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金华,人杰地灵。完成下面小题。
1.【金华的塔】万佛塔,老金华城地标性建筑,由于建造时间早,塔身层次多,规模高大,雕饰华丽,誉满东南,素有“浙江第一塔”之称。遥想当年夏至日,僧侣面朝婺江,登塔远眺,夕阳大致在他的( )A.前面 | B.后面 | C.右边 | D.左边 |
A.《红楼梦》 | B.《齐民要术》 | C.《资治通鉴》 | D.《几何原本》 |
A.加强了环境整治,促进共享发展 | B.扩大了民主权利,促进政治建设 |
C.促进了法治教育,提供精神动力 | D.承担了社会责任,建设和谐金华 |
材料一:
阅读卡一 卡尔·马克思(1818.5.5-1883.3.14),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1849年定居伦敦后,撰写了影响巨大的杰作之——《______》,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______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 阅读卡二 ①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②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类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③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 |
材料二: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的论断。中共中央制定了游击战、运动战、伏击战等一系列战术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国民党 | 共产党 | |
拥有军队 | 430万人 | 130万人 |
武器装备 | 接受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 基本上是步枪 |
拥有人口 | 3亿多 | 1亿多 |
拥有地区 | 大城市,绝大部分交通线 |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
材料三:年代尺
材料一:【历史担当】不少网友调侃,上次淄博火的时候,还是三千年前作为齐国之都。当时一群伟人汇聚淄博进行交流,在思想上开创了一个东方文明的新高度。
材料二:【淄博担当】淄博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各部分工明确,如公安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局对摊点秩序管理;五一期间新增铁路烧烤专线、公交线路,上线“烧烤服务”小程序等旅游指南;商家明码标价套餐实惠,更有奔驰车友会免费接送外地游客“进淄赶烤。”
材料三:【中国担当】近些年,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持续深化国际和地区合作,积极参与重大传染病防治国际合作,同所有国家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不断努力。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南朝 | B.唐朝 | C.宋朝 | D.元朝 |
材料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尊崇和平的民族。“和平”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诉求之一,“和为贵”是中国人普遍的心理倾向,这一点几千年来一脉相承,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中国人几千年酷爱和平……,这种特别的好道德,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摘自熊伟、徐从斌、黄红胜《浅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理念》
材料二: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强调相关方持冷静态度看待当前纠纷,在联合国框架下采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大事记(部分)
时间 | 事件 |
1953年底 | 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 |
1971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
20世纪80年代 | 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并提出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
1990年 | 我国开始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
2017年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 |
材料四:维护世界和平安宁,中国不仅是倡导者,更是行动派。长期以来,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作出积极贡献,树立大国典范。
——摘自2022年4月26日《人民日报》
第一学习小组成员绘制了一幅宣传画(见右图),系统呈现了我国的“国家安全体系”。
在信息化时代,数据安全、网络安全非常重要。第二小组同学搜集到了如下法律条款,并创作了一幅漫画以示安全教育需警钟长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第四十五条 违反国家核心数据管理制度,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处二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罚款,并根据情况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
第三学习小组成员整理了如下资料: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了20多部与国家安全直接相关的法律,如反间谍法(2014)、国家安全法(2015)、网络安全法(2016)、国防法(2020)、生物安全法(2020)、数据安全法(2021)、个人信息保护法(2021)等,基本形成了适应我国战略安全环境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A.冲破了个人崇拜主义 | B.促进了思想解放 |
C.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 | D.深化了改革开放 |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民主政治建设
时间 | 概况 |
1949年9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A 制度正式确立。 |
1954年9月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 B 制度。 |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比重和增长速度变化表
1953年农轻重比例(%) | 1957年农轻重比例(%) |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 |
农业 | 52.8 | 43.5 | 4.5 |
轻工业 | 29.6 | 29.2 | 12.8 |
重工业 | 17.6 | 27.3 | 25.4 |
材料三: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
A:跨越大洋的握手 B:中日正式建交 C:中国重返联合国图 |
材料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