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组同学围绕金属铜展开了学习
Ⅰ:铜的性质
小组同学通过如图所示实验认识铜的性质:
(1)实验1,观察到火柴头燃烧,说明铜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
(2)实验2的现象是
________。
Ⅱ:铜的冶炼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炼铜工艺的发展史如图所示。
(3)火法炼铜涉及的化学反应之一为:



,该反应是
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的方法:“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即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则可得到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5)生物炼铜是先将硫化铜(CuS)在硫杆菌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
__________化合生成硫酸铜。
(6)电解精炼铜过程中,电能转化为
___________能。
(7)我国古代制黄铜的原理如图所示。
①混合均匀前常将炉甘石、木炭等原料粉碎,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
②高温还原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得到的黄铜比纯铜硬度
____(填“大”或“小”)。
③为了测定某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g黄铜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氢气0.1g。则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Ⅲ:铜的锈蚀
铜锈赋予青铜器历史感。铜锈主要有Cu
2(OH)
2CO
3和Cu
2(OH)
3Cl,考古界根据铜锈是否会加速铜的锈蚀分为“有害锈”和“无害锈”,其作用示意图如下:
(8)据图可知Cu
2(OH)
3Cl具有
___________(填“致密”或“疏松”)结构,因此属于
______________(填“有害锈”或“无害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