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择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有没有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将“有没有”移到“选择”的前面。
B.我区的冰上运动训练,一直被评为市里的先进单位。
在“运动训练”后面加上“中心”。
C.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将“保护”与“了解”调换位置。
D.为迎接世界读书日,我市某中学校园内开展了别开生面的“读书漂流”。
在“读书漂流”的后面加上“活动”。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思源实验学校八年级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任务一:探诚信之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从人从信”。由此推测,“信”的本义是,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下列成语中的“信”字最接近上述本义的是哪一项?(     
A.通风报信B.背信弃义C.信口开河D.难以置信

(2)任务二:悟诚信之美
一位同学在活动中写下了感言,请你再仿写一句。
诚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诚信是石,失去它就无法筑牢人生的根 基;诚信是火,失去它就无法锻造高尚的灵魂;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请为下面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重视度的日益提高,各个学校纷纷举行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金秋十月,我市思源实验学校开展了系列相关活动。各种活动精彩纷呈:穿汉服、写毛笔、画国画、吟诗词等,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老师们也热情的投入到其中,寓教于乐,把学科教学和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身临其境参与其中,更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幽幽七里香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 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 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 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 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 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 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 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 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 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 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 他却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 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⑪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 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 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1.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
2.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阅读书籍抄写《诗经》A珍藏礼物
内心感受B愉悦猜疑C

3.语言品味。
①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一一抄写。(赏析加点词语)
②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4.第②段的划线句,说说有什么作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已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 ·尽心上》,有删改)


【注释】 ①滨:水边。②作兴:兴起。③盍:何不,表疑问。④彘(zhì):猪。⑤馁:饥饿。
1.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限划两处)
文 王 之 民 无 冻 馁 之 老 者 此 之 谓 也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于市     足轻重B.人恒     其实
C.征于     俱厉D.北海之滨   高临下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饿体肤仁在中矣
B.衡虑,而后作相与步中庭
C.居北海滨知者不如好之者
D.老足以无失肉矣花之君子
4.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已归矣。
5.结合【甲】【乙】两文,谈谈孟子的思想主张。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文名句默写。

诗词者,融情于景,吟咏性情也。李白《渡荆门送别》 一诗中“月下飞天镜,①________________”, 雄伟壮观,想象瑰丽;崔颢《黄鹤楼》一诗中“② 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中“芳草长堤,④ 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西湖的欢乐情调。道者,文之根本,志之所之也。吴均在《与朱元思书》 一文中“⑤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⑥ 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借景言志,淡泊名利。

类型:情景默写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有关语法知识,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城池规模可谓气势宏大”中的“规模”是名词,“宏大”是形容词。
B.“又独享众山簇拥环护,尽显高傲气度”中的“独享众山”是动宾短语,“高傲气度”是偏正短语。
C.“佛头山的佛光呈现则更是神奇一景。”中的“佛头山”作主语,“是”作谓语,“则更”作状语。
D.“佛头山是盆周高山向蜀中过渡的中低之山。”属陈述语气。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A】他的身体是魁梧奇伟的,像老虎一样强悍。他虽然已是五十岁以上的人,还是非常健旺。他从来不会觉得疲乏。据说在长征中,他曾经携带许多伤兵。

【B】贺龙在哥老会的声望,是全国皆知的。据红军说,他可以赤手空拳到随便哪一个乡村 去,通知哥老会,组成一支军队。

【C】他憎恶富人这一件事情,已经成为传奇。……据说,地主士绅们只要听到他距离他们还有两百里路的消息,即使在南京军队严密保护的地方,也往往争先逃避,因为他的敏捷是大家知道的。


上述语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该书又名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红星照耀中国》这一书名的含义是: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说明文阅读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英国王室将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注。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着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这些塑料垃圾能够存在数百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都有它的踪迹。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即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在运输过程中因泄露而进入环境的塑料微珠;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经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后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体积相当,而且表面还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他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层级的生物体内富集。

⑤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他生物残骸等自然物质,微塑料的性质稳定,但是,微塑料也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因为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分类、利用等。此外,如果没有政府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推广工作也会困难重重。

⑦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我们从上到下都应该行动起来。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宣战!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说法和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体积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的生物相当。
B.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
C.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和推广,是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投入使用后的要面临的问题。
D.微塑料对海洋的污染表现在它能像小船一样随洋流旅行,进入超深渊带,产生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先用新闻引出说明对象微塑料,接着介绍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和分类,然后说明其危害及治理面临的困难。
B.本文第②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的数据准确地说明海洋塑料垃圾数量多,存留时间长,表明治理海洋塑料污染形势严峻。
C.第④段的加点词“可能”表估计,删去后会影响句子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逻辑顺序,以总分式结构对微塑料进行了说明。
3.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选文,分析可能导致海鸟死亡的几种原因。
【链接材料】

英国南极科考队在距离极点1500米的南乔治亚岛考察时,在死亡的海鸟胃中发现了微塑料、包装袋碎片等物。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回首过往,总会有一些人让我们难忘:可能是相互依偎的家人,是短暂相处的同学,也可能是擦肩而过的路人。他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总能触碰我们最柔软的地方,伴随我们的成长。


请以“这样的人让我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不套作,不抄袭,不透露个人信息;④语言流畅,内容具体充实,有真情实感。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