。
C.推行花样课间操,就能防止“小眼镜”和“小胖墩”出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D.绵阳的川剧韵律操、晋江的“高甲戏”等是将地域特色融入课间操的有益尝试。
2.阅读材料二,概括“花样课间操”的益处。
3.结合文本,联系校园生活实际,请对开展课间操提出两点建议。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