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初三最后一次班会课上,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长大”两字,大家一番讨论后,李老师满含深情地说道:“其实,长大是行为、心灵和精神上有了较为成熟的表现。三年来,看到你们褪去稚嫩的脸庞,看到你们伏案奋斗的身影,看到你们永不服输的劲头,老师相信大家都长大了。”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三年来,我长大了”为题,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火车上的见闻

许锋

①虽然是冬日,但广州不太冷,尤其是拖着行李箱,挤了一阵子地铁,在人丛中穿梭、摩擦,浑身竟有些燥热。今年车站将进站口“前置”,几十个口子“一”宇排开,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着车次,坐哪趟车,就从哪个口进。大学生志愿者精神饱满,耐心地为返乡心切的人们提供问答服务。如此疏导,秩序井然。

②我们往西去。很幸运,“抢”到了卧铺票。一家三口,一上,一中,一下。先安置妻女,有一个行李箱很重很大,我往下铺的座位底下塞,塞不进去。我吃力举起箱子往行李架放,行李箱摇搖欲坠,我也摇摇欲坠。一个壮小伙儿眼尖手快,迅速托住,我顺势借力,箱子妥妥地归位。我说了声谢谢,壮小伙儿说不用。我一扭头,人不见了。

③一对愁容满面的小夫妻边走边打电话,说的是乡音,我听了个大概:他们仨,上来俩,还有一个,是他姐,还在赶地铁。这时离开车不到二十分钟,估计赶不上了。我也替他着急。春运一票难求,亲人赶不上这趟车,就要改签,但改签恐怕连硬座都没有。退票也不行,退了更难买上,真是急煞人也!果然,直到列车徐徐启动,落下的人还没上来。幸好事情还是解决了,怎么解决的?退票,直奔机场。机票有,虽然贵点,但没有什么能阻挡游子回家过年的脚步。

④小夫妻在惠州的一个镇上开餐馆,以川菜为主。我以为男青年会炒的菜不是很多,不料,看到他手机里的菜谱,密密麻麻,好几张。我们吃过的川菜,他都会做,我们没吃过的,他也会做,还有很多菜名,我没听过。一个二十来岁的人,会做这么多菜,不简单。

⑤男青年的餐馆规模中等,食客都是附近工厂的工人。做餐饮,熬人。有时候,客人一聊就聊到晚上十一点,只能等。我问他,你不是有营业时间么?他笑了笑,哪有赶客人的道理?要是赶客,人家下回就不来了。累是累点,但收入还不错。

⑥镇上房价不高,我以为他们的理想是就地安居乐业,可他们却不想买房。他们的想法是趁着年轻,多干几年,等攒够些钱后,回老家开餐馆。伴随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但有一句话,他说了好几遍,“千好万好,还是家乡好”。

⑦车快到长沙站时,已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年轻的女列车员提前收拾好三大包垃圾,列车停稳,她提着两大包垃圾下车,放在站台的垃圾堆放点,当她返身准备提另一包垃圾时,我顺手提起垃圾袋递给了她。靠近车门的瞬间,寒风拂面,凉气袭人。女列车员的发丝在风中飘舞。

⑧女列车员是个勤快的人。上班时间,一遍又一遍拖地,清理卫生间,干着脏、累、苦的工作。面对我这个素不相识的乘客的意外称赞,她莞尔一笑,这不都是应该做的嘛!

⑨晚上八点,是列车员换岗的时间。老车长召集列车员开短会,叮嘱大家,晚上值班格外重要,要确保旅客人身和财物安全;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报告。老车长最后问大家,听明白没有?列车员齐齐回答,听明白了!

