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类反应,某小组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和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来进行相关探究。
实验探究I:相同条件下往50mL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滴加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溶液的温度升高,发现此结论不够严谨,设计了下列3个对比实验:
①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5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②50mL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与5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③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50mL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得以上3个实验的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盐酸、NaOH溶液稀释时均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它们稀释时温度的变化量_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两溶液混合时温度的变化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此中和反应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两种离子发生反应放出热量的缘故。
实验探究Ⅱ:
①往装有50mL一定浓度NaOH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入几滴无色酚酞,再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时
②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无色溶液加热蒸发,“意外”发现溶液由无色又变成红色。同学们对此红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酚酞除外)进行再探究。
查阅资料:酚酞在pH<8.2的溶液中呈无色,在8.2<pH<14的溶液中呈红色。
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NaOH猜想三:NaCl、NaOH和Na2CO3
(3)大家认为猜想一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验证: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及现象),猜想三错误;
原因分析:反应后无色溶液中仍存在少量NaOH,加热蒸发,当溶液的pH在一定范围内
(5)总结反思:向某弱碱性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__________变红。(填“一定”或“不一定”)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灰汁团是宁波有名的小吃,由大米磨成粉和红稻草烧成灰后的浸出液制作而成团。小舟了解到红稻草烧成的灰主要成分是K2CO3(水溶液呈碱性),还含有少量K3SO4、KCl。为测定草木灰的浸出液中K2CO3的含量,在一烧杯中放入草木灰的浸出液50克,再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实验室只有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要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在稀释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胶头滴管、烧杯、量筒外,还需要__________
(2)要配制10%的稀盐酸370g,37%的浓盐酸需要多少g?____________
(3)草木灰浸出液中K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玲玲同学用某NaCl和MgCl2的固体混合物进行如图实验。

请根据图中数据(忽略过滤操作中滤液的损失)进行计算:
(1)写出滤渣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图中m的值为__________
(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钱(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取多枚铜钱放入烧杯中,分四次等质量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
实验次数1234
稀硫酸的用量/克20202020
剩余固体的质量/克20.017.414.813.8
分析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_______7(填“>”、“=”或“<”)。
(2)计算铜钱中铜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图甲中A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固体B反应,B质量为8克。将NaOH溶液渐渐加入到C中,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
(3)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实验时,兴趣小组想要探究硫酸溶液的最佳浓度。经过讨论确定稀硫酸的最佳浓度需满足以下两个要求:一是从实验开始进行到能收集到纯净氢气前的等待时间要短(<2min);二是收集氢气时(>50mL/min)。
(1)兴趣小组要测量从实验开始到收集纯净氢气前的等待时间,开始反应后,当观察到 ___________现象时,记录时间。
(2)请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帮助该小组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
实验室提供的材料:图甲器材、锌粒、98%的浓硫酸、蒸馏水等药品和秒表
建议:硫酸浓度大致在10%~50%之间,至少设置3组
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博想探究液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
取一根光滑的塑料管,固定高度和倾斜角度,塑料管末端装有一定质量的水,松开密封挡板,让水沿着管道下滑,带动水车转动(如图甲)。
   
(1)实验过程中,通过 ___________反映流水所具有的动能大小。
(2)小博同学选取横截面积较大的塑料管(如图乙所示),保证倾斜角度相同,水位高度相同,观察现象。小博设计乙组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___________
(3)分析与讨论:保证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第一次小博把乙中密封挡板全部松开,第二次密封挡板往上移动松开一半,水车两次获得的总动能是否相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雅发现家里经常切咸菜的刀很容易生锈,回忆铁生锈的条件,他想是不是食盐水更容易使铁生锈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
①按照图1所示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取两枚相同规格的普通铁钉用盐酸清洗后晾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
③向A试管中加入少量饱和氯化钠溶液;向B试管中加入     
④用连接传感器的橡皮塞分别塞紧两支试管,观察现象并采集数据。
(1)实验前用盐酸清洗铁钉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请补全③中的操作:___________
(3)图2是依据传感器采集到的A试管中数据绘制的曲线。对比甲、乙两条曲线,小雅发现在0﹣t时间段,试管内温度升高而压强减小___________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九年级在进行《从自然界中的铜到纪念币中的铜》项目化学习。探究课上,同学们进行了湿法炼铜和火法炼铜两种方案,如下:
方案一、湿法炼铜。
原理:

(1)上述步骤2中,实际操作时,将粗铁棒锻打成薄铁片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模拟湿法炼铜,提出了湿法炼铁(如下),查阅资料发现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不广。

请结合参考资料分析原因:___________

参考资料

1、铁的性质:在潮湿环境下易生锈

2、常见金属的价格:

铁2.7元/千克;锌26元/千克;铝16元/千克

方案二、火法冶炼。
如图所示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甲中锥形瓶内装有锌粒,分液漏斗里装有稀硫酸,丙中试管底部黑色固体为氧化铜。

(3)开始反应时,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
A.先打开甲处分液漏斗活塞
B.先点燃丙处的酒精灯
(4)反应结束后,甲、乙两装置中质量减少量为m1,丙中氧化铜固体粉末减少量为m2.为保证实验安全进行,且还原后的铜不会重新氧化,m1m2应存在的关系为 ___________
(5)不能用丙图的装置进行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理由是 ___________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甲所示为一款儿童玩具——软弹枪,使用时,可以压缩枪膛内弹簧,压缩枪内弹簧至相同程度,然后朝不同角度发射“子弹”,,如图乙所示。发射角度θ越大,“子弹”上升的最高高度越高。忽略一切阻力的情况下,请在丙图中画出小球到达最高处的速度与发射角度θ的大致变化曲线,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