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喜欢的事情,有热爱,练习的时候才不会觉得累。我不是为了奥运会而滑雪,也不是为了上斯坦福而学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我对它有热爱。
(中国女子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
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悬崖的边缘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
(作家史铁生)
A.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感慨万分。 |
B.要领会这首诗,得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来,因此展开这对翅膀,跟着海燕“在闪电中间,在怒吼的海上,得意扬扬地飞掠着”。 |
C.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
D.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
乡贤赵五爷
①在平安镇方圆的村子里,村人多称赵五爷为先生。
②赵五爷少时,曾上过三年私塾,那在当时的乡下就算是有学问的主儿。
③乡里人读书少,却素来敬重读书人。每当遇上操办红白喜事这等大场面,总少不了邀请赵五爷当执宾先儿,这角色好比城市里的司仪,是村里主持红白喜事的头面人物。
④说来也怪,尽管赵五爷对场面上的事驾轻就熟,却极少主持嫁娶类的红喜事,乡邻找上门时,他都推让给村西头执宾先儿张二爷。赵五爷道:“手里若有一碗饭,就要匀给人半碗。”张二爷笑道:“这个赵老五啊,心里清楚着呢。”
⑤如此一来,主持白喜事就非赵五爷莫属了。他拿手的有三招:写家祭、待娘舅和陪酒宴。
⑥这家祭犹如官场上的悼词,自然写的都是功德。对赵五爷来说不过举手之劳,可他从不敷衍,总是搜肠刮肚地归纳逝者的优点,征询过主家的意见后,再仔细斟酌遣词造句。赵五爷说:“人来世上走一遭,混好混差总要留个名声不是?”孤寡老人李三爷生前乐善好施,曾供着十几个贫困人家的孩子上了大学。李三爷走时,赵五爷憋足了劲为他写家祭,硬是把自己关在屋里一天没出来,时而号啕大哭,时而小声饮泣,家人敲门不应,劝解也不管用,心疼得老伴在室外边落泪边数落:“你个死心眼的榆木疙瘩,写几笔尽尽心意就行了,还真拿个棒槌当针使嘞?别没哭活李老三,倒把你搭进去啊!”等他哭够了,家祭也脱稿了,写出的家祭让全村人听了都哭得昏天黑地。在外打工长了见识的几个后生见此情景,也擦着眼泪拽个新词道:“咦——老五爷比那大导演还会煽情哩!”“看这话说得,”旁边上年纪的人就不乐意了,“这哪跟哪的事啊,情到这份上还用煽吗?赵五爷这家祭是用心蘸着血写成的,字字血,声声泪,都是戳人心窝子的话啊。”家人透露,赵五爷写过那份家祭后,伤感得病了好一阵子。
⑦说到待娘舅,赵五爷曾赌气:“我宁愿一口气往犄角岭上的田里挑两担土肥,也不愿在白事场上见一面娘舅。”旁边的人听了都点头称是。乡村里规矩多,那娘舅处理家事说一不二,且个顶个难伺候。那年腊月,铁蛋娘说不行就不行了。平时兄弟仨都把她当累赘,相互推脱不愿赡养。等到老娘奄奄一息时,那几个货却都怂包了。你说为啥?那一溜摆开的五个娘舅,长得凶神恶煞,都是野惯了的主儿,那火暴脾气上来,不把几个小子揍成柿饼才怪哩。人刚咽气,兄弟仨就齐刷刷跪倒在赵五爷家门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赵五爷那花白的胡子气得一撅一撅的,末了还得硬着头皮去料理丧事。发丧那天,果然就遇上难劈的柴了。到出殡的时辰了,几个娘舅硬是压着不让发丧,有意让铁蛋兄弟在众人面前丢丑。数九寒天里,费尽周折的赵五爷,对几个娘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苦斡旋,落得口干舌燥,对方依然不依不饶。“动家法——”赵五爷无奈之下使出撒手锏。随着他一声厉喝,铁蛋兄弟瞬间便被几个壮汉踹跪在老娘舅跟前,捣蒜似的磕头还不算,直到答应把爹孝敬好,供他颐养天年才算完事。那场面,倒也劝醒了不少人家。