⑩随后,一个个矫健或倩丽的身影隐没于两侧车厢,开始守护一个个返乡人的梦。

⑪一站又一站,人潮退去又涌上,冬日的温暖;一路蔓延。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主要叙述春运期间一列西去火车上的见闻。
B.文中多处使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如“他们仨,上来俩……”。
C.车站进站之所以秩序井然,是因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咨询服务。
D.本文与杨绛的《老王》都选取了生活中的凡人“善”事来表达主旨。
2.“男青年”身上表现出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很幸运,“”到了卧铺票。(赏析加点词语)
(2)女列车员的发丝在风中飘舞。(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4.结尾往往是理解文章的关键。文末的“冬日的温暖”有什么含义?请你结合内容做具体分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为进一步了解欧阳修,同学搜集了以下材料。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甲】

戏答元珍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乙】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而不闻其有可罢之罪,自古小人谗害忠贤,其说不远。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欲动摇大臣,必须诬以颛权。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

知嘉祐二年贡举。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黜。毕事,向之嚣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

(《宋史·欧阳修传》节选)


【丙】

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六年。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

昔其未用也,天下以为病;而其也,则又以为迟;及其释位而去也,莫不冀其;至其请老而归也,莫不惆怅失望,而犹庶几于万一者,幸公之未衰。孰谓公无复有意于斯世也,奄一去而莫予追!岂厌世混浊,洁身而逝乎?将民之无禄,而天莫之遗?

(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节选)


【注】①此诗作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当时欧阳修正被贬官峡州夷陵。朋友丁宝臣(元珍)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给他,欧阳修便写了这首诗作答。②颛:同“专”,专擅,专断。③场屋:这里指考场。④蓍龟:蓍草和龟甲,古代用以占卜吉凶。这里指为国家出谋划策。⑤庶几:表示希望的语气,意思是或许可以。
1.阅读《戏答元珍》一诗,完成下面小题。
(1)本诗一、二两句写的是早春二月山城的春风不到和“           ”,表现了春天到来之晚。
(2)“冻雷惊笋欲抽芽”一句中笋具有人的情态,请加以赏析。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尚”有以下多个义项,乙文中“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尚”的意思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超过,高出;②早先,久远;③崇尚,尊重;④尚且;⑤还;⑥差不多,几乎。
3.朗读“孰谓公无复有意于斯世也,奄一去而莫予追!”,你觉得适合用怎么样的语气?为什么?
4.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下列问题。
(1)乙文中“臣为朝廷惜之”的“之”指哪件事?
(2)结合语境,丙文①②处依次应填入           ,简述原因。
A.既用、复用     B.复用、既用
5.丙文中,苏轼评价欧阳修在世时“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请结合以上诗文和我们学过的《醉翁亭记》,谈谈你的理解。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山阴道上行

潘向黎

①在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参加了鲁奖作家鲁迅故乡行活动。三十位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齐聚千年古城绍兴,真可称为一大盛事。《小说选刊》主编徐坤本人也是鲁奖得主,她以双重身份当即在朋友圈引《兰亭集序》句子赞叹:【甲】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②《兰亭集序》,这颗书法史、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夺目明珠,就出自绍兴。兰亭雅集,地点是会稽山阴之兰亭,会稽,即后来的绍兴,而兰亭,就在绍兴西南兰渚山下。

③王羲之的儿子、书法成就与他并称二王"的王献之也喜欢绍兴的山水,他说过两句评价: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从此,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成了一个典故。山阴,和会稽一样,说的都是——绍兴。

④王献之说的是自然景观。我这回山阴道上行,觉得这里的人文风景更令人应接不暇。

⑤比如贺知章,这位唐诗人中最长寿的人,86岁告老还乡,写下了著名的《回乡偶书》。你可知他回的是哪里?他回的便是他朝思暮想的故乡——绍兴啊。他在外为官多年,未改的何止是乡音,还有一片乡思和乡心。《回乡偶书》其二不如其一有名,写得也极好: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镜湖,就是鉴湖,绍兴的一道明眸似的风景。至今鉴湖水清波依旧,见证着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深厚眷恋和绍兴的人杰地灵。

