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孙逖,幼而有文,属思警敏,援笔成篇。开元二年,举手笔俊拔、哲人奇士隐沦屠钓及文藻宏丽等科,第一人及第。玄宗引见,擢左拾遗,集贤殿修撰。逖善诗,古调今格,其所长。

刘慎虚,姿容秀拔。九岁属文,上书,召见,拜童子郎。性高古,脱势利,啸傲风尘。后欲卜隐庐阜,不。交游多山僧道侣。为诗情幽兴远,思雅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

卢鸿,博学,善八分书,工诗,兼画山水树石。开元初,玄宗备礼征再三。鸿至东都,谒见不拜。宰相问状,答曰:“礼者,忠信所薄。臣敢以忠信见帝。”召升内殿,置酒。拜谏议大夫,固辞,复下诏许还山。

(节选自《唐才子传》)


【注】①手笔俊拔、哲人奇士隐沦屠钓及文藻宏丽:这些都是唐朝设立的考试科目。②擢:提拔。③脱:放任;不拘束。④啸傲:轻慢不拘。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悉(     )     (2)果(     )       (3)遂(     )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诗情幽兴远,思雅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
(2)拜谏议大夫,固辞,复下诏许还山。
3.班级准备把选文中的人物故事编成剧本“唐才子传”,需要能够出演孙逖、刘慎虚、卢鸿的人物,作为应聘的一员,你打算应聘谁?你准备表现人物的什么特点,结合内容说说原因。
类型:课外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从两个任务中任选一项作文。

回顾2022年,我们将目光投向普通人的“选择”。在危急时刻、在生活的琐碎角落,在履行职责的日日夜夜,平凡的人们作出的选择,辉映着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善意与温情,饱含着厚重的爱与力量。面对地震,甘宁、倪太高等人选择逆行;面对持刀歹徒,“六勇士”选择挺身而出;面对稚嫩的弃婴,张双奇选择砸锅卖铁供她长大;面对山里的女孩,张桂梅选择送她们一双飞出山区的翅膀……那些平凡的人们所做的一件件“小事”、一个个“小小的选择”,如同一颗颗碎星,沉在夜幕中连成一道银河,让我们每每抬头,都热泪盈眶。


任务一:在你的人生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这些选择让你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以“面对________,我选择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任务二: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以上两项任务,均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600字左右。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上课了,老师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第一和第二的问题。”同学们看着老师,一时不明白老师的意图,老师就问同学们:“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峰?”大家哄堂大笑,大声说:“珠穆朗玛峰!”老师之后问:“世界第二高峰呢?”这下同学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于是老师又说道:“同学们,第一和第二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你们都只记住了第一高峰而不知道第二高峰呢?你们记住了第一高峰,该不该就忽略第二高峰呢?”同学们陷入了沉思。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5)行款格式规范。
(6)文中不得出现本人姓名以及所在学校名。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作文

未来的精彩永远生长在不断努力的枝干上。前方,究竟是贫瘠的荒漠,还是葱郁的原野,取决于每一阶段的努力。有的人下定决心,不在吃苦的年纪选择躺平;有的人做好打算,在书香中找寻更好的自己……不想在未来留下遗憾,就必须不断刷新自我。


请以“刷新自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600字左右;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顿·亨特回头看年少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悟出只要把困难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它们一一解决,就解决了一个大困难;阿来在《一滴水经过丽江》中以一滴水的身份和视角看风景如画的丽江,见证了人世的沧桑巨变,体会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表达对丽江古城的眷恋之情;穆旦在诗歌《我看》中对自然、对生命、对时间、对永恒等巨大命题发起追问与思索……有时候,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会让我们发现世界更多的精彩。


请以“我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宿古北水镇

李丹崖

①到达长城脚下的古北水镇时,已经是薄暮了,夕阳的余晖在山巅渐渐萎下去,镇子上,掌灯了,我们选择了一家临水的客栈住下来,天已黑透,如墨,晕染在这座古北口身旁的小镇。

②古北水镇,因古北口而得名,古北口长城由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共同组成,龙、虎、金山、古北口,这一个个让人一眼望去就顿感风起云涌的名字,颇具年代感和戏剧感。让人想起张艺谋的电影《长城》,抑或是具有悲壮色彩的美术作品。

