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以华制华”策略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D.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敢把乾坤力挽回”。这些诗句共同体现了中国近代进步人士强烈的
A.实业救国思想B.君主立宪思想
C.民主共和思想D.爱国主义思想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为礼服。女子礼服,上装是对襟衫,下装是裙子。这一规定的实质是南京临时政府
A.重视服饰身份象征B.强制推行服装统一
C.大力推进社会平等D.全面学习西方文化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对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A.有识之士开始受到刺痛B.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显现
C.曾国藩预感清朝的危亡D.日本独霸中国局面的形成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898年,《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渐成为报纸文章的常用语,许多爱国志士爱用这类术语作为子女的名字。这主要表明《天演论》在当时中国的宣传(       
A.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B.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C.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D.阻碍了传统思想的发扬光大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史载:轮船招商局初期仅有轮船三艘,1876年增至十二艘,洋商大起嫉忌,旗昌、怡和、太古等外国航运公司纷纷跌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洋务运动
A.对外国资本入侵有一定的抵御作用
B.使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C.使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辛丑条约》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这一规定标志着清政府
A.加强了对老百姓财富的搜刮B.丧失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
C.削弱了中国军队整体的实力D.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张之洞提到:“乙未(1895年)以后,志士文人,创开报馆,广译洋报,参以博议.始于沪上,流衍于各省,内政、外事、学术皆有焉。”其所述现象表明(       
A.新式学堂开始创办B.新型媒体得到发展
C.国民革命蓬勃开展D.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
B.魏源的《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须经双方协议
D.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856年12月,《北华捷报》详细梳理并刊载了当时发生在广州的一系列事件,公开了十多篇英国领事与两广总督来往书信的全文,并在评论中有意突出中国官员的“傲慢”,以佐证其“外国人长期受到中国人的蔑视和侮辱”的立场。此举旨在(     
A.向在华洋人介绍中国时局进展B.指责中国外交上的傲慢行为
C.配合英国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D.为英法火烧圆明园进行辩护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