⑥在绍兴,还会想起明代的名士徐渭,他写过一首诗《兰亭次韵》,诗的小引相传萧翼窃《兰亭记》,掀阅,百花一时尽开说的是:李世民渴慕《兰亭》(即王羲之《兰亭集序》手书),派萧翼假扮书生,从和尚辩才手中骗到王羲之真迹,萧翼途中忍不住打开《兰亭》看了一眼,就那么一下子,居然身边的百花都开放了。贫病潦倒的徐渭所神往和感叹的,不但是神妙的艺术珍品,更是真正的艺术所得到的尊重。

⑦张岱,堪称明末的一位妙人。他善于发现绍兴的文化艺术和美食,在书中随手记录,如数家珍:绍兴琴派、绍兴灯景、戏曲、日铸茶、破塘笋、谢橘、独山菱、河蟹、三里屯蛏、白蛤、江鱼、鲥鱼、里河鰦……

⑧他也是茶人,在绍兴至少找到了两处名泉,一处是禊泉,一处是阳和泉。张岱在城内斑竹庵喝了那里的井水,觉得特别好,异之,去探看那口井,在井口发现刻有禊泉"二字,非常像王羲之的笔迹,益异之。如此说来,这个禊泉,不仅是好泉,而且极可能在一千三百年前就被王羲之发现了。禊泉的特点是过颊即空,若无水可咽者",禊泉的水质,张岱的笔法,都那么空灵。

⑨绍兴,我已经记不清来过多少次了。但其中的一次,我记得很清楚,2007年10月,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在绍兴举行颁奖典礼。记得在颁奖典礼上,有一个环节是把全体获奖者的书送给闰土的后人,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少年鲁迅和少年闰土并肩出现了。鲁迅笔下的记忆,鲁迅心中的记忆,鲁迅记忆中闰土的记忆,我对《故乡》的记忆,我被鲁迅作品感动的记忆,我自己对故乡、对童年的记忆,【乙】许多记忆,像风中的一串风铃,轻轻撞击,发出一片细碎而好听的声音

⑩记得那次颁奖典礼之后,在百草园接受电视台采访。面对用一句话说说你心目中的鲁迅先生的要求,我说:鲁迅先生,他是水中的盐,骨中的钙,云中的光。【丙】因为有了水中的盐,绍兴的山水名胜添了人文的味道和回味;因为有了骨中的钙,绍兴的文化品格更具力度和强韧;因为有了云中的光,绍兴的城市形象真正流光溢彩起来。

⑪因为鲁迅,绍兴的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世界闻名;因为鲁迅,我们在绍兴就自然而然地谈起《朝花夕拾》《野草》和《呐喊》……因为鲁迅,绍兴被重新命名了。这是一个作家对故乡最好的回报。

⑫在绍兴,我分明感到我们是在山阴道上行。【丁】那轮金黄色的圆月始终挂在天上,洒下一片清辉,那清辉是那样透彻,就像一种始终不变、无处不在的精神,又像一个表面冷峻的人内心的深情。

(有删改)

1.文章第⑤至⑧段,记录了许多与绍兴这座城市相关的文化名人和他们所展示的人文风景。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物人文风景
贺知章创作《回乡偶书》,_____________
徐渭____________,体现名士对艺术品的喜爱和对真艺术能得到尊重的渴望。
张岱记录绍兴的文化艺术和美食,找到名泉,____________
2.文章的开头【甲】处引用《兰亭集序》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3.品味语言可以运用推敲策略(如推敲词语、推敲修辞、推敲句式等),请选择合适的策略,分别赏析【乙】【丁】划线句。
【乙】许多记忆,像风中的一串风铃,轻轻撞击,发出一片细碎而好听的声音。
【丁】那轮金黄色的圆月始终挂在天上,洒下一片清辉,那清辉是那样透彻,就像一种始终不变、无处不在的精神,又像一个表面冷峻的人内心的深情。
4.结合全文,分析本文以“山阴道上行”为题的妙处。
5.环境与人的成长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丙】处划线句表明鲁迅对于绍兴的重要性。其实,不仅仅是鲁迅成就了绍兴的人文美名,绍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滋养了鲁迅。请你从以下三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对“环境影响人”的看法。
A.《孤独之旅》 杜小康     B.《水浒传》 林冲     C.《骆驼祥子》 祥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班级举办的“文章辨体”交流会上,博文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复习“说”这一文体。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1)析其字•读准文章:与“才美不外见”的“见”读音和释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其义自
B.贤思齐
(2)明其意•理解内容:请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②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翻译:因此,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屈辱,                  
(3)悟其理•丰富思想:《马说》中有“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请摘抄下面诗中与之有相似情感的句子,并将其蕴含的思想感情批注在相应的位置。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句:
批注:
(4)明其理•启迪人生:《爱莲说》托物言志,看似写莲花,实则寄托了作者的人生追求。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从中能获得什么启示?

