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wǎng)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憧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tiáo出水,白鸥矫翼,霉湿青皋,麦陇朝雊(gòu,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王维《山中与装秀才迪书》)


【注】:①辋水:车轮状的湖水。②轻鲦:即白,鱼名。③雊:雄性野鸡的鸣叫。④黄檗,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和茎内皮可入药。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近 腊 月 下 景 气 和 畅 故 山 殊 可 过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①负势竞            ②与月
B.①与山僧饭而去 ②用再火令药镕
C.①天下独            ②猿则百叫无
D.①露湿青            ②东薄暮望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意思。
(1)鸢飞戾天者,望峰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2)非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相邀?
4.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的第一段先总写富春江的奇山异水,第二段紧扣“异水”,突出其清澈,湍急的特点,第三段则围绕“奇山”动静结合地描绘。
B.乙文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这段写的不是眼前实景。
C.两文描写景物都能抓住景物的特点,甲文中一个“绝”字最能概括景物的妙处;乙文中一个“趣”字最能表现作者的感受。
D.甲文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流露出自己和朋友共享林泉生活的愿望。乙文则是为了勉励朋友发挥天资,刻苦读书,成就功名。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1.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耐人寻味,请从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2.苏轼曾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这首诗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誓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乙】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4/6 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露菌学,细菌的形成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鸣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丙】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甲段“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中“无非”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
2.品析语句下面的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乙段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
4.阅读语段丙,请总结出“我”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行动有哪些。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父亲是个“爱哭鬼”

李兴慧

①父亲哭鼻子的历史还要从我出生时算起,我出生那天,父亲在产房门口来回踱步,当医生把哇哇大哭的我抱出来,父亲瞬间泪如雨下,其他家属和医生看到又哭又笑的父亲一脸茫然。当然这是后来母亲告诉我的。

②或许从那时开始,在我心里父亲就注定是个爱哭的男人。我小时候淘气,记得11岁那年和小伙伴打赌,从他家仓房顶上跳下来,双脚狠狠地戳在了水泥地上。

③回家后,我的腿越来越疼,但我担心父母责骂便早早地躲进卧室睡觉。后来,父亲得知消息后将那双粗糙的大手伸进我的被窝摸我的双腿,我佯装睡着没做任何反应。父亲责怪母亲:“你怎么不早告诉我?万一摔出内伤,以后孩子的腿要是有什么问题可咋办?”此时,父亲的声音已沙哑哽咽。

④躺在床上的我,心里对父亲多了一丝鄙视,这么点小事还要哭鼻子,太丢人了。父亲使劲把我摇醒,拉着我去医院。医生让我们先拍片,然后对父亲说:“如果骨折就需要做手术,手术后如果恢复不好很可能会影响孩子走路。”

⑤走出医生办公室,父亲的眼泪仿佛晨起禾苗上的露珠,轻轻一碰就要落下来。结果出来后,没有骨折,只是轻微的软组织受伤。眼角还挂着泪痕的父亲舒了一口气。

⑥后来上高中,村里的很多年轻人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我无心学习只想混个毕业证,可父亲还抱有一线希望,最终我的高考成绩自然是惨不忍睹。半夜我被父母房间里的嘀咕声吵醒。父亲说:“我听说人家市里的孩子都报各种补习班,难怪考得好。”母亲叹了口气:“是啊!我担心他就算复读也考不上。”“他考不上大学就得跟我一样扛水泥,都怪我这个当爹的没本事,对不起孩子。”接下来就是一阵吸泣声。

⑦一周后,父亲却不由分说地把我带到了一家补习班。交补习费时,我看到父亲伸进衣服兜里的手又伸了出来,额头上不知什么时侯已经冒出密密的汗珠。接待员看出父亲的钱不够,便说:“今天只要先交500元定金,上课时补齐即可。”交完钱回到家后,父亲让母亲翻出几个存折,一共是两万多元。父亲说:“这是留给你将来结婚用的,现在考大学要紧,这些钱够你上好几个月的补习班!回头我再多扛点水泥,你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⑧复读那年,我每天早起晚睡,刻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考上了大学。我把录取通知书交给父亲的同时给了他三万多元钱。父亲一脸茫然地问我钱从哪里来的,我笑着说:“我只上了一个月补习班。”父亲愣住了,不一会儿,眼眶就湿润了。

⑨大学毕业后,我顺利应聘到一家知名外企工作,薪资待遇很好,父亲高兴得不得了。一天,我正在上班,忽然接到母亲哭着打来的电话:“儿子,你爸在工地干活,从三楼摔下,钢筋插入了腿里,正在医院抢救。”

⑩我赶回家时,父亲已做完手术,母亲哭着说手术很成功,正在ICU(重症监护室)观察。我一再恳求,医生终于让我进去看一眼就出来。父亲见我进来,愣了一下,然后微笑着说:“你咋进来了?”我声音有些哽咽:“我不放心,求医生让我进来的。”“不用担心,医生给我打了止痛针,一点都不疼。”看到父亲一脸轻松的样子,我松了一口气。

