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许多答案,有正确的,有错误的,看你怎样选择。比答案更重要的,是追求答案的过程。
材料中的语句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班上将开展“文物保护的困境与突围”的主题班会。
【材料一】
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文化类节目的兴起,大众的目光在文物保护方面愈发深切而长久。
图一 2013-2017年文物藏品数及修复数
图二 可移动文物的残缺状态和保存状态
(数据来源: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
【材料二】
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修复技艺,目前来自7个申报地区或单位的9项文物修复技艺被收录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共有非遗传承人16人。其中,6人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注明了出生年月,另有4人出生年月可查,这10人的平均年龄为63岁。值得一提的是,带出一个手艺精湛的徒弟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因此高龄化的传承人能教授的人数范围会比较有限。
另一种传承方式即是高校教育,但情况也不太乐观。2010年到2019年间,全国开设可移动文物修复专业的本科高校仅有15所。这些高校开设了9类器物的修复课程,但仍然有22类器物无任何高校涉及。
(摘编自澎湃新闻《故宫文物修复师走红但这个行业比想象的缺人》)
【材料三】
最近,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正式发布“当古窑址遇上AR新科技”产品,游客只需在移动设备上下载专门的APP,现场扫描导览图,就能再现800年前的龙窑烧制场景。通过数字技术,让舌官址“活”起来,如今,文物正通过科技手段获得“重生”。
依托于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建立无所不在的新连接,为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日常生活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博物馆、美术馆、历史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人们有兴趣去了解,就可以轻松地通过新媒介获取相关信息。
为传播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多家联合启动“环球云赏北京中轴之美”直播,吸引全球2.5亿网民共赏中轴线美景,同时推出“非遗+旅游”等多条线下“攻略”,让人们切实可感地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人们从云端相聚转为线下相约,共同漫步中轴线,听京韵京腔,走老城胡同,觅得一方宁静和谐的天地,感受身心的放松和彼此陪伴的温馨。
博物馆还将文创IP开发成实体商品,搭建文创商诚进行售卖,让全国各地的用户在线上就能进行消费。这些承载着文化精神的文创产品让大众在使用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热度,成为优秀文化的自觉传承者。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说法与材料意思A.2013-2017年我国文物藏品数和修复藏品数逐年上升。 |
B.文物修复技艺主要是通过非遗传承人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承。 |
C.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推出的“当古窑址遇上AR新科技”产品,游客可以在手机上观看。 |
D.博物馆将文创IP开发成实体商品,全国各地用户都可以购买文创产品,更接近文物。 |
父亲的秘密
胡玲
①街尾的一间小馆子里,小女孩儿一双小手紧抱着大鸡腿,吃的满脸都是,年轻的父亲宠溺地看着女儿,用纸巾温柔地拭去她脸上的食物残渣。
②“等下次妈妈出差时,爸爸再带你来吃。不过,这是咱俩之间的秘密,不能告诉妈妈。妈妈说这些都是垃圾食品。”
③“好,爸爸,我不说,这是咱俩的秘密,是秘密就不能告诉任何人。”
④这时,有个黑瘦男人走到饭馆门口,四五十岁的样子,提着一个大大的行李包,脸上布满了风霜和倦意。他站在门口,想进来又没进,朝里张望了几眼,迟疑了一会儿,才怯怯地走了进来。
⑤“请问,这里的米饭多少钱一份?”黑瘦男人问店员。
⑥“两元一碗。”店员说。
⑦“可以只点一碗米饭吗?”