③旧时,古北口一直是军事要塞,这里一头连着辽东平原,一头又牵着内蒙古,成掎角之势,辽金元明清时期,这里一直战火不断,历史的金戈铁马已经止息。如今,在司马台长城的拥抱下,古北水镇已如在母亲怀抱中酣睡的婴孩,安宁而和美。

古北水镇的存在,可以称之为“地域的乾坤大挪移”。按理说,北方的建筑应该是以粗犷阔大见长,而古北水镇,偏偏是“小桥流水人家”,乍一看,以为你误入江南。春三月,紫薇和早樱都开了,还有水边一些不知名的红色小花,在灯光的照射下,如夜空中落在地上的星星。

⑤一到古镇,就听人说,如果你是夜间抵达这里,先别忙着看古镇,一定要先到长城上去看看。夜游长城,伴着历史的狼烟,踩着脚下斑驳的石阶,望着长城下的万家灯火。这倒是很新颖。

⑥所以,入夜时分,我和朋友一起提灯游了一次司马台长城。夜风清朗,司马台长城的边缘已被线条灯勾勒完毕,这是出于安全的角度考虑,人提灯登阶,颇有古人提灯赴约的诗意在。登上长城再次打量整座古镇,灯火点点,街道如血管,发着光;河流上,小舟欺乃,似有人在船上唱着曲;水镇的河面上,灯笼被山下的雾气隔断得明明灭灭;人流车辆,亦如浪花淙淙。此刻俯瞰,颇有一些坐拥山河的意趣。

⑦我们下了长城,再到古镇上仔细打量这座古城。河流缠绕下的青灰色建筑,两岸柳色新,人头攒动,有些不夜城的意思。那些卖拨浪鼓的艺人,放河灯的孩童,京腔的叫卖声,情侣们比肩咬一只冰糖葫芦的酥脆响声……汹涌的市声,夹杂在一起,热闹非凡。若是换了装,你还以为不知道穿越到旧时的某个朝代。

⑧建筑是组成古镇的立体的诗。古北水镇的建筑基本保留了古建筑的木结构,这些用百年巨木支撑起来的砖瓦,是建筑的诗,木材就是建筑的诗眼。人夜间行走在这样的建筑旁,有阵阵的木香,桦木、楠木、柏木、桦木、楠木、紫檀……人亲近木材,原本要比亲近钢筋混凝土要舒适得多。也只有这样的木结构,才配得上油纸伞,配得上大红的灯笼,配得上穿着汉服霓裳夜行的人。

⑨和一般的古镇不同的是,古北水镇并不老气,相反时髦。街面上,有各色的文创手作店铺,用一块银为您敲敲打打做一件首饰,用一块竹根为您刻画一副肖像,用一块泥为您烧制一款陶器,或者您干脆把想法告诉店家,择日来取,或直接快递到您家,您的私人订制总能得到恰如其分的兑现。

⑩夜如墨,人是游弋的狼毫,走累了,回到他们的“笔架山”。回到客栈,已经夜深。酒吧里的驻唱歌手依然唱着从前的故事,似乎是摇滚,歌词中有“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句子,暂时睡不着的我,索性泡了一枚春茗,拉开窗帘,枕水客栈的水在漾动水花,冲刷着岸边的石条,这似乎是古镇的梦呓。

1.古北水镇有什么特点?请从“我”的视角进行概括。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如今,在司马台长城的拥抱下,古北水镇已如在母亲怀抱中酣睡的婴孩,安宁而和美。
(2)也只有这样的木结构,才配得上油纸伞,配得上大红的灯笼,配得上穿着汉服霓裳夜行的人。
3.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古北水镇的存在,可以称之为地域的乾坤大挪移”?
4.若把“夜宿古北水镇”这一题目改成:“古北水镇游记”好不好?为什么?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情境作文。围绕下列几个情境要素,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桃红柳绿     游人     鼓掌
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要求作文。
我把______写进青春里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自定立意,不得抄袭和套作;(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相关的真实姓名、校名。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百草园的月色

陈忠实

①从上海到绍兴,经过八九个钟头的长途旅行,傍晚到达。安顿了下榻的处所,匆匆吃罢晚饭,赶到鲁迅先生的故园去观瞻,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

