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滴水穿石,铁杵成针,都是因为专注。在你的学习中,或许有因为专注而获得的感受与思考,或者是培养专注力的体验与过程。


请写一篇文章,或讲述,或阐述。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水湄

方华

(1)秋后的菖蒲,生长得繁茂葱茏,在湖塘河沟边竖起一道绿色的屏障,是水边一道美丽的风景。

(2)“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这是唐诗人李贺的《大堤曲》。时光易逝,但菖蒲青青。人到中年的我,每在郁郁的菖蒲丛边行,总会想起那遥远的童年。

(3)夏末秋初,菖蒲抽苔,会结出一个个的圆柱状的棕色的蒲棒,乍一看,极似串在一根木签上被烤过的火腿肠。在我孩童时,还没有火腿肠这种食品,只知道这蒲棒采回家,母亲可以用它做枕头芯,又软又轻,枕在头颈下很舒服。

(4)面包一般松软的蒲棒会在风中爆开,白色的绒花洒落蒲叶和水面。蒲棒成熟的时候,若和母亲一起正从菖蒲丛边走过,母亲会折下一两枝给我,我鼓起小嘴使劲地吹,快乐的笑声就和着绒花在田埂上、蓝天下,随风飘散。

(5)一日闲暇,在郊外的湖边漫步,看见蒲丛边有拍婚纱照的,摄影助理的手里即拿着几只蒲棒,在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按动里,洁白的蒲花被吹散,漫天飞舞,营造出非常浪漫的氛围,让我感到意外惊喜。

(6)幼时,母亲可能怕我们玩水失足,经常恐吓:不要到水边去,那里有蛇、水獭猫。可这样的警告实在敌不过菖蒲丛中那些诱惑。

(7)菖蒲丛中的水域,会有野生的菱角,是物资匮乏时代孩子们喜爱的美食。也有一些零落高举的莲蓬,成为孩子们的惦念。运气好的话,还会在那些或与芦荻杂生、或被黄色的浮萍花围绕的蒲丛中,捡到水禽生下的蛋。

(8)捡到硕大的大雁或鹭鸟留下的鸟蛋,会喜滋滋地用衣角兜回家,虽然会得到母亲的一番呵斥警告,但也会在随后的饭碗中品尝到一顿难得的美味。

(9)母亲也会破例亲自带我们到水边去。在烈日下,母亲用镰刀割下一人多高细长的蒲叶,顺便收摘一些孩子们够不着的菱角、莲蓬,丢给站在埂上的我和妹妹。割下的蒲草,母亲会在门前的场地上晒干,一连几日编织蒲垫、蒲扇。

(10)夜晚,摇着小小的蒲扇扑打飞舞的萤火,或是坐在散发着香气的蒲垫上,看满天的星光,听母亲讲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故事。现在想来,真有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美好意境。

(11)《本草·菖蒲》上载:“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菖蒲叶形似剑,香味浓郁,有解毒祛邪之效,中国人在端午时有门窗上悬蒲叶以避疫护佑的习俗。这种习俗在江南尤为兴盛,是江南水域密集、菖蒲丛生的缘故吗?

(12)在我幼时,每逢端午,母亲也将蒲叶与艾草同插在门楣上,以保佑家事安康。只是,我现在蜗居城市多年,一被所谓除旧革新的现代文明浸染,一是难得有与菖蒲亲近之机,而母亲也早已与我天各一方,端午门前悬蒲叶的习俗也渐渐淡忘失却。

(13)某日,在一朋友家,见一硕大的陶瓷盆中养着一丛极似菖蒲的植物,只是没有水湄边的蒲叶挺拔野性,叶色是一种嫩青,不是墨绿。问朋友,竟真是菖蒲。原来,菖蒲在中国文化里还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真是孤陋寡闻了。

(14)于是得知,因菖蒲碧叶葱茏、根似白玉,凭水临石、清静高雅,又有驱蚊灭虫、香味清新的功效,自古即有人莳养。据说,古人夜读,就常置一盆菖蒲与案,以免灯烟熏眼之苦。

(15)友人告知我自古传下的侍养菖蒲的方法:“以砂栽之,至春剪洗,愈剪愈细,甚者根长二三分,叶长寸许。”怪不得我见了朋友家中的菖蒲不敢相认呢。

(16)“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我还是喜欢那一片水域边自然生长的菖蒲,这种思念,正犹如元稹这一行诗句所表达的,思念犹如菖蒲,疯狂地滋长,满天飞舞,穿越漫漫时空。

