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尊崇和平的民族。“和平”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诉求之一,“和为贵”是中国人普遍的心理倾向,这一点几千年来一脉相承,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中国人几千年酷爱和平……,这种特别的好道德,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摘自熊伟、徐从斌、黄红胜《浅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理念》
材料二: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强调相关方持冷静态度看待当前纠纷,在联合国框架下采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大事记(部分)
时间 | 事件 |
1953年底 | 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 |
1971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
20世纪80年代 | 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并提出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
1990年 | 我国开始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
2017年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 |
材料四:维护世界和平安宁,中国不仅是倡导者,更是行动派。长期以来,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作出积极贡献,树立大国典范。
——摘自2022年4月26日《人民日报》
(1)依据材料一写出我古代尊崇“和平”的思想流派及其主张。
(2)材料二中俄乌战争有什么危害?用所学知识分析“在联合国框架下采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的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观点。(要求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