⑧店员说:“可以。”很快,店员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黑瘦男人从行李包里掏出一瓶咸菜,用筷子扒了一些到碗里,就着米饭,大口大口吃起来。
⑨年轻父亲看着黑瘦男人,若有所思。他悄悄走到店员身边耳语了几句,回来继续吃饭。很快,店员给黑瘦男人端过来一盘青椒肉丝。黑瘦男人连连摆手说他没点菜,店员称今晚店里做活动,给进店的前十名客人各送一个菜,免费的。听了后,黑瘦男人一脸感激。
⑩突然黑瘦男人的手机响了,他急忙放下筷子:“丫头啊,你在学校还好吧?别太省,好好吃饭,好好学习。我已经找到工作了,你别担心,现在在单位食堂吃饭呢!吃什么?我正吃着青椒肉丝呢!不信?老爸怎么会骗你?视频?下次再视频吧,这会儿同事都在,怪不好意思的。”黑瘦男人一着急,涨红了脸。
⑪年轻的父亲见状,急忙走过去,对着黑瘦男人的手机大声喊:“你快点吃,等会儿咱们还要加班呢!”黑瘦男人对年轻父亲投来感激的一瞥,继续和女儿打电话:“是我同事,叫我赶紧吃饭……”
⑫黑瘦男人挂掉手机,对年轻父亲说了声谢谢。吃完饭,他提着行李走了。
⑬看着黑瘦男人瘦削的背影走远,年轻父亲的眼睛湿润了。
⑭“爸爸,你怎么哭了?”小女孩儿睁着亮晶晶的大眼睛,疑惑地看着父亲。“爸爸想你爷爷了。”
⑮“你和爷爷也有秘密吗?”
⑯“当然有。”
⑰“什么秘密?”
⑱“这是我和你爷爷之间的秘密,是秘密就不能告诉任何人。”他出神地望着窗外的夜色,想起了很多以往和父亲之间的秘密。
⑲小学暑假,趁母亲睡了,父亲叫他起床,偷偷带着他去村口的大河里游泳,天快亮了才回去。读大三那年,他羡慕同学有高档手机,借遍同学和朋友,也买了一部。后来因还不上钱,被人追账,班主任把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扇了他一记耳光,那是父亲第一次打他。后来,父亲求爷爷告奶奶四处找人借钱,帮他把账还了。那段日子,父亲对母亲谎称单位加班,下班后帮人送水送燃气,三个月后才帮他还清。还有一个秘密,大学毕业那年,他在一家单位实习,为了好好表现,过年也没有回家。可是,年后回去时,父亲已经不在了。原来,父亲半年前就诊断出肝癌晚期,怕他伤心,一直没有告诉他。
⑳想到这,泪水悄悄从他眼角悄然滑落。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A.文章以“父亲的秘密”贯穿始终,每一段“秘密”中都蕴含着深沉的父爱。 |
B.“偷偷带女儿吃炸鸡腿”说明父爱就是要站在子女一方,对母亲有所隐瞒。 |
C.“黑瘦男人”事件烘托了年轻父亲的善良热心,也引出下文对父亲的追忆。 |
D.本文主旨丰富,有对底层小人物的关爱,也有对爱与守护代代传承的歌颂。 |
人物 | 秘密 | 形象共同之处 |
年轻男子 | ① 黑瘦男子点青椒肉丝 | ④ |
年轻男子的父亲 | 暑假夜里,偷偷带他去大河游泳 ② ③ | |
黑瘦男子 | 失业,只点白米饭,却隐瞒女儿 |
单元 | 篇目 | 单元导读 |
七(下)第三单元 | 《阿长与〈山海经〉》 《老王》 《台阶》 《卖油翁》 |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 |
九(上)第四单元 | 《故乡》 《我的叔叔于勒》 《孤独之旅》 | 本单元的小说,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取材独特而广泛。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确立自我意识,更好地成长。 |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①,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鸦片衅②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启行。其戚友尼③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④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
(选自《清稗类抄·忠荩类》)
【注】①松江于总:清代驻守松江的武官。②衅:战祸。③尼:阻止。④趣:同“促”,催促。⑤勖:勉励。A.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 |
B.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 |
C.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 |
D.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 |
加点词语 | 方法 | 释义(填文字) |
弹丸 | 联系课内:咸来问讯 | |
曾不少 | 联系成语:望而却步 | |
其近卒泣 | 选择义项:①陈列;②显示;③陈述;④阵战,行列 | |
选择义项:①于是;②最终;③竟然 |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莱,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莱,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莱,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乙】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黄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1.阅读甲乙两首诗,下列结论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发现《诗经》内容美,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青年男女生活劳动的美好场景。 |
B.我们发现《诗经》主旨美,这两首诗都抒写了青年男子对意中人的爱慕之情。 |
C.我们发现《诗经》意境美,这两首诗都是直叙心情,近距离描述朦胧缥缈之感。 |
D.我们发现《诗经》音韵美,这两首诗都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各章反复咏唱。 |
一座洋溢着书香的城市,是一座有灵魂的城市。今年厦门读书月以“阅历史文脉,读现代文明”为主题。松柏中学计划开展系列活动,让阅读有仪式感,让更多的同学漫游书海。阅读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滋养美好的心灵。只要能恪守进步的信条,坚持阅读,那我们的知识不仅可以甲(A与日俱增 B突飞猛进),我们还可以遇见更广①mào______的世界。
阅读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能从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在《故乡》里,有辛苦麻木的闰土、辛苦恣②suī______的杨二嫂,鲁迅先生如炬的目光透视着那些在黑夜里昏昏而睡的灵魂;在《怀疑与学问》中,体会治学要有怀疑的精神,不③mò______守前人的旧说。在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是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者。一座书香校园,定能让学子在乙(A耳提面命 B耳濡目染)中拥有丰盈的人生。
(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古代的骚人墨客,他们在自然山水中流连忘返,感受着山水之美;也在亭台楼阁间伫立徘徊,抒发着个人襟怀。秦观在美丽的春光里写下:“树绕村庄,①