(17)席慕容在一首《菖蒲花》中写道:“我曾经多么希望能够遇见你/但是不可以/在那样荒凉寂静的沙洲上//当天色转暗风转冷/当我们所有的思维与动作都逐渐迟钝/那将是怎样的一种黄昏……”

(18)在这样一个秋天,这样一个菖蒲葳蕤的日子,想起菖蒲,想起以菖蒲做背景的那些身影,思念也如秋日蒲草一般葳蕤,只是,菖蒲岁岁重生,而我们,却再不能与往事相拥。

1.文中围绕菖蒲,回忆了与母亲在一起的哪些童年往事?
2.作者在第13~15段中写到朋友家的菖蒲,你认为可以删去吗?说说你的理由。
3.联系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本文中“我还是喜欢那一片水域边自然生长的菖蒲”的理解。

链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4.对于文章的题目,小高和小虎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两相比较,请说说你更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小高:我认为《水湄》这个题目起得很好。小虎:我觉得这篇文章的题目应该改为菖蒲。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活界碑

丁迎新

①将军来了,年逾九旬的将军脱下军装已久,心中仍装着千军万马,装着边疆,人人还叫他将军。将军是来验证一件事,一个人,他不相信媒体上看到的,唯有目睹,必须目睹。

②这是新疆毗邻某国边境几十平方公里的无人区: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一望无边,夏天蚊虫独霸天下,冬季零下四十摄氏度,狂风暴雪是主人,积雪深达一米。这一切,将军再熟悉不过。

③面前的人让将军吃惊不已,没想到他会如此老相。面色黑福,石般质地,满是皱纹如刀刻,腰背略显佝偻,步伐却矫健,精神抖擞。面对将军,他显得格外兴奋活泼。

④将军和男人,在偌大的天地之间巡视。

⑤男人居住的屋,石块垒砌,不大,但牢固。屋有些年份了,发黑又刷白,在荒原上格外醒目。荒凉已属于过去,如今有绿草茵茵,似一张绿毯向四方铺陈。环屋而立的是树,一排排,一行行,个个精干,像严阵以待的士兵,不分昼夜站岗放哨。

⑥最夺目的是屋门正前方场地边的旗杆上,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从不停歇地飘扬。旗杆下接大地,上顶蓝天,虽不够光滑,不够笔直,但绝对直立向上。四面八方的树木草茎随时向它看齐。

⑦有草了,在原先风卷沙土扬的荒原上,虽不茂盛稠密,但毕竟是有了斑斑驳驳的草。男人指着那些草说,种的,一次不行两次,一年不行两年,我有的是时间和干劲。

⑧有树了,稀稀拉拉,像针插在地上,偶尔会成排,那肯定是在特定的位置上。男人说,种树更难,我对儿子和女儿都没对它们好,眼睛盯着,用手扶着,怀里搂着。水,我舍不得喝,一口口喂给它们。天天守着它们,它们不敢不活,不活就对不起我了。

⑨将军有新的发现,这里或那里,同样是树、是草,长在那一块范围的是一个国旗的形状。另一块是党徽的形状,又一块是八一的形状。平原广阔平坦,土黄草青树绿,站在远处高处看,异常醒目。以将军一生的经历,这是三个再熟悉不过的图案,也时时可见。但眼前的景象,自然而然叠加到根深蒂固的荒凉背景上,心潮涌动,不能自抑。男人不在意,只是嘿嘿地乐,说,反正是植草,是栽树,不如一物多用。让那边的人一眼就能明白,这是咱中国的地盘,不但我在坚守,而且一草一木都在坚守

⑩眼前是边境线了,将军看到了界碑。界碑只有一块,可沿着界碑,是一排长长的石头堆出来的长城,两端看不到边际。石头有大有小,有方有圆,但相互咬合穿插,像无数个人相互握手拥抱,肩腰搂缠,汇聚成强大的壁垒,生根兀立。这是什么样的工程?这里最多的是土,鸡蛋大的鹅卵石都不易发现。男人凭借一个人的力量,花费了多少时间,花费了多少心思!