⑧都说文人好酒,五爷自然也不例外。可到了陪酒宴的场面上,五爷却十分谨慎,私下里嘱咐帮忙的人道:“大家都放机灵点,这白事宴办好了是续情酒,自然为主宾延续情分;若办砸了就是散伙酒,咱替主家受过事小,有些主宾定会以此为借口断绝来往,万万不可小觑啊。”那年春上,办完张寡妇的丧事,几个娘家人心里觉得亏,就趁着酒宴上拿执宾先儿出气,要与五爷斗酒。只见几大海碗烧酒一字摆开,面对几位气势汹汹、跃跃欲试的娘家人,坐在酒桌边的五爷气定神闲,再三规劝不下之后,便苦笑着接招了。待到碗空酒下肚,望着被扶出门去的宾客,五爷仍不忘起身相送,之后什么话也没说,回家连睡了两天。
⑨近些年,年逾八旬的赵五爷就不做执宾先儿了,但每遇场面上的事,仍拄着拐杖前来,指点些礼法习俗。他平时也没嗜好,闲了就爱喝两口,酒喝多话就稠,能从前朝古代讲起,一直讲到当下。赵五爷嘴里的故事就像村边那汪泉水,总也讲不完,都是些得理让人、扶弱济困、教人向善的故事。
⑩去年秋后的一天夜里,做了一辈子善事的赵五爷如一片在风中飘零的树叶,无声无息地去了。家人说,老人没有病,头天晚饭前还喝了一小盅烧酒,就是老死的。乡邻们说,老五爷一辈子行善积德,走也走得安稳,不折磨自己,也不折磨儿女,终归是善人有善报啊。
⑪出殡那天,前来奔丧的人排了整整三里路长。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赵五爷为乐善好施的李三爷写祭文时,呕心沥血,竭尽全力留住逝者的美名,表现他对自己口碑的珍惜。 |
B.赵五爷赌气说不愿在白事场上见娘舅,体现了他对乡村娘舅陋习的深恶痛绝,以及引导民俗风气的愿望。 |
C.陪酒宴上,赵五爷“气定神闲”地接招,因为他酒量大,知道娘家人的酒量无论如何也无法胜过自己。 |
D.赵五爷热衷参与乡村民俗的诸多事务,至死不渝,在某种程度上对乡村社会起到积极的教化引导作用。 |
事件 | 把红喜事推给张二爷主持 | ② | 使出撒手锏惩罚不肖子 | ④ |
心理 | ① | 想让逝者有颜面 | ③ | 想借故事教育乡人 |
【链接材料】
乡贤或以品行崇高而闻名,或以处事开明而望重,最容易引起乡民的认同感,因其特殊的威望、身份、地位,“劝导乡里,助成风化”,维持乡间社会的礼仪和秩序。
送李少府贬峡中①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②。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③上秋帆远④,白帝城⑤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英骄躇。
A.首联中“此别”“谪居”等词点题,“嗟”字和“问”字表现了诗人与两位朋友的关系非同寻常。 |
B.颔联“巫峡啼猿”“衡阳归雁”与“数行泪”“几封书”,既是情景交融之佳句,又深得虚实结合之妙处。 |
C.颈联上句紧扣王少府被贬长沙,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望着明净高远、略无纤尘的蓝天,自然会洗尽烦恼。下句紧扣李少府被贬峡中,可以去古木参天、枝叶扶疏的白帝城凭吊古迹,以求慰藉。 |
D.中间两联在写法上有独到之处,连用了四个地名,体现诗人的情真意切,诗歌气势健拔,意境更为开阔。 |
印痕行为,动物的学习天赋
①有一条电视新闻:一个老头养只鸭子做宠物,老头走到哪里,鸭子就跟到哪里。带着鸭子逛街散步,鸭子表现得非常听话,有趣极了。类似的报道经常出现在新闻中。可是,你知道吗?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容易,你也完全可以。
②1930年,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纳德·洛伦兹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灰鹅的蛋分为两组,一组由母鹅孵化,一组由孵化箱孵化。结果由孵化箱孵化出来的小鹅把洛伦兹当成了妈妈,洛伦兹走到哪儿,小鹅就跟到哪儿。如果把两组小鹅扣在同一只箱子下面,当提起箱子时,小鹅会有两个去向,一组向母鹅跑去,一组则跑向洛伦兹。
③很显然,这种现象是小鹅一出生就接触母鹅和洛伦兹形成的印象导致的。康纳德·洛伦兹把这种现象叫做“印痕行为”。
④“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后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所以称为“印痕”学习,它是动物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只需一次经验(或最多数次),即可形成印痕,对动物行为发生长远的影响。