(5)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
子孙弃者,无论关联教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A无论:
非夫人之物而假焉使用词典选择义项:①强迫;②强行;③勉强,尽力。B强:
高束成语印证法:束之高阁C高束:
(6)豆瓣软件有个小组名叫“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为什么现代人读书的速度赶不上囤书的热情?请你阅读选文,并作出回答。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 、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 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国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节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


【注释】①生:古代年轻男子的称呼。②汗牛塞屋:搬运起来累得牛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这里形容藏书很多。③庋(guǐ)藏:收藏。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路上我们一直在成长,虽然有拼搏的汗水、追梦的艰辛……但也有煦暖的阳光:父母的呵护、老师的关怀、朋友的鼓励……给了我战胜挫折的自信勇气、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前进的动力……在经历了一件事或一些事后,在交往了一个人或一些人后,我长大了。


请以“我长大了”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丙吉为相,有驭吏嗜酒,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复何所容?西曹第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

②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囊,边郡发奔命书驰至。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见吉白状,因曰:恐虏所入边郡,二千石长吏有老病不任兵马者,宜可豫视。吉善其言,召东曹案边长吏科条其人。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

③郭进任山西巡检,有军校诣阙讼进者。上召,讯知其诬,即遣送进,令杀之。会并寇入,进谓其人曰:汝能讼我,信有胆气。今赦汝罪,能掩杀并寇者,即荐汝于朝;如败,即自役河,毋污我剑也。其人踊跃赴斗,竟大捷。进即荐擢之。

④冯述评:容小过者,以一长酬;释大仇者,以死力报。唯酬报之情迫中故其长触之而必试其力激之而必竭。彼索过寻仇者,岂非大愚?

(选自《智囊全集》)


【注释】丙吉:鲁国人,封博阳侯。郭进:宋朝人,担任山西巡检。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     习:熟悉
B.见吉                         白:报告
C.吉                            具:详细地
D.有军校阙讼进者            诣:意旨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唯酬报之情迫中故其长触之而必试其力激之而必竭
A.唯酬报之/情迫中故其长/触之而必试/其力激之而必竭
B.唯酬报之情/迫中故其长触之/而必试其力/激之而必竭
C.唯酬报之情迫中/故其长触之而必试/其力激之而必竭
D.唯酬报之情迫中故/其长触之而必试/其力激之/而必竭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丙吉当丞相时,车夫酒醉后呕吐在车上,但丙吉并没有怪罪他。
B.丙吉得到称赞,说他关心边塞、尽忠职守,其实靠了车夫的帮助。
C.郭进手下军官告御状控告他,天子将他遣送给郭进,下令杀了他。
D.被郭进赦免的军官拼死作战,结果大获全胜,郭进给他升了官。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容小过者,以一长酬;释大仇者,以死力报。
类型:课外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廉 思

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广大青年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才能为人生之路奠定坚实知识基础。