⑪医生让我抓紧时间出去,我安慰了父亲几句就往外走,快走到门口时,我就听见医生大声说:“不行,疼也得忍着,打完止痛针才一个小时,至少隔四个小时才能再打,否则会产生依赖性。”我回头看见父亲正把手放在嘴边对着医生做着“嘘”的动作,然后望向我的方向。父亲瞥见我正回头看着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⑫走出ICU的那一瞬间,我再也忍不住泪如雨下。父亲忍着如此剧痛,还在微笑着安慰我。那一刻,我终于明白,父亲所有的泪都是为我而流。我是父亲的“泪点”,每一次“风吹草动”都能让父亲泪如雨下。

⑬此刻,父亲的那些泪水仿佛千斤重,砸在我的心里,很疼,很疼。

(选自《意林》2023年10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语言质朴而细腻,字里行间流淌着汩汩真情,感人至深。
B.文章采用倒叙手法叙事,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
C.文章不但写父亲,还写出了“我”的转变,从侧面衬托了父爱的伟大。
D.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2.文中的父亲多次流泪,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补充下面的表格。

父亲流泪的情形

父亲的情感

我出生时,父亲泪如雨下

(1)

我腿受伤,父亲哽咽落泪

(2)

我高考失利,父亲深夜啜泣

(3)自责

我考上大学,父亲眼眶湿润

(4)
3.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交补习费时,我看到父亲伸进衣服兜里的手又伸了出来,额头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冒出密密的汗珠。
4.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从两个方面分析
5.标题“父亲是个‘爱哭鬼’”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玩泥

宋灵慧

①对我来说,玩泥绝不仅是乡愁。

②小时候,家住在村西北角高台子上。台子下边是小树林,林子下边是大水坑,这就是玩泥的地方。

③玩泥,有文玩和武玩。

④武玩男孩子们唱主角,我们是观众。

⑤数了伏的午后,知了们嗓门子贼亮,“知了——知了——”,把大人们叫乏了呼呼睡去。皮小子尥着蹶子跑到坑边,凉鞋背心扒了,扔到树下,跳到坑里。水鸭子似的扎几个猛子,凫几趟水,玩泥大戏开演了。

⑥坑北沿儿坡缓,黄泥,晒饱了太阳。小子们一字排开哗哗哗,对着坑沿儿撩水。泥润了,台子搭好了。猫腰挖起坑泥,头脸身上划拉,两只手小泥板似的,把自己糊得严严实实。嘴巴一张,白牙露出来,黄泥流进去。“噗噗”着嘴边的泥,跑上坑沿儿。坐下,奓开胳膊,“开车啦!”哧溜——,滑到水里。扎个猛子,再挖泥,再抹。单个开车烦了,就开火车。一串泥鳅子排好,领头的喊“火车开了”,噼里扑噜,你推我挤栽到水里。时间长了,坑北沿儿让这群屁股划成了长长的泥簸箕。

⑦既然是武玩,“险情”就常发生。泥里的玻璃瓦片煤砟儿,把腿肚子、腚蛋子刺个口子。血从泥里冒出来,划拉划拉,口子浅,继续玩;口子深,跟小孩子嘴似的翻哧着,捋把青青菜来,搓巴搓巴,糊上。再不好,就到奶奶大娘家,要点消炎粉撒上,坚决不能叫爹娘知道。玩儿一夏天泥的孩子,黝黑油亮,铁打的一样结实。

⑧文玩儿,是我们女孩子和小男孩的事儿。

⑨小树林东面是聋子奶奶家,门对着坑。穿堂风一刮,门洞忒凉快。聋子奶奶房后是一条大沟,红胶泥出名。胶泥有脾气,粘,夹锨,没力气挖不来。就算挖来,也是生的,一个瓣儿一个瓣儿的,得蘸着水,在硬地方摔,熟了才能玩儿。聋子奶奶门洞旮旯有个瓮碴子,扣着旧盆,到夏天,里面就是奶奶给摔熟的胶泥,一条条的。我们坐在地上,守着块儿废青砖,啪唧,啪唧,边摔边捏,聋子奶奶坐在门洞口,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蒲扇看。

⑩打啪儿,也叫摔破锅。块泥,成锅的样子,起,高到地上,“噗”,破一个洞,力气越大,破洞越大。俩人一对儿,给对方补,破洞越大,赢的泥越多。太小的孩子,摔不破,输没了泥就哭,聋子奶奶就从破瓮里拿一块哄他。