⑪它们跟界碑一样,比我尽责多了。男人有点儿不好意思。不过,关键时候还得靠我。五千来年,劝返制止临界人员有上千吧,没发生一起涉外事件。说到这,男人脸上洋溢着自豪和自信。

⑫男人领着将军攀上高处,方圆几十公里尽收眼底。石墙,树木,草丛,置换了荒凉,处处生机。男人的手从左指到右,转了一圈,骄傲地对将军说,我官不比你小啊,它们都是我的兵,日夜站岗放哨,成守边疆。当年建制撤销解散,我让您特批我留下,我没愧对您吧?

⑬将军忍不住了,闭了半天的嘴一声干咳,喊出了立正的口令。男人发愣,怎么还要换训?小时候,一喊立正就意味着训斥。将军的眼里隐隐闪着泪光,说,你站好,我给你敬个礼。

⑭这个军礼,沉重庄重,蕴含无限。男人的回礼是颤抖的,礼毕,哽咽着说,抱歌!我不能陪您终老了。我要在这儿守下去,死后的骨灰也埋在这些树根下,让树继续长,再壮些高些,随它们一起往下坚守。

⑮将军好想说,儿子,还有我呢,我们一起。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活界碑”在选文中指什么?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3.选文②段对边疆恶劣环境的描写,有什么用意?
4.选文⑨段的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作品的结尾出人意料,将军与“男人”是父子。其实,前文有多处伏笔,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6.选出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A.将军来到边境,“是来验证一件事,一个人,他不相信媒体上看到的”,小说一开始就为读者留下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将军看到青草绿树组成的国旗、党旗与八一图案,“心潮涌动,不能自抑”,主要因为这些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C.“眼睛盯着,用手扶着,怀里搂着”,运用排比的修辞,表现了“男人”改变荒原的坚定信念、顽强意志。
D.将军眼里闪着泪光,庄重地给“男人”敬了个军礼,以这种反常的举动,表达了对戍边战士的肯定、尊重与礼赞。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老舍定书名为《骆驼祥子》,全书“骆驼”一共出现92次,祥子出现数千次。探究作者给主人公命为“骆驼祥子”的原因以及为啥没有给他姓,名字前加骆驼?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的馈赠点燃了我》歌词中写道:漫天的星空在闪烁,光洒满心中每个角落,是你的馈赠点燃了我,点燃了最简单的生活。


请以“你的馈赠,点燃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按题目要求作文;②内容具体,感情真挚;③除诗歌外,不限文体;④字数不少于600;⑤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最美的化学反应

邓迎雪

十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

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

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的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在我眼里,他简直像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好像都被施了魔法,立即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

有次我和同学去他家玩,秋明又给我们演示他的化学新实验。只见他端着一杯棕黄色飘着香味的茶水,然后用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棒,在水里轻轻搅动三下,口中念声“变”,那杯香气四溢的茶水立即变成了蓝色的墨水。还没等大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秋明又把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里轻轻一搅,淡蓝色的墨水又变回了刚才的茶水。

“哇——”我们惊呼连连。

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

众人摇头。

秋明嘴边绽放出一抹狡黠的笑,说:“这是因为玻璃棒的一端先蘸上了绿矾粉末,另一端蘸上了草酸晶体粉末,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

“停——”我们大叫,“赶快再变个更好玩的。”

看我们对那些枯燥的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秋明遗憾地皱皱眉,把没有讲完的知识咽了回去。然后又做了一个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的化学实验,自然大家又是一片叫好。

我不由得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你这家伙以后不当化学家就亏了!”

秋明的眼睛更亮了,说:“对呀,我的理想就是当化学家,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

“我觉得秋明有当魔术师的潜质。”另一个同学说。

“我还是最喜欢化学。”秋明说。

可是世事难料,秋明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坚强的秋明为撑起这个家,供弟弟继续读书,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南方打工去了。

离开了校园,秋明的化学梦一定是从此破灭了。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为他难过。

不久,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全家迁到了外地。再后来,我又去了遥远的他乡读大学,人生的轨迹离秋明越来越远,我们渐渐地失去了联系。

没有想到,时隔十五年,我竟然在电视屏幕上见到了秋明。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

此时的秋明已是一副中年人的模样,胖了,额头上有了细细密密的皱纹,但眉眼间还是那么熟悉,以至于我一眼就认出了他。

那是一档业余组魔术选拔赛节目,秋明和搭档笑眯眯地上场,自报家门后,台下两位评委不知悄悄地在嘀咕些什么。

随后评委问了秋明一个和赛事完全不相关的话题。

“你的个人资料上,有项内容十分吸引我,那就是你曾经获得过省里的道德模范奖,这些年资助了许多孤残儿童读书,你能讲讲这件事吗?”