②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学习可以增智长才、厚德明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学习其实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的过程,它扩大了人的精神空间与思想容量,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境界更加升华,心灵更加纯洁。所有的知识、智慧、才干、本领都是通过勤奋学习得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③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少年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少年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任何一个创新创造,都需要更多的知识去支撑。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在不断磨砺中总结出来的成长经验。学习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成长路上,青少年会有许多困惑、许多烦恼、许多选择。当面临人生困惑的时候,必须用学习去启迪智慧、找寻答案。只有学习,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④我们要胸怀使命去学习。把学习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以一个更远大的目标来激励自己。要通过学习,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要带着思考去学习。“学而不思则罔”“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习的要义,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更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满足于获取碎片化的知识,而要追求知识的“本真”与整体。在学习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善于“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才能获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学习一定要持有恒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不是一时兴起,必须成为一种习惯。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碎片化阅读和短视频浏览极为方便的当下,学习要有一股持之以恒的韧劲,远离浮躁、宁静致远,不走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捷径,才能从持续的学习中获益。

⑤恰是一生好年华,正是发奋学习时。青少年时期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勤奋学习,塑造优秀的人格,练就过硬的本领和才干,改变自己的前途命运。广大青年把勤奋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和态度,作为探索未知世界的一把钥匙,就能让学习的灯塔始终照亮人生前行的道路。

(选编自《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09日 )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可以增智长才、厚德明志,扩大人的精神空间与思想容量。
B.学习是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困境的不二法门。
C.文章多处运用道理论证,使论述有权威性,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D.文章的中心论点是:青少年要把勤奋学习作为探索未知世界的钥匙。
2.青少年应该如何学习?请简要概括。
3.下图是小文同学为本文做的思维导图,请你帮他补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要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A.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从选文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2.选文中A、B两个画线句子,请任选一句,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3.选文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作为开头,有何作用?结合选文回答。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电商直播


材料一: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正在就《网络交易监督管理法》《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的制定征求社会意见,这些规章将网络直播带货纳入监管范围,明确直播带货必须提供回看功能,网店不得通过删除差评,好评前置等方式误导消费者,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应真实、准确、全面地发布商品或服务信息,不得虚构或者篡改关注度、浏览量、点赞量、交易量等数据流量。直播营销平台应当建立直播间运营者账号信用评价管理制度,应根据直播间运营者账号信用评价、关注和点击数量、营销金额及其他指标维度,建立分级管理制度。这些立法方向切中了直播带货的细节问题,完善了直播带货管理制度,明确了直播带货的行为标准和管理标准,值得期待。

(摘编自新华网,2020年11月23日)


材料二:

关于“对电商直播是否有不满意的地方”问卷调查数据:


材料三:

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七都门,联合发布《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自2021年5月25日起施行。这一《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网络市场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

网络直播营销,即直播带货,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促进就业、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此次《办法)的出台,有利于从制度层面解决好相关问题。《办法)将从事直播营销活动的直播发布者,细分为直播间运营者和直播营销人员,并明确年龄限制。除此之外,进一步明确了直播营销行为8条红线,突出了直播间5个重点环节管理,对直播营销活动相关广告合规、直播营销场所、互动内容管理、商品服务供应商信息核验、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网络虚拟形象使用提出明确要求。

这意味着,直播带货不再是简单的“播播播”“卖卖卖”,而应是符合条件的人,以规范的言行,真实、准确、全面地发布商品或服务信息。直播活动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带货行为应该遵循公序良俗。

(摘编自人民网,2021年4月24日)

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直播带货纳入监管范围,网店不得通过删除差评、好评前置等方式误导消费者
B.电商直播中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宣传与实际不符的问题。
C.直播带货,近年发展迅速,在促进就业,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D.《办法》的出台,有利于从制度层面彻底解决直播带货过程中的所有问题。
2.根据材料二,请对直播带货的商家提出具体建议。
3.娜娜打算通过看直播购买一批物品,而她的朋友认为直播带货的产品大多会让消费者不满意,不建议娜娜购买,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