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甲 |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无色 | 猜想一成立 |
乙 | 产生无色气泡,溶液为无色 | 猜想二成立 |
丙 |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红色 | 猜想三成立 |
A.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11.7g |
B.若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06.2g,则样品全部变质 |
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不变色 |
D.样品质量可能为5g |
A.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 | B.将食盐与水按10:90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
C.将20g食盐溶解于180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 | D.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 |
A.操作Ⅰ是过滤,操作Ⅱ是蒸发结晶 |
B.Y可以是硫酸,也可以是盐酸 |
C.最终得到的硝酸锌晶体中的锌元素的质量等于废液中锌元素的质量 |
D.固体A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 |
编号 | KC1O3质量/g | 催化剂 | 催化剂质量/g | 收集O2平均速率mL。min-1 |
实验1 | 0.49 | 无 | 0 | 11.8 |
实验2 | 0.49 | MnO2 | 0.2 | 28.2 |
实验3 | 0.49 | 碗渣粉(60目) | 0.2 | 49.1 |
实验4 | 0.49 | 碗渣粉(30目) | 0.2 | 23.7 |
实验5 | 0.49 | 红砖粉(60目) | 0.2 | 28.3 |
实验6 | 0.49 | 红砖粉(30目) | 0.2 | x |
A.有无催化剂 | B.催化剂种类 |
C.催化剂的质量 | D.催化剂颗粒大小 |
序号 | ① | ② | ③ |
“鱼浮灵”质量(g) | 0.3 | 0.6 | 1.2 |
最大溶氧量(mg/L) | 9.25 | 9.38 | 9.80 |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水样 | 鱼池水 | 自来水 | 矿泉水 | 蒸馏水 |
加“鱼浮灵”前 | 8.4 | 8.4 | 8.5 | 10.63 |
“鱼浮灵”溶解后 | 10.99 | 10.12 | 10.82 | 11.55 |
消毒液 | 开始褪色 | 完全褪色 |
未加酸 | 5小时 | 48小时 |
加酸 | 1分钟 | 15分钟 |
序号 | 84消毒液与水体积比 | 温度/![]() | ![]() |
① | ![]() | 3 | 608 |
② | ![]() | 16 | 592 |
③ | ![]() | 52 | 5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