“是这样的,”秋明不好意思地笑,“读高中的时候,我因家庭贫困失去了读书的机会。17岁时到广州打工,扫过厕所,做过零工,干过电焊,遭了不少罪,知道没有文化的痛苦,也对渴盼读书的心情有着深切的感受。前些年,我开办了一家机械加工厂,经过自己的努力,如今,日子好过了,厂子也越来越红火,我就想尽自己的能力资助一些孩子读书,帮他们圆梦。”

“你小时候有什么梦想呢?”另一个评委问。

“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

看到这里,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又想哭又想笑,我为秋明经历的这些磨难而难过,也为他没有实现理想而感到遗憾!好在,在锲而不舍的奋斗下,秋明终于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如今,他把这成功化成了点点滴滴的关爱,给予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秋明真是好样的!

我忽然想,这难道不是秋明做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吗?在他坎坷曲折的人生旅途上,他播下勤奋、执着、坚持和善良的种子,努力在岁月里耕耘,终于在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出了丰硕、美丽的花朵。

我好想立即告诉秋明,这是一场多么美好的化学反应!

1.请结合文章,完成下表。
时间情节“我”的心理活动或表现
初中时喜欢化学,常给同学们演示有趣的化学实验①感叹神奇
高中_____难过
_____开办机械加工厂,资助许多孤残儿童读书/
现在_____赞美钦佩
2.小说中多次写到了秋明的笑。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中的“笑”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1)秋明嘴边绽放出一抹狡黠的笑……
(2)“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
3.请结合全文,说说小说题目“最美的化学反应”的含义。人生中充满了的“变”与“不变”,请结合原文秋明的人生及链接材料,谈谈你对人生之路上“变”与“不变”的理解。
【链接材料】

“原本他就是一位普通的老师,没想到竟然上天了!”5月29日这一天,我国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名单正式向外公布,就当所有人都在为此消息感到兴奋之余,却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在航天员海报之中,有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小伙。他叫桂海潮,1986年出生于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的桂海潮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套《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是他在少年时期最为心爱的科普读物。后来,他以县城理科第一名的成绩成功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至读研读博。31岁时,他任职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担任特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而36岁的桂海潮以载荷专家的身份加入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队伍,成为我国首位戴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余村大草坪正在举办“夏日非遗市集”,鄣吴竹扇受到了游客们的欢迎,他们也想买一把回去赠亲友。请你从以下篇目中选择能够展现余村“绿水青山”的连续两句诗文,题在竹扇上送给他们,并说明理由。
A.《桃花源记》       B.《小石潭记》     C.《题破山寺后禅院》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酒酿王

凌鼎年

①黄阿二的酒酿在古庙镇上老老少少都翘起大拇指,没有不说呱呱叫的。古庙镇人黄、王不分,大伙习惯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至少在古庙镇上,还没有谁做酒酿能做得过黄阿二的。

②黄阿二做酒酿,不用大钵头,而是用小钵头。据说小钵头酒酿比大钵头酒酿难做,因此做酒酿小生意的,都习惯用大钵头,不敢轻易改用小钵头,单凭这一点,黄阿二就区别其他做酒酿买卖的。

③古庙镇人只要一听那吆喝就知道是酒酿王来了。别人喊酒酿——酒酿来——,他喊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酒酿王的嗓音很浑厚,有一种穿透力,能穿过门墙,撞入人们的耳膜。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听到酒酿王的吆喝,他那极有韵味的吆喝可以说已成了古庙镇的一种文化风景。

④古庙镇的人偏好吃酒酿有些年头了,来了客,端碗酒酿小圆子,乃待客的一种,既不破费多少,也还上得台面,那些老吃客十有八九认准酒酿王的酒酿。据他们说,一上口就能吃出是不是酒酿王做的酒酿。每每这时,黄阿二脸上就浮现出一种满足,一种得意来。用他的话说,有老吃客的这些评价,比吃人参还补。

⑤酒酿王的酒酿从来只有买不到的日子,没有卖不掉的日子。但黄阿二坚持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一小钵头也不多做,从无例外。通常他九点钟骑了黄鱼车笃悠悠地走街串巷,一路骑过去,一路吆喝过去。黄阿二常说:他做酒酿买卖,一半是为了能吆喝上这几声。只要每日里这么吆喝一嗓子,通体舒畅。若待在家里只吃不做,不吆喝,不出一个月保管憋出病来。