⑤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学会了。如许多鸟类最易掌握飞翔本领的时间恰值羽毛始丰之际,若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剥夺了它们学习飞翔的机会,那么它们以后就很难学会飞行了。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这其中的原因。据估计,可能是因为在生命的早期,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只有这一时期才能接受这类刺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就不能再进行印痕学习了。
⑥印痕行为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这些动物更愿意与由于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母(同类、人类)结伴,甚至对其表示出求偶的意向。有一次,洛伦兹就被他饲养的八哥当成了求爱的对象,八哥不断地往他嘴里塞食物。这也许就是一些自幼由饲养员养大的动物成年后难以成功繁殖的原因之一吧。
⑦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自然也会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美国卡斯卡底猛禽中心执行主任路易丝·施美尔有一次收到了一只被遗弃的会尖声叫的小猫头鹰。送来的人说,一天前在砍倒一棵树之后,在窝里发现了这只小猫头鹰。施救者走了之后,施美尔打开装着猫头鹰的盒子,那只小鸟就立即跳到了她肩膀上。施美尔急忙把送鸟人叫回来,问他们究竟养了这只鸟多久。“哦,你怎么知道的?”施救者非常诧异,但很快就承认,他们实际上把这只小猫头鹰当作宠物养了几个星期。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几个星期正是这只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因而它对人类产生了不适当的印痕。
⑧在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为了避免出生的熊猫宝宝对人产生印痕,饲养员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工作,猛看上去这些穿熊猫服的饲养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减少可能发生的印痕行为。
1.下列关于动物“印痕行为”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结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 |
B.“印痕行为”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
C.“印痕行为”对动物的晚期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 |
D.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 |
郊园即事
王勃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县溜①泻鸣琴。
草编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②。
A.诗歌首句用“春”字点明了时令,又用“赏”字引出了赏春这一主要内容。 |
B.颈联中,“合”“深”二字凸显了花草之茂盛,侧面表现了春天的无处不在。 |
C.尾联卒章显志,与首联照应,抒发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欲弃官引退的心智。 |
