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内战爆发 | B.经济大危机 |
C.美苏冷战 | D.伊拉克战争 |
时间 | 人均亩数 |
康熙二十年(1681年) | 27.92 |
乾隆十八年(1753年) | 6.89 |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 3.56 |
A.商业发达农业荒芜 | B.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
C.政府严禁垦荒政策 | D.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
A.经济特区设置 | B.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 |
C.加入世贸组织 | 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2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 B.北方生产技术一直领先 |
C.南方政局战乱频繁 | D.北方人口增长超过南方 |
时间 | 1978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10年 | 2016年 |
产值 | 3678.7 | 18667.8 | 100280.1 | 401512.8 | 744127.2 |
A.加入世贸组织 | B.建立市场经济 | C.发展乡镇企业 | D.改革国有企业 |
A.三大改造使我国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 |
B.中共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得到贯彻 |
C.一五计划促使新中国工农业全力提升 |
D.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
A.发展经济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兼顾 | B.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
C.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均衡发展 |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年份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1952年 | 19.1% | 1.59% | 0.7% | 71.8% | 6.9% |
1956年 | 32.2% | 53.4% | 7.3% | 7.1% | 0 |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 D.改革开放全面推进 |
A.促成了钢铁工业的产生 | B.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交通 |
C.密切了生产与市场联系 | D.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