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
纪秀生
①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母语自信则是对母语品质和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②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视其为最美的语言。汉语作为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徽章。汉语拥有最为丰富的书面文献和自公元前841年以来不曾中断的历史记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因所承载的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让我们自豪,也增强了我们对汉语的自信。然而,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了动摇,这给汉语带来了危机,造成了伤害。“五四”时期,汉语严重欧化,有的学者甚至主张用拼音来代替汉字;20世纪80年代,汉语的计算机输入成为难题,汉字又蒙受了“笔画复杂、输入困难”的责难;即使是现在,国人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依然超过汉语……因此,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
③对母语的不自信,究其本质,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在当今形势下,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而汉语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这种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最集中的体现。因而要维护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能再对汉语采取那种“自贬、自侮、自戕”的态度,而应重新拾回对汉语的自信。
④事实上,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的确有值得我们自信的理由。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甲】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精通多国语言的季羡林先生称誉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汉语在表达的自由度和创造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美国语言学家范诺洛萨说,
⑤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不断升温的“汉语热”强化了人们对汉语的认同,旺盛的需求也为汉语“走出去”增添了信心。
(有删改)
1.对文本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中心论点是我们应该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做一个根基牢固的中国人。 |
B.第③段论述了中华文化是汉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载体,因而要维护其繁荣与发展。 |
C.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汉语与西方语言对比,突出汉语充满动感的优越性。 |
D.第⑤段中加点内容“据英国语言学家格雷多尔研究预测”清晰地表明观点来源,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①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②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坠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③后来他到日本。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辜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在日本时,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后来他在日本创办春柳剧社,并演当时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后来,我见过李先生在日本时的照片: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像一个西洋人。由此可以想见,当时他是彻头彻尾的一个留学生。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
④他回国后,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就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音乐。后来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我就是杭州师范的学生。这时候,李先生已由留学生变为教师。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所以对于仪表很讲究。他穿布衣,全无穷相,而另具一种朴素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原是描写西子的,但拿来形容我们的李先生的仪表,也很适用。他一时代的服装,表出着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这是第三次表示他的特性:认真。
⑤我读二年级时,图画归李先生教。他本来常读性理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但他学道的时候很短。不久他就学佛。李先生告诉我,他不久要出家为僧。我愕然不知所对。过了几天,他果然辞职,到了虎跑寺。我们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法师的僧腊(出家时间)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中,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进愈深。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举一例说: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多余的宣纸如何处置?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现。
⑥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徒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1943年4月作于四川客寓
1.李叔同人物性格的突出特征是什么?文章是从哪几个阶段表现这个特征的?