刻模子也有输赢,但不是输泥。模子是砖的,跟小镜子差不多,从集上买,好几分钱一块儿。翘尾巴的狗,叼鱼的猫,大眼睛蜻蜓,花盆里的花……揪一块儿泥,抟圆,拍扁,扣在模子上摁,捏,刮,慢慢揭开,图案刻在泥上,模子就成了。摆在墙根下晾干,就拿去“赢”东西。“拾柴火换模儿——”串街小贩似的喊几声,伙伴们就跑到树林捡柴火。模子按好坏论价,这个换干棒儿,那个换软柴。

聋子奶奶看我们玩泥,蒲扇摇着摇着就打盹儿,盹儿打够了做针线,针线做够了就跟我们捏泥人。聋子奶奶啥都会捏,孙悟空,手搭凉棚的,吃桃子的,举着金箍棒的,还有猪八戒、唐僧,《地雷战》里偷地雷的……聋子奶奶捏着泥人还讲故事。说世上的人都是泥变的,从前有个奶奶,捏了好多泥人,一吹气,泥人变成人了。怎么有瘸腿瞎眼的呢?不能怪捏娃娃的那个奶奶。贴一锅饼子火候还不匀实呢,有没饹喳儿的,还有糊了的,还不都一样吃啊。

我教了三十多年书,自以为读书很多,可这几年总觉得,不识字的聋子奶奶比我有学问。如今,水坑没了,村里的孩子不玩泥了吧?他们还是从里到外,铁打的一样结实么?

(有删改)


(注)①尥(liào):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②奓(zhà):张开。③忒(tuī):太。④旮旯(gā lá):指角落。
1.请按文中的顺序,将“武玩”过程补充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撩水润湿坑沿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任选一题作答)
①胶泥有脾气,粘,夹锨,没力气挖不来。(从修辞的角度)
块泥,成锅的样子,起,高,反到地上,“噗”,破一个洞,力气越大,破洞越大。(从加点词的角度)
3.文章结尾说“不识字的聋子奶奶比我有学问”,聋子奶奶有哪些“学问”?请简要概括。
4.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玩泥”为叙事线索,把“武玩”和“文玩”两种玩泥方式紧密串连起来。
B.第⑥段运用“噗噗”“哧溜”等拟声词描写“玩泥”的情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C.第⑦段写武玩“险情”常发生,孩子们坚决不让爹娘知道,是怕爹娘打骂阻止。
D.第⑨段“穿堂风一刮,门洞忒凉快”点明孩子们在门洞“武玩”“文玩”的原因。
5.开篇作者说“玩泥绝不仅是乡愁”,除了“乡愁”外,“玩泥”还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留在记忆里的       
要求:(1)先正确补题再作文。①要做到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请用“XX”代替。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在这境界里,_________,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草原》)
(2)_________,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浪淘沙》(其一)中写出黄河曲折蜿蜒、气势磅礴、浩瀚绵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书湖阴先生壁》中运用典故,把山水化成具有生命情感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句子默写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B.③①④②C.④③①②D.④②③①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班委推荐你与小舟组队参加学校“学经典古文,悟文人情怀”阅读素养展示活动。以下是阅读材料之一,请你认真阅读,与小舟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跋傅给事帖

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爵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能使虏消沮退缩,自遣行人请盟。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变恢复为和戎,非诸公初意矣。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今观傅给事与吕尚书遗帖,死者可作,吾谁与归?嘉定二年七月癸丑陆某谨识。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作者 南宋 陆游)


【注释】①傅给(jǐ)事:指傅崧卿,南宋主战派代表人物。②翊(yì)戴:辅佐拥护。③丑裔:对金人的蔑称。④蔑如:浅薄不足道。⑤消沮(jǔ):失败。⑥和戎:这里是对敌屈服的意思。
1.任务一: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期________
(2)卒________
(3)会________
(4)复________
2.任务二:小舟找到了对本文的评论文字“描叙简洁传神,议论旗帜鲜明,抒情爱憎分明”,但他还是一知半解,请你结合原文,帮助他赏析下列句子的精妙之处。
(1)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
(2)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
3.任务三:小舟有个疑问:文中“死者可作,吾谁与归”,和《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个句子类似,两者表达的情感一样吗?请你结合作品为他解惑。
类型:课外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对很多渴望“速读”的普通观众来说,戏剧却是“阳春白雪”,不知该如何去欣赏。
②戏剧是探讨人性的艺术,要慢慢地悟,这是欣赏戏剧的根本原则。
③欣赏戏剧,其实最重要的是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获得了怎样的体验。
④而有的时候,戏剧体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在看的时候不要急功近利。
⑤因为戏剧更多地在探讨人性,任何一种艺术剧种,追求的都是个人体验,因为每个人的审美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⑥就好比我们年轻时不能理解的诗歌,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遇到一些事情之后,对诗句就有了新的体悟。
A.③⑤⑥④②①B.③⑤①②④⑥C.②①③⑤④⑥D.②①④⑥⑤③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