②一条宽阔的水泥铺就的街道,两排树荫浓密的法桐,这是“鲁迅路”,以先生名字命名的街道,路灯的亮光和两边大小店铺的窗户的灯光交相辉映。

③一方黑色的木板门,已经关死,没有门楼,似乎也没有什么装饰,仅仅就是在砖墙上安着这样一方黑色的木板门,这就是鲁迅先生世代的故居了。中国现代的思想和艺术的巨人,就在这窄窄的门洞里面诞生。

④宅院狭窄、颇深,门房,过庭,天井,先生住屋,鲁母住屋,再后边是闰土父亲在鲁家帮工时的住屋,屋里有一个捣米的石臼。

⑤后院里,就是那个被先生浓笔重彩描绘过的百草园了。

⑥灰蓝色的天幕上,有一弯细细的金钩似的月亮,洒下一片朦胧的月光。一株高大的树干,浓密的枝叶,辨不清是“高大的皂荚树”,还是缀满“紫红桑葚”的梁树。草园里的花草,也辨不清哪儿是“碧绿的菜畦”。哪儿有“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的情态,更“难以摘食覆盆子”那“又酸又甜”的“像小珊瑚珠”一样的果实了。

⑦月色朦胧。我们这一帮从南方和北方聚拢到一起的先生的学生,现在都散立在月色朦胧的百草园里的草地上,听一位据说是鲁(周)家同族后裔的中年人介绍这座故园的今昔。他说一口绍兴的地方话,真是叫北方人大惑莫解,几乎一个字也听不懂。朦朦胧胧的百草园,朦朦胧胧的树,朦朦胧胧的花草,朦朦胧胧的鲁镇的地方语言…

⑧既然听不懂,我索性不听了,一个人到园子里去转悠。我心里似乎并不迫切要求听到介绍的话,只是想到这儿来走一走,看一看,站那么一会儿,有一次心理感受就满足了。

⑨是啊,百草园,我早就熟悉了,早就背熟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散文,也就熟知这儿的一切了。“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在我心中印下的这幅动人的百草园的图画,掐指已近三十年了,今天晚上才得以漫步其境。

⑩时值初夏,夜气温爽,听不到蝉鸣,也听不见蟋蟀的叫声。我漫步在草地上,自然地记起学习这篇课文时的情景。

语文老师是一位刚从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青年,热情极高,甘肃人,一口南腔北调的普通话,却把课文朗诵得十分动人……我一边听着老师领读,脑子里却展开另一幅图画:刚刚收割过麦子的南坡上,田块层叠的坡地上,麦茬儿闪闪发亮,塄坎上和坟丘里,野薪薇红的和白的花儿开得一片灿烂,野葡萄藤蔓一直攀缘到枸树梢上去,酸枣棵子是山坡上最大的家族,那翡翠般的绿色或紫色的蚂炸,总是藏躲在酸枣棵子最稠密的枝杈里。我和小伙伴们,头顶艳阳,脚踩枣刺,整晌整晌地捕捉那可爱的生灵儿,忘了吃饭,忘了时辰,直到渴得舌头搅不动,头上无汗可流,也顾不得到沟底去喝一口泉水……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生活如此富于意趣。

而当我从乡野跑到城市,坐在高楼明亮的教室里,听陇音普通话朗诵“百草园”的时候,才一下子戳开了记忆的窗户,唤起对我的百草园——黄土高原之中的南坡——无限丰富有趣的依恋。

读先生的这篇课文的时候,尚在我的少年时期,人生的那个充满幼稚心理的时期,是极易与这篇文章的感情相吻合的。

当我漫步在向往了近三十年的百草园中时,已经是个顶透而须密的中年人了,而心境却一下子回返到了童年……

哦!我的向往中的南国的先生的百草园

哦!我的遥远的北方家乡的黄土高原之中的南坡……

(选自《阅读天地》,有删改)

1.文章标题为“百草园的月色”,说说标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中国现代的思想和艺术的巨人,就在这窄窄的门洞里面诞生。”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人人心中都有一个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和作者笔下的南坡,试从精神层面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作家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记述了自己小时候一个星期天的经历,表达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在你的记忆中是否有一个星期天,发生过特别的事情,遇见过特殊的风景,获得了别样的体验?在你的想象中是否有一个星期天,经历一场奇遇,解开一个谜团,见证一个奇迹?


请以“那个星期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