D.本诗以写景为主,把春景描写得清新自然,写景时还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我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文章通过父亲在火车上为儿子仔细挑选座位、艰难爬过月台给儿子买橘子等场景,从生活细微常见的小事中展现了父对子的关爱体贴以及子对父的敬重与不舍。
番茄炒鸡蛋
①已经在剧团演了五六年的戏了,生活平淡而规律。他的行当是文武丑①,俗称“小花脸”,总是作为配角出现,闲起来甚至五六天都没有戏份儿。多数时候,他还要化上侍卫的妆,或是小厮的,拄着竿子在后面杵着,一杵一个钟头。听着鼓点,听着胡琴,他倒不累,就是思绪早飞到别处去了。
②他不禁怀念起在戏校,师父给他讲戏的日子。还有师父做的番茄炒鸡蛋,酸甜的那个味儿,他再没吃到过。
③他个子较常人矮些,人也长得机灵,一条嗓子清清亮亮,喊个号子,湖面止都能起阵涟漪。师父说他“是个唱丑角儿的料”。他也着实喜欢这个行当,爱逗人乐。就算是练功累些,他也不怕,因为喜欢。
④去师父家学戏,一待就是一整天,也说戏,也唠嗑儿,常常误了饭点。师父就亲自下厨。师父是极简朴的,通常是拌点儿面条。他来了,就加一盘番茄炒鸡蛋,酸甜的。生长在北方的他第一次吃这种口味,“这里面为什么要搁糖?”他问师父。
⑤师父回答得很玄妙:“你看啊,生活是咸的,加点儿糖进去就中和了。”
⑥他太年轻,还不明白为什么“生活是威的”。其实,他吃过不少苦了。自小学戏的孩子,有几个是没吃过苦头儿的?十岁离家,和一帮师兄弟们出着晨功,踢着腿,翻着小翻儿就长大了。那些日子,他笑的比哭的多,总是那么无忧无虑的,没有心事。
⑦但如今,他有些明白了,他觉得丑角儿在剧团是受冷落的,明明有着几出丑角大戏却从来不排,《杨门女将》里他是奸臣,《锁麟囊》里他是男扮女装的丫鬟,唤作梅香或是碧玉。就连新排的交响乐京剧《赤壁》,他每天都跟全程,却只一幕有词儿,还是“舌战群儒”中叫不上名的角色。除此之外,他要跑整场的龙套。他的那个角色名儿,叫虞翻为此,他把《三国演义》翻了好几遍,却没看明白。这人是谁啊?他很迷茫。
⑧他打电话给师父,本想发发牢骚,又觉得太矫情。纠结半天,临了来了一句:“师父,你那番茄炒鸡蛋是咋做的?”他私下试过,加一勺糖,没味儿;两勺糖,不甜;三勺太甜了,除了甜没别的,不是师父做的味儿。
⑨师父哈哈地笑道:“一勺盐,两勺糖。”
⑩“甜的为什么放盐?”他不解。
⑪“没有那勺盐垫底,甜味儿怎么发得出来呢?”师父说。
⑫他放下电话想,他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⑬“喂,”师父在电话里喊他,“那个虞翻,好角色啊,出彩的。你可要好好地演!”
⑭“师父怎么知道?”他想。
⑮师父当然知道。师父早就知道!
⑯一件红袍,一顶乌纱,乌纱旁边挂俩“翅膀”,脸上一抹白,他就上场了。他一副穷酸样,指指戳戳,宽大的袖子一会儿甩上去,一会儿甩下来。“……龙腾虎跃龙行虎步虎步龙行,轰轰隆隆轰轰隆隆哎——是曹公哎一一欻!”台下笑了,他不敢笑,他的戏还没有结束。他在心里笑。“那刘备今已是山穷水尽,我看你孔明也黔驴技穷。无奈何搬救兵你把巧舌弄,诳吴侯蹬浑水你你你……移祸,移祸江东。”他的词结束了,他的戏还要继续。他
⑰这出戏结束了,下一出,还要继续。他是丑角儿,多数时候演配角,有时候也演主角。他再也没有忘记过,在一场戏中的定位。
⑱“生旦净末丑,粉墨登场,才是一出大戏;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才是人生。”这些话,师父没有教过他,但是日子久了,他也就明白了。
(选自《小小说》,有删改)
A.极言他外形、声音条件优越,在戏曲表演方面有天赋。 |
B.交代了他在戏曲表演方面有浓厚的兴趣。 |
C.与前后文交代的总演配角的境遇形成反差。 |
D.交代了他内心失落的原因,暗示他遭遇了不公正。 |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约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约,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1.第①段中写到了大量的景物,“冰雪”“草木”“燕子”“布谷”“植物的叶子”“秋风”“昆虫”等等,这些景物可否不必按照原文顺序随机来写?请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