⑥黄阿二的酒酿常常是不到吃中饭就卖光了。下午,他或茶馆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天长日久,他有了不少茶友、浴友,每日里聚在一起,嚼起来没有啥话题避讳的。有位老茶友对他说:你的酒酿,牌子已做出了,生意这么好,何不多做点?”“我只一双手。黄阿二说了这话再不多言。有位浴友替他出主意说:那请一两个帮手嘛,你还可过过老板瘾呢。黄阿二微微皱了皱眉,默默半晌后说:我这人命贱,自己不动手做,比死还难受。再说了,自己做放心。做好做坏,心里有底。

⑦黄阿二的酒酿不论斤不论两,论钵头的,一小钵头一买,连钵头买也可,用锅用盆来倒回去也行。他的酒酿打出牌子,不挑不拣,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比比看,挑挑看,他就不卖。老主顾都知道,黄阿二的酒酿钵钵一样,无需挑挑拣拣的,否则,咋叫酒酿王?古庙镇的人都说:如今像黄阿二这样信得过的生意人越来越少了。

⑧有次,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说有批上海客户慕他酒酿王的名,点名要吃他酿的小钵头酒酿。公司准备连钵头买,钱可以预付。

⑨黄阿二说:可以。但每天只有三十钵头,若要五十钵头只能分两天交货。

⑩那怎么行。公司总经理表示价钱上可以提高点。

⑪谁知黄阿二说做五十钵头质量上就难保证了。只能一天三十钵头。要就要,不要拉倒,没啥商量的。

⑫经理碰了一鼻子灰,一百个想不通。有赚不赚猪头三,这黄阿二死脑子一个。

⑬听惯了黄阿二的吆喝,几回不听见,就有人问:酒酿王这两天怎么没来?往往这话还在耳边,那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的吆喝声就传来了。

⑭最近,连着好几天未听到酒酿王的吆喝声了,生活中仿佛缺了什么。一打听,原来黄阿二病了。大家怪想念黄阿二的,几个老茶友、老浴友结伴前去看望他。进了门,大伙儿一起吆喝了一声: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

⑮黄阿二听后浑身一震,他撑起身子说:你们这一声吆喝,对我来说,比吃啥药都强,这不,毛病好了一半。

(摘自《第五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1.【梳理概括】填写以下表格,理清小说情节,走近人物内心世界。
与“酒酿”有关的情节黄阿二的反应
古庙镇的老吃客只认准黄阿二的酒酿,给予了高度评价____
老友们劝黄阿二请帮手,每天多做一些小钵头酒酿表示拒绝
一公司总经理来愿意加价预订五十小钵头酒酿,且一天要交货坚守原则
____浑身一震
2.【分析鉴赏】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黄阿二微微皱了皱眉,默默半晌后说:我这人命贱,自己不动手做,比死还难受。再说了,自己做放心。做好做坏,心里有底。

3.【主旨探究】文章讲述了小人物“酒酿王”的人生故事,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呢?请你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从多角度进行思考。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

又前,鲤鱼石;又前,白龙池。共十五里,一茅出涧边,为松谷庵旧基。再五里,循溪东西行,又过五水,则松谷庵矣。再循溪下溪边香气袭人则一梅亭亭正发,山寒稽雪,至是始芳。抵青龙潭,潭水深碧,更会两溪,比白龙潭势既雄壮,而大石磊落,奔流乱注,远近群峰环拱,亦佳境也。

(节逸自《徐霞客游记》,有改动)


【注释】①稽雪:这里是积置,②磊落:众多而错杂的样子。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一茅涧边        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松谷庵旧基     不足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循溪东西        六七里(《醉翁亭记》)
D.至始芳            陋室(《陋室铭》)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又过五水,则松谷庵矣。
(2)抵青龙潭,潭水深碧,更会两溪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再 循 溪 下 溪 边 香 气 袭 人 则 一 梅 亭 亭 正 发
4.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文用“衔远山,吞长江”写尽洞庭湖的大观胜览,用“A_____ B_____”极写水波壮阔。【乙】文用“C______”和“D______”写出青龙潭水势特点。(ABCD请用原文回答)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假如,你的班级迎来了一位多才多艺的智能机器人助教,你的课堂将会发生哪些变化?你和同学们又将经历怎样新鲜有趣的学习过程呢